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淳
据WHO调查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3-20%,平均约为8.7%,我国平均感染率约为10% [1].慢性肝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而医院内感染将会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转归.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本院2011年至2012年两年间的,在本院住院并发生了院内感染的11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分析.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内容、技巧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积极治疗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4%,积极配合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中有22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积极配合率为68%,护理满意度为7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护惠沟通能够有效的接触患者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20例老年哮喘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哮喘的临床特征.结果 12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控制48例,占40%;显效64例,占53.3%;好转5例,占4.2%;死亡3例,占2.5%.老年哮喘发病诱因具有多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合并症多,误诊率较高,缓解期短,发作频繁;治疗以吸氧与药物相结合,兼顾治疗合并症,重视患者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减少合并症.结论 老年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应及早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我院成功实施的32例中国标准三类(MaastrichtⅢ类)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案例探讨心脏死亡器官移植器官的维护要点.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共完成32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均为心肺复苏失败死亡,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宫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有效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及缓解目前器官短缺状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葛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评估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和对策.结果 10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感觉舒适,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达到生理、心理舒适、促进疾病康复.结论 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保持愉快的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王云;王晓琳;李慧丽;郑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44例(74眼)病例,其中22例(37眼)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22例(37眼)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标记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为(0.8±0.2),眼压为(12.5±2.8)mmHg,眼房角开放(64±17)0,对照组视力为(0.5±0.1),眼压为(19.5 ±3.2) mmHg,眼房角开放(83±19)0,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1%远低于对照组的31.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好,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梁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2012年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结果 在干预实施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神经外科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罗明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管理程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是指识别、判断、评价及处理医院现存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其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医疗风险事故,降低医院及患者经济损失及其他危害.血液透析中心的风险管理具有多元化特点.本文着重对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内容介绍,并基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措施探讨.
作者:姚冰;封文媛;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28例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秋梅;王巧云;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过程以及变化的情况,并且分析出诊断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了76名肝转移癌患者,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体内肿瘤情况,用超声技术的检查的结果来对比CT技术和一般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 76名恶性肿瘤患者中,超声造影总共检查出病灶179个,准确率为85.6%,一般的超声技术检查出病灶122个,准确率为39.5%,CT技术检查出病灶136个,准确率为42.1%.结论 相比于其他的诊断技术,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而且在发现病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胃切除后等四种胃病患者的骨密度(BMD)差异.方法 将100例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依类型分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和胃切除术后组,均测定其腰椎正位、腰椎总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Ward三角区和股骨总体的骨矿含量值、BMD,并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组在BMD值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胃切除术后组BMD值低;在L1-L4、Neck、Troch、Ward和inter等五个部位的BMD值比较上,差异同样条件下意义(P<0.01),由高至低依次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胃切除术后组.结论 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的患者BMD不同,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骨密度高,胃窦溃疡、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次之,胃切除术后值低,应加强对胃部切除术后患者骨代谢情况的监测.
作者:王娜;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性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2-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精心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结果 70例患者中,除了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为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外,68例患者病情全部好转.颅内动脉瘤腔达100%、95%、90%分别有48例、13例、7例.在1年随访过程中,未有严重并发症或者再出血现象,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整个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田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减少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紧急堵管时发生失血和血栓的危险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1例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发生紧急堵管的患者使用改良式回血方法.结果 改良式回血方法在紧急堵管时能有效的将患者血液回输,并且可以过滤血液中的血凝块.结论 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紧急堵管时既往无文献报道过安全的处理办法,改良式回血方法在处理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发生紧急堵管时效果非常显著,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熊玉婉;叶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仅使用刮宫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完全止血28例,控制止血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7.5%的治疗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发应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在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止血迅速,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谢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合理排空乳汁,控制感染,密切观察,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是急性乳腺炎的护理重点.结果 对33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仅有一例乳瘘形成,抗感染并通过切口引流排出.结论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宁夏某社区糖尿病患者136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变(P均<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素琴;杨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45例患者的病例回顾及随访,探讨应用PFNA(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结果 45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发生.疗效按Harris评分,优30例,良11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1.1%.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生物学固定,骨折愈合率高,能提高患者早期负重和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冯红卫;曹希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高眼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术的患者31例进行分析讨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眼压增高,给予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逐渐恢复正常,均在不同时间内出院,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进行整体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术后的高眼压现象,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素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手术前做好急症准备,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日活动,仔细观察病情,预防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手术并发症.结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细致护理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韩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给予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加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