卢霞
目的 探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王管引流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显效64例,治疗有效3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9%,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羽;林峰;李冠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肺气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给予心理及饮食护理、结膜囊清洗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和流行扩散,治愈率为100%.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不仅能缩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时间,还能有效控制该病的交叉感染以及流行扩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姜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耻骨上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7岁以下婴幼儿在氯胺酮复合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行耻骨上横切口手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7岁以下的患儿,小年龄6月,大年龄7岁.86例为可复性斜疝,8例为嵌顿性斜疝,本组94例均为耻骨上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术后无复发.结论 耻骨上小横切口是治疗耍幼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学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后路钉棒系统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入住我院治疗的47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进行术前检查,然后予以所有患者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术后随访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前与手术后相比,患者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椎管狭窄程度与Cobb角都得到了纠正,椎体高度也显著恢复,P<0.01.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不仅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建林;赵锦阳;于大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60例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抽取腹腔镜手术治疗82例,与开腹手术治疗组78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身体恢复方面均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并发症无差异性(P>0.05).结论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已得到成熟发展,在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比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强、出血量少,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动脉狭窄和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外周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10-140/75-90mmHg;试验组: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结果 前3个月内,试验组发生梗死的患者为10例,占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周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维持患者血压在比较高的水平,短期内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患者发生脑卒中,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孙勇;赵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手术中,安全护理直接决定着护理质量的好坏,并且安全护理有助于确保医疗的安全.作为给患者实施手术和抢救重症患者的特殊地方,手术室的护理直接决定手术的成功,进而关涉患者病情的好转.由此可见,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确保手术的质量.本文结合当前手术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手术宣安全护理的对策,从而强调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有利于确保手术室的安全,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孕妇营养过程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每组人数各25人.观察组孕妇除了进行常规性检查之外,还要对增重指数进行及时检测,对超标的孕妇要进行营养干预,控制孕妇的营养摄入量.并对患者的妊娠合并症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在孕期增重指数要小于对照组,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孕期增重指数进行监测,控制好孕妇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减少妊娠合并症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新生婴儿的质量.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柳林县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情发展动态,给以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林县2005-2012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柳林县乙肝累计报告2191例,全县报告发病率自2005年的57.35/10万逐年增至2012年的180.6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4.7/10万.乙肝发病年龄组集中在20-49岁(占60.3%).职业构成比高的为农民,占60.34%.结论 柳林县2005-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该县的乙肝防治工作,应继续巩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广全社会乙肝疫苗的接种,办强乙肝监测,重视安全注射,从而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友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课题从使用者、美甲行业与关甲产品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代女性的美甲健康状况,同时通过定量分析实验,对不同品牌指甲油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做出了比较,旨在通过大量真实的数据让当代女性了解指甲油,了解健康美甲,形成拥有健康的美才是我们女性真正美的观念.
作者:周若楠;韦英俊;赵笛;王梓涵;周秋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心理障碍治疗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5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47例患者,对照组209例患者.在糖尿病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观察患者,每个月进行为期2周时间的以合理情绪疗法为主的集体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连续治疗半年的时间.结果 干预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BMI、FPG、2hPC、HbAIC、TG和TC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hPC、HbAIC、TG和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治疗,能够缓减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从而加强临床治疗效果,对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王方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内压监测方法在ICU中的应用.方法 对近年来国际上对腹内压监测方法的发展进行阐述和总结.结果 腹内压的监测方法仍处探索阶段,其发展目标是寻求更安全、更准确、更实用.结论 腹内压监测对ICU患者意义重大,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掌握指征及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作者:曾凡;程燕子;向阳;赵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外科手术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的腹腔镜技术.临床应用时要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规范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重视术野的检查,避免盲目自信,才能取得手术的安全成功.
作者:宋凤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3-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药物剂型、药物质量以及人为给药方式等几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反应主要以皮肤过敏、全身受损以及呼吸系统损伤为主.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后果比较严重,及时检测制剂治疗并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保证更多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宗敬;谭增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4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17眼),另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植入术(15例17眼).观察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及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 34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显示两组患者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陈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超声诊断临床带教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受的50例超声诊断实习生,并对其的临床带教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超声诊断临床带教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结果 通过PBL超声诊断临床带教学习,超声诊断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及探作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结论 在超声诊断临床带教中,应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帮助超声诊断临床实习生尽快的达到就医水平,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玮;李俊鹏;吕精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老年妇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能安全、顺利地渡过术后危险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妇科老年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她们对于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就必须对其进行周密的护理,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监视,以此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对优质护理的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田桂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60剖宫产患者术后持续镇痛对产妇初乳分泌及肠排气的影响,分析研究其对剖宫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情况分为为两组.镇痛组术后使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剂.结果 两组在观察过程中的血压、心率都表现正常,没有不良反应,脉搏、呼吸频率都显示正常,且无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镇痛组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缩无明显差异,且镇痛组睡眠较好.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恢复较好,有效地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和术后恢复.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健康得以长久的根本保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社区护理及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后期治疗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对如何控制糖尿病的一些有效做法作一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社区护理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作者:邱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