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琼美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患87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43人和44人.其中对照组实行普通的护理和指点;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综合的护理干预.探究两组痛惠焦虑及膀胱痉挛出现的比率.结果 实验组的43名病患出现焦虑的有8人,其发生的概率为18.6%,而对照组的则出现了29人,概率为65.9%.可见,实验组在减病患出现焦虑的方面上还是很有优势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进行前相关手术后,出现轻度膀胱痉挛的患者的概率为32.6%,中度的为13.9%,量度的为2.3%,没有出现的为51.2%,故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48.8%.而对照组的分别为50%、20.5%、6.8%及22.7%;其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77.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的病患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病患在术后出现焦虑和膀胱痉挛的出现概率,可以促进病患良好的术后预后,加快病患术后的身体的恢复.是值得临床的广泛运用的.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40例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40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治疗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40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相比较.观察其治愈率与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0%.结论 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邢祥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气道中TGF-β1、IL-13、VEGF表达的变化,及黄芪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10只.以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蛋白复制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末次激发后24h处死豚鼠,以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IL-13的表达.结论 布地奈德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IL-13的表达相对于哮喘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布地奈德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满燕;刘鑫;彭光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将对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的使用可行性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肝素锂抗凝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0例门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收集,每位患者的血液标本均采用肝素钠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普通干燥真空管这三种标本收集管进行放置,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来对患者血液标本中的26个生化项目进行常规测定.结果 在本研究的26个检测项目中,三组标本中的肝素钠、肝素锂、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钠(Na+)、钾(K+)的抗凝血浆测定值存在明显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标本中的其它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门急诊患者进行化学检验的过程中,除了肝素钠、LDH血清、Na+、K+可用于其临床化学检验外,肝素锂同样可以应用到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因此,在对门急诊临床化学进行检验时,可以对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常武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HCV的基因型分型情况,为该地区丙肝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38本地区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提取HCV-RNA进行.ore片段扩增及DNA测序,并根据测序获得的com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感染途径、不同年龄段丙肝患者的基因分型情况,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成功扩增core片段138例(100%),其中HCV1b型110例(79.7%)、HCV 2a型11例(7.97)、HCV 3b型7例(5.07%)、3a型4例(2.90%)、HCV 6a型3例(2.17%).HCV 1b型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HCV 1b型在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匀分布,且1-20岁患者均为HCV1b型,HCV2a型则主要见于21岁以上的患者,HCV6a型大多见于31-50岁的患者.1b型较非1b型在年龄、性别、HCV载量、ALT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武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病毒为主;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反应指标包括HCV分型与血清HCV-RNA定量检测和血清ALT,并且HCV基因型地区分布正在因为传播途径的改变而多样化.
作者:张秀英;姚丽娜;顾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采用黄葵胶囊和海昆肾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黄葵胶囊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黄葵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周玉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4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直肠放曼阴道流血时间和肠排气的时间.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的43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5例,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d,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1 mg/12h,共三天.对照组:215例,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d,共三天.结果 子宫复旧和术后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复旧好,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4天,术后通气时间为15小时.对照组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7天,术后通气时间为26时.结论 剖宫产术后直肠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产妇排气作用,减少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起源于欧美国家,随着国际医疗行业的同步化,近年来我国也广泛地使用起来.静脉留置针方便操作,留置时间长,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的风险,且其便于抢救、保护血管、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护理工作者的信赖.尤其在儿科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儿童期患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使静脉留王针在操作中屡屡出现问题.现将从实例中找出留置针失败的原因,降低在操作过程中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和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钟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分析这种护理方式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4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于护理的管理模式、病区的整体环境、护士的知识指导以及人文氛围等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平均满意度超过26分,对照组的平均满意度仅为2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有效规避神经外科中的护理风险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展开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责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治疗前心理护理,均能够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接受治疗后在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作用下,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跟踪随访6-12个月,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64倒,有效率64.0%;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无腰椎不稳定患者.结论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治疗前后要加强各方面的康复性锻炼,有效的护理方法,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现有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就职医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比较对应的诊疗效果.结果 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要高于对照组的85.7%,前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DNS)降低更多,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积极推广.
作者:张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应用多塞平与舍曲林联合对患有经前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6例患有经前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多塞平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多塞平与舍曲林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前综合征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和TE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止用药后病情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多塞平与舍曲林联合对患有经前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莹;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采用术前护理干预来预防妇科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临床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妇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2010年1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96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腹胀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妇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行术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的几率,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涂氧化锌油或造口护肤粉对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60名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涂40%氧化锌油,治疗组给造口护肤粉.结果 2组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给造口护肤粉组显效率高于涂40%氧化锌油组,P<0.05;治愈天数短于涂40%氧化锌油组,P<0.001.结论 用造口护肤粉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明显优于使用氧化锌油.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05月间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43例和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0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萌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肌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从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实验组,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实施肌瘤剔除术.随机选取同期单纯剖宫产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影响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只要把握好相关手术指征,基本都很顺利.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好相关手术指征,行剔除肌瘤术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避免患者二次手术,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熊闺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主诉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其引起眩晕的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全年收治的158例因眩晕在脑血管科室的门诊就诊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体征及临床表现进行头部CT检查,多普勒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引起患者眩晕的病因.结果 158例患者中神经症引起眩晕23例(14.6%),脑梗死20例(12.7%)(其中脑干梗死13例,小脑梗死7例),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者26例(16.5%),良性阵发眩晕者79例(50.0%),其余10例(6.3%)患者检查为不明原因眩晕.结论 经过对我院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发现,眩晕患者病因可根据患者眩晕发病年龄进行诊断,一般眩晕常见的病因是良性阵发性眩晕.
作者:焦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融安县在城市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工作的人群中,他们大多数生活都比较单调,已成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8月县城区域建筑工地和木业加工厂农民工701人进行了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传播途经主要以静脉注射吸毒、性行为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与此同时,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广西艾滋病性途径传播的比例从2006年的42.3%上升到2011年的60%以上.结论 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的高危和重点人群,以低龄、低文化程度、流动性强为主要特征,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作者:韦勋清;韦定凯;黄芳华;彭西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2年1月为5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36例,直疝16例;双侧疝8例,复发疝4例.结果 行TAPP41例,TEP11例.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90min,住院2-6天,平均4天,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是阴囊气肿及血清肿,无感染.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性、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根据随机原则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术前、术中、术后的强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7.1%和对照组74.3%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进行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实行强化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康复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