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互动式晨会交班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梳理出的又一个优化护理流程,较传统式交班可以提高护士发现、防范及解决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
作者:解云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手术时机的选取策略.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日一次,同时口服多糖铁0.3g,每日1次,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至血色素上升至80g/L以上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根据每公斤体重需浓缩红细胞3ml升高血色素1g计算纠正血色素至8g以上所需血量,术前予以输注.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同、术中出血量、所需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干预低.结论 对于需手术的子宫肌瘤合并中度贫血患者,通过口服米非司酮控制子宫肌瘤生长,多糖铁纠正贫血,再选取合适时机手术可明显降低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降低医源性传染性疾病、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刘雯雯;吴良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检验质量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中有50份复检检测结果,复检率41.67% (50/120),分析显示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度的因素有技术因素、仪器因素及固定因素.结论 血常规检验受众多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对降低以唐氏综合征为主的出生缺陷的作用.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对1026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进行产前筛查,应用PRISCA产前筛查风险分析软件计算风险率,根据随访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高风险发生率1026例孕妇中筛查出52例,高风险发生率5.07%,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43例,占4.19%,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9例,占0.87%.1026例孕妇中35岁以下的孕妇876例,阳性32例占3.65%,35岁以上的孕妇150例,阳性20例占13.33%,两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的产前检测是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的常用方法,使产前诊断有目的针对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查,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王书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给予临床治疗的佳方法,以提高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救治,实验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患者休克纠正快,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救治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尽快纠正休克,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小儿病患5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注射红霉素三天后,临床病症缓解明显,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明显,治疗2-3周后,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类药物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荆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寻求降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带来的风险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实验,医师们将会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全身检验,将他们分成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以及急诊组,并悉心观察他们在被麻醉期间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结果 临床实验发现在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对患者身体通彻的了解很重要,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工作以及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理控制用药量,针对性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将大大提高我国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作者:崔德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8例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每组各54例.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利用情绪自测表(SAS)和睡眠质量自测表(SMH)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的影响.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江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在妇产科手术病人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方法 对425例妇产科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 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患关系进一步改善.绪论 对手术病人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使病人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得到周到的关爱、理解,体验到温馨、和谐的人性化关怀,心理感觉舒适,促进了身体康复.
作者: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舒张或者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的血量充分排出心脏,终导致心脏内部的静脉系统出现淤血、动脉出现灌注血液不足综合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是有一定心脏病的患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心脏所承担的负荷增加.我院通过近些年来对一些心脏衰竭的老年人资料信息的总结发现对病人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心脏衰竭患者的护理、救治工作,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可以降低心理压力,针对老年人的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几种方法.
作者:孙丽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50万单位静脉注入,100万单位静脉滴入.结果 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67.21%,病死率为5.62%.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
作者:曲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情绪的分析,找出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方法.方法 以访谈法、问卷法及资料对比法对部分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发现情绪影响因素.结果 情绪是护士的行为目标及身心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护士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的自我管理,消除情绪的负面影响,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梁;李佳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给予治疗组患者预防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前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38例患者,其中出现3例患者出现血液透析低血压病症,所占比例为7.8%,对照组38例患者出现11例低血压患者,所占比例为28.9%.经过预防护理之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P<0.05).结论 低血浆白蛋白、血β2MG水平高、血NT-proBNP水平高、高超滤率以及高龄等是造成血液透析检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痛症的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采用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封文媛;姚冰;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产生背景、应用方法、特点及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综述了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结合我院单痛种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已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的一种新型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梁春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16周.结果 两药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理想的药物.
作者:秦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部CT对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64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其中32例患者使用腹部B超诊断(B超组),另外32例患者使用腹部CT方法诊断(CT组).手术探查后,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腹部CT平扫对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3.8% (30/32),明显高于B超诊断准确率46.9%(15/3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探查23例伴有器官损伤,CT检查诊断21例伴有器官损伤,准确率91.3%,CT平扫不仅能确诊血肿,同时对器官损伤部位的确认准确率较高.结论 腹部CT对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敏感性高,诊断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金雪明;马星星;彭娥英;郭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时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全面观察病情,从心理、饮食、症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治并发症的产生.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38例顽固性鼻血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临床效果好.结论 通过对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心理保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2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10例)和对照组(2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进行常规产检的同时,在孕期各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孕期的SAS、SDS评分,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妊娠早期的SAS、SDS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孕中期均有所下降,后在孕晚期有均有所上升;实验组在妊娠中晚期的SAS、SDS平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期对孕产妇实施心理保健,可有效改善孕期妇女的心理状态,降低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作者:赵彦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了解本院心内科112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的病情,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跌倒、违背医嘱中断治疗、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菊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论文为观察了解中药黄连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分布,有效的对其药用部位进行质量评价,首先对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以中药黄连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对黄连饮片进行检测.继而分析了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数据,分析发现黄连饮片不同组织部位的光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药黄连饮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木质部中含量高、其次是髓部、皮层中的含量低,这些数据都可以为入药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