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内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

曾凡;程燕子;向阳;赵灵

关键词:腹内压监测, ICU
摘要:目的 探讨腹内压监测方法在ICU中的应用.方法 对近年来国际上对腹内压监测方法的发展进行阐述和总结.结果 腹内压的监测方法仍处探索阶段,其发展目标是寻求更安全、更准确、更实用.结论 腹内压监测对ICU患者意义重大,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掌握指征及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臂丛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臂丛麻醉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麻醉采取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B组患者麻醉采取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进行.结果 B组患者在清醒时间以及躁动现象明显低于A组,并且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息儿在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米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既需要高超的抢救技术,更需要优质的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护理服务.急诊护士只有在护理中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才能和病人做到有效沟通,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拟诊急性胰腺炎患者147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等.结果 全部147例拟诊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临床确诊86例;CT和MRI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5%,91.9%;CT和MRI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CT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92.5%;MRI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92.2%.结论 CT与MRI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种检查方式各自优势明显.

    作者:虞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病人分类系统(PCS)的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运用病人分类系统(PCS)对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算,在测算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获知疗区所需的护理人力资源数量.对比测算出的床护比和实际床护比,得出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结论.

    作者:苏继军;赵雅伟;孙俊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抽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分析抽血室护士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作为一名门诊抽血室护士,总结自身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抽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严重威胁看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应提高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树立全面性防护概念.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外科病房2011年度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的工作能力明显上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讨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历26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中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案进行总结.结果 26例患者病情都已得到控制,现均痊愈出院.结论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与细心负责对患者的疾病控制以及预后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医生的熟练配合可以大大的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38倒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2例因瘤体大和过度粘连而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很好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关金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溃疡合并出血内科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组43例患者均为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3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进行过内科保守治疗和护理后,有41例患者出血停止,治疗和护理有效率为95.3%.结论 在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中,除了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陈玉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知情同意在精神科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在医疗工作中,知情同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阶段,在国内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结果并不理想.文章将介绍知情同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策略.

    作者:顾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男子不育症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58例男性不育患者,28例采用中医治疗,28例进行西医治疗,对比治疗后的精液检查指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例在精液检查指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接受西医治疗者.结论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生育能力,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宏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观察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应用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穿孔的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一时间行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4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大于对照组(82.2%),且P <0.05;②手术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 <0.05;③并发症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2.2%)小于对照组(20.0%),且P <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德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目的 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在全国普遍实行.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现在建立职业化管理队伍的六个基础:政策基础、认识基础、体制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及国际国内环境基础等方面.结果 分析我国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我国建立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已具有可行性.结论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快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职业管理者评价体系.

    作者:赵永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张丹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Orem自理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成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理论,根据病人病情,给予相应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Orem自理模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景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前药物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新生儿很常见的一种病,这种病又称非透明膜病,发病率虽然很低但是这种病死亡率很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高度注意,找出解决措施.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发育不够成熟造成的,新生儿的分泌的肺表面的活性物质不够终导致肺部功能出现问题,造成呼吸困难,目前针对这种病情我们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给予新生儿药物人工地让新生儿的肺部发育成熟从而提高分泌的水平和表面的活性,这样就可以降低呼吸窘迫症的发生.

    作者:朴宣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P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56倒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PU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U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不同于中青年,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慢性疾病增多等.

    作者:高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冠心病患者中57例经桡动脉途径置管(A组),62例经股动脉途径置管(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肢体制动时间、术后患者主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无)、局部血肿(A组无,B组9例)、迷走反射(A组无、B组7例)、血管闭塞(A组2例,B组无)和置管失败(A组2例,B组无),而排尿困难(A组无,B组18例)和血管痉挛(A组2例,B组无),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d和(5-7)d.结论 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焦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中CT、NG感染患者的信息资料,探索分析NG、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2012年深圳地区性病门诊中就诊患者数共1080例,同时收集患者相关信息资料,罗氏COMBA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CT和NG的检测.结果 1080例研究对象中,NG阳性率为10.6%(114例),CT阳性率为18.9%(204例),NG/CT合并感染率为4.3%(46例).NG阳性率与CT阳性率在男性(P =0.019)和女性(P =0.000)中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单纯的NG或CT感染均会使患者发生混合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未婚或离异是就诊女性患者CT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中CT和NG均存在较高的感染率,且主要集中在21到34岁之间(69.6%),由于单纯的NG或CT感染会使患者发生NG/CT混合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而就诊者的信息并不能作为预测就诊者感染CT或/和NG的独立指标,因此我们建议临床在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前,同时进行NG和CT的筛查.

    作者:王裔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应用于育龄妇女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56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只接受腹腔镜诊治的55例不孕症妇女为对照组观察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及治疗结束一年后的成功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成功妊娠48例(85.71%),对照组成功妊娠31例(56.36%).观察组的诊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诊治妇女不孕症方面的疗效理想,同时具备微创、易操作、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