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李青峰;徐金利

关键词:老年,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及参考.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患者78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死亡率(17.39%)明显高于对照组(x2 =8.58,P<0.05).结论 老年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其糖脂代谢紊乱,给予患者心脏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有效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营养过剩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营养过程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每组人数各25人.观察组孕妇除了进行常规性检查之外,还要对增重指数进行及时检测,对超标的孕妇要进行营养干预,控制孕妇的营养摄入量.并对患者的妊娠合并症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在孕期增重指数要小于对照组,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孕期增重指数进行监测,控制好孕妇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减少妊娠合并症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新生婴儿的质量.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包括调节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服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38例(95.0%),对照组总有效31例(7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种手段相结合,并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静滴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肺炎、腹泻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深圳市宝安区耍幼儿健康的肺炎、腹泻发病情况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单位上报的肺炎、腹泻病及年终报表,结合问卷调查,医院病案监控系统查询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和腹泻病是影响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以非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与户籍儿童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炎、腹泻病发病率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秋;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子痫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高度三种,重度妊高症又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按发病时间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子痫,临床上以产前子痫常见,产后子痫少见,且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以内,子痫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若发作严重并有并发症可危及母亲和孩子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子痫病人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而且由专人护理,及时准确地处理子痫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有效的防止子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月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管癌34例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比较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68例食管癌的治疗情况,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两组,各组34例,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后随访5年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组的吞咽恢复情况优于非手术组,手术组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住院时间短,5年存活率也多于非手术组.结论 手术治疗食管癌比非手术治疗疗效确切,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除非对于失去手术时机的选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振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仅使用刮宫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完全止血28例,控制止血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7.5%的治疗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发应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在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止血迅速,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谢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给予临床治疗的佳方法,以提高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救治,实验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患者休克纠正快,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救治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尽快纠正休克,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张丹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视角下造口患者护理

    本文在对直肠癌造口患者手术前后实行人文关怀前后,运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阳娟;陈晓芳;陈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 分析肺气肿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在临床效果以及通气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病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头痛宁组、氟桂利嗪组、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组,观察用药前一周及治疗30天后治疗效果及头痛程度.结果 头痛宁组基本治愈16例(57.14%),显效6例(21.43%),有效5例(17.86%),总有效率为96.43%,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6例(55.17%)、显效7例(24.14%)、有效4例(13.79%)、总有效率27(93.1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3例(46.13%)、显效7例(25%)、有效3例(10.71%)、总有效率23(82.14%) (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作者:赵永刚;冯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患者采用液囊空肠导管快通道外科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十二指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均痊愈出院.试验组44例患者手术后十二脂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甘露醇用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治疗组)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治疗,B组(观察组)使用甘露醇半常规剂量125ml治疗,C组(对照组)使用呋塞米30-40mg;用药48h后CT复查,14d后行疗效评估.结果 CT复查A组血肿扩大11例,占44%,B组血肿扩大3例,占12%;C组血肿扩大4例,占16%.A组与B、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治愈好转率为60%,B组好转率84%,C组好转率80%,A组与B、C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可增加脑血肿扩大的发生,导致病情加重,半常规剂量较为安全.

    作者:吴善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1开展该技术的目的和意义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它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出血量大时可导致病人的死亡,因此,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特别是血压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2该技术的先进性目前,我省、地市级医院能独立开展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很少,随着我院的独立开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已逐步成熟.

    作者:杨彩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密切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并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恢复接近正常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加快患者治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朴香兰;洪姬莲;严顺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5例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瘘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至2012年15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造瘘口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后随访等.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仅有1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炎,经局部皮肤护理和换药痊愈.结论 全程系统化临床护理对于造瘘口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志华;张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霉菌性阴道炎复发程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共收治的80例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针对患者停药后的第三天和第三个月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听从医生的叮嘱服药,停药第三天后,有7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有效症状;停药三个月后,全部患者无复发现象.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敖琼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方法 制定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规范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文明用语;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培训;建立《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举行护理健康教育示范表演;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结果 消除了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在各方面都能以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而且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术后的健康恢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手术室应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士与病人沟通能力,有利于减轻病人恐惧心理,提高对护士满意度.

    作者:徐秋平;韩永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论怎样做好个人口腔卫生与保健

    保持口腔卫生是做好口腔卫生保健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口腔健康对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等疾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对预防龋齿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志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低流量吸氧(2L/min)治疗,实验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2L/min)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并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砚诚;林振怀;王永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