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赵永忠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员, 职业化, 必要性可行性
摘要:目的 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在全国普遍实行.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现在建立职业化管理队伍的六个基础:政策基础、认识基础、体制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及国际国内环境基础等方面.结果 分析我国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我国建立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已具有可行性.结论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快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职业管理者评价体系.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子痫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高度三种,重度妊高症又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按发病时间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子痫,临床上以产前子痫常见,产后子痫少见,且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以内,子痫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若发作严重并有并发症可危及母亲和孩子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子痫病人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而且由专人护理,及时准确地处理子痫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有效的防止子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月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患87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43人和44人.其中对照组实行普通的护理和指点;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综合的护理干预.探究两组痛惠焦虑及膀胱痉挛出现的比率.结果 实验组的43名病患出现焦虑的有8人,其发生的概率为18.6%,而对照组的则出现了29人,概率为65.9%.可见,实验组在减病患出现焦虑的方面上还是很有优势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进行前相关手术后,出现轻度膀胱痉挛的患者的概率为32.6%,中度的为13.9%,量度的为2.3%,没有出现的为51.2%,故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48.8%.而对照组的分别为50%、20.5%、6.8%及22.7%;其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77.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的病患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病患在术后出现焦虑和膀胱痉挛的出现概率,可以促进病患良好的术后预后,加快病患术后的身体的恢复.是值得临床的广泛运用的.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廊坊市广阳区城镇人口脂肪肝患病率分析

    运用门诊体检结果统计脂肪肝的发病率,了解我市白领阶层患病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广阳区医院门诊部分单位体检结果,分析脂肪肝发病率及肝功能受损情况,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作者:李广平;蔡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情绪的分析,找出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方法.方法 以访谈法、问卷法及资料对比法对部分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发现情绪影响因素.结果 情绪是护士的行为目标及身心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护士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的自我管理,消除情绪的负面影响,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梁;李佳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60例,缬沙坦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降压平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凤芹;李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男子不育症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58例男性不育患者,28例采用中医治疗,28例进行西医治疗,对比治疗后的精液检查指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例在精液检查指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接受西医治疗者.结论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生育能力,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宏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对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86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结果 在多支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7.5%,敏感度是85.1%.在单质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2.5%,敏感度是75.1%.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中,食道调搏负荷试验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式,特则是对于一些由于肺部功能不健全、身体素质较弱以及残疾等因素无法进行运动试验者比较适用.

    作者:付蕾;梁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营养教育对糖尿病人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方案,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一般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4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的糖尿病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间苯三酚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析临床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0例孕妇仅给予间苯三酚,治疗组7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孕妇临床症状以及宫缩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孕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以及先兆早产疗效显著,起效快,有效地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荣花;易姗祺;钟永红;胡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便能够更好的验证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提升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本组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了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还给予患者进行了必要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病患者采取护理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不良反映的发生概率,缩短对于患者的治疗时间,这和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袁亚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比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在丙肝的检测结果

    目的 对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在丙肝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送检HCV-RNA和HCV抗体血标本,包括HCV-RNA阳性标本47份,阴性标本96份,HCV抗体阳性标本78份,阴性标本98份,对各标本展开HC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72.34%,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1.04%;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占48.72%,HCV抗体阴性标本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 在丙肝筛选工作中,HCV抗原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其能够对HC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张理华;张爱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

    目的 寻求降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带来的风险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实验,医师们将会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全身检验,将他们分成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以及急诊组,并悉心观察他们在被麻醉期间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结果 临床实验发现在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对患者身体通彻的了解很重要,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工作以及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理控制用药量,针对性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将大大提高我国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作者:崔德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对断指再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31例(54指)进行术后精心护理,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31例(54指)均行断指再植手术,终成活率90.74%;经过4-24个月的随访,显示成活手指中除5指出现部分功能障碍外,其他47指各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满意.结论 断肢再植术后采取精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促进断指各项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颖;温瑞红;王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实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方法 对60名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0名社区高血压管理偶测血压已达标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的21例、占35%,24小时平均血压控制正常昼夜节律异常的19例、占31.67%,24小时平均血压未控制正常的20例,占33.33%.结论 社区高血压管理不仅要以偶测血压作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指标,还应重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实现真正的血压控制达标.

    作者:赵雨灯;张群芳;李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8例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每组各54例.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利用情绪自测表(SAS)和睡眠质量自测表(SMH)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的影响.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江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顽固性鼻出血38例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时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全面观察病情,从心理、饮食、症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治并发症的产生.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38例顽固性鼻血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临床效果好.结论 通过对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目的 了解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以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10月——12月的56例临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将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56例非临产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对比.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心理较严重.结论 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较复杂,临床应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作者:吴娴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临床辨证护理措施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进行辨证分析研究,讨论该病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医学价值,为促进患者早愈提供帮助.方法 根据糖尿病发病机理,分析临床护理情况,将其护理辨证分型分为上、中、下消三神情况,通过临床主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护理等分析,使患者能够早日出院,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糖尿病患者病程长,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不同分型实施辨证施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能收到满意效果,达到缓解病情,延长生命.

    作者:李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6例单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治疗分析

    目的 对单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采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26例单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3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采用激素吸入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 (12/13)明显高于对照组61.5%(8/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单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采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廷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骨科应用中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正确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0例骨折患者均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术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10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0例骨折患者持续负压引流时间为4至7天,平均(5.69±0.67天),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4.31±1.22分.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