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病人骨密度的比较分析

王娜;高峰

关键词:慢性胃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胃切除后等四种胃病患者的骨密度(BMD)差异.方法 将100例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依类型分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和胃切除术后组,均测定其腰椎正位、腰椎总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Ward三角区和股骨总体的骨矿含量值、BMD,并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组在BMD值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胃切除术后组BMD值低;在L1-L4、Neck、Troch、Ward和inter等五个部位的BMD值比较上,差异同样条件下意义(P<0.01),由高至低依次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胃切除术后组.结论 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的患者BMD不同,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骨密度高,胃窦溃疡、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次之,胃切除术后值低,应加强对胃部切除术后患者骨代谢情况的监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以急诊科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洪丽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6例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采用术前护理干预来预防妇科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临床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妇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2010年1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96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腹胀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妇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行术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几率,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肠道术后全胃肠外营养62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胃肠道术后对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葡萄糖和电解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空腹血糖分别增高(4.98±2.75) mmol/L、(2.04±2.15) mmol/L,同时试验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术后,对患者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陶凯;孙雪良;胡晓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纸塑包装袋的广泛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技术不断发展,确保了医疗质量,为医院临床提供合理的无菌物品,满足临床治疗和护理需要,灭菌物品的外包装也随之改进,由原来的棉布逐步改为一次性无纺纱布现发展到一次性纸塑包装袋,是消毒供应中心近年来应用临床的材料之一,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纸塑包装袋.一次性纸塑包装根据科室的需要,可以做到尺寸均有量体剪裁,极大满足了用量大的临床科室与用量较小的医技科室的供应需求,现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我院于2006年4月开始引进了3M公司生产的纸塑包装卷料,对物品采用选择性包装,包装的各种器械不但美观、可供观察,灭菌后保存半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王巧云;谭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重症新生儿硬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硬肿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新生儿硬肿症28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复温的措施,遵医嘱正确的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以及原发病处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终目的加快新生儿硬肿症的硬肿消退.结果 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此组患儿终死亡1例,病死率3.6%;终治愈率为96.4%.硬肿消退时间平均为56.28±21.74h.结论 早产儿、病理新生儿以及低体重儿是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做好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工作,加强产前检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改善医疗条件,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文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朝阳市双塔区3-6岁集体儿童微量元素锌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通过对朝阳市双塔区3-6岁1631例集体儿童微量元素锌现状调查,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平均锌缺乏患病率为29.2%,药物治疗对纠正儿童锌缺乏效果可靠.结论 儿童锌缺乏与生长发育速度及膳食结构、摄入量、饮食习惯等相关,因此要加强营养,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防治儿童锌缺乏.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铅分析

    目的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的铅含量.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测定经同样处理的尿样中铅的方法,以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尿中铅的分析方法.结果 在所选实验条件下,铅的检测限为0.0028μg/L;线性范围为0-60μg/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24%;加标回收率为96.81%-101.06%.结论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的测定尿中铅含量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灵敏;经济简便;准确稳定等.其对尿中铅含量的检测结果既能满足铅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还能为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肖秀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06年以后因乳房不适就诊的患者中的临床资料中随机抽取300例应用DR钼靶检查技术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方法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确定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检出中诊断意义.结果 300例患者采取DR钼靶技术和常规影像检查对乳腺患者进行检查,其中数字化技术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为82.7%,常规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为71.7%,DR钼靶技术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技术.讨论 DR钼靶技术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乳腺疾病诊断中作为高效的诊断手段,DR钼靶技术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生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4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3例患者.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5%)要比对照组(73.8%)明显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海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压氧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效果.方法 脑损伤后10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治疗后3-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价,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的疗效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为主辅助药物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对减少伤残率和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安久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同时心胸外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不仅专业性强,风险极高,而且收住的患者病情多较重,手术繁杂,属纠纷高发科室.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成为今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肺炎、腹泻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深圳市宝安区耍幼儿健康的肺炎、腹泻发病情况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单位上报的肺炎、腹泻病及年终报表,结合问卷调查,医院病案监控系统查询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和腹泻病是影响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以非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与户籍儿童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炎、腹泻病发病率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秋;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肾上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后腹腔镜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患者预后好,术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喜;闫河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总结和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评估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和对策.结果 10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感觉舒适,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达到生理、心理舒适、促进疾病康复.结论 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保持愉快的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王云;王晓琳;李慧丽;郑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关于利用彩超辅助诊断老年颈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过磁共振成像(MRI)与CT、临床病理学来确诊的50例老年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彩超进行诊断,之后在将50例患者运用彩超进行诊断的结果和临床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再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使用彩超诊断患者血管内膜增厚的终检查准确率为100%,患者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检查准确率为92.7%,检查患者管腔轻度狭窄的准确率为100%,检查患者血管明显狭窄的准确率为85%.终的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3.76%.结论 对患者使用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和正确率是很高的,是能够帮助临床治疗脑梗死的跟踪和随访提供相关的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的.

    作者:于希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在神经病患者的临床使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175例神经系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9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有81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减轻焦虑(P<0.01);功能锻炼的正确性,卫生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增加(P<0.05);并发症显着较低的函<.01).结论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顽固性鼻出血38例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时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全面观察病情,从心理、饮食、症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治并发症的产生.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38例顽固性鼻血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临床效果好.结论 通过对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这几个月内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抽血出现晕针的患者3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性别、空腹情况、是否是第一次抽血、心理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患者出现晕针的原因.结果 出现晕针可能与患者自身心理状况、空腹时间过长、年龄、性别和操作程序有关;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我们发现没有一例出现不良后果.结论 分析患者出现晕针的原因,从注重环境、心理护理、提高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晕针率.

    作者:徐云芳;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及参考.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患者78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死亡率(17.39%)明显高于对照组(x2 =8.58,P<0.05).结论 老年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其糖脂代谢紊乱,给予患者心脏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有效控制.

    作者:李青峰;徐金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静脉穿刺技巧

    通过对静脉穿刺的深入探讨,让更多的护士掌握静脉穿刺技巧,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崔娟;崔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