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王梅

关键词:金黄散, 艾灸, 静脉炎
摘要:目的 观察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重症监护病房的药物刺激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只运用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结果 实验组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比单独使用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的患者在完全没有感觉的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为100.0%,并且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Sp02的变化都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对操作的过程没有任何记忆,术中没有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现象.并发症:出现轻微头昏的患者有2例,一次性呼吸抑制患者有1例,术后呕吐患者1例.结论 在临床上,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测成功率,在无痛胃肠镜技术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用量少,麻醉平稳且效果好,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快,同时对患者产生的呼吸抑制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前药物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新生儿很常见的一种病,这种病又称非透明膜病,发病率虽然很低但是这种病死亡率很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高度注意,找出解决措施.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发育不够成熟造成的,新生儿的分泌的肺表面的活性物质不够终导致肺部功能出现问题,造成呼吸困难,目前针对这种病情我们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给予新生儿药物人工地让新生儿的肺部发育成熟从而提高分泌的水平和表面的活性,这样就可以降低呼吸窘迫症的发生.

    作者:朴宣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热镇痛中药相关药理研究

    解热镇痛中药是中药治疗中常应用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显著疗效.但这类药物仍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为了解解热镇痛类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可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解热镇痛类中药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凤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38例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38例ASAI-Ⅱ级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9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给患者使用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麻醉.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所有的患者都平稳地将插管拔除.但是,试验组患者拔管需要的时间以及患者苏醒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对患者拔管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OAAS评分,发现两组都出现增加.在试验组中,患者在拔除管之后的瞬间以及厚10min,其的OAS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使得患者的拔管和清醒时间得到提前,同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雅杰;吴显捷;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心血管专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专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关的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20例,同时对同期的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引发我院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和患者缺乏一定的沟通、医院的环境、管理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医生和患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结论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对护理文书进行必要的规范等.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在基层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方法 采用钢丝、钢板等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结果 骨折对位准确、解剖复位良好、固定牢固、早期可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咬颌关系和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早期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可使骨折复位、固定牢靠;尤其是应用微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无须长期颌间牵引、颞颌关节可行早期功能锻炼、能使咬颌功能早期恢复等优点,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较大的好处.

    作者:梁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病毒脑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儿童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儿童病毒脑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0例儿童病毒脑炎进行分析,儿童病毒脑炎临床表现以头痛、发热、呕吐为主.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部CT检查阳性率高.90例患者治愈65例,好转25例.结论 对儿童病毒脑炎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好,可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中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制定良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结合对我院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反应进行总结.结果 肾移植术后出现的恐惧心理,焦虑及自卑自责、绝望的心理占主要因素.结论 对术后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达到佳治疗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王素平;郑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随机从我市两个社区中各选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用药管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高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数字化医院计算机网络风险及安全维护

    数字化是医院医疗及管理信息采集、储存、传输及处理的必然趋势,其决定着医院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然而,由于计算机病毒侵袭及软、硬件装备落后,医院计算机网络常出现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事件,影响医院的正常运作.本文旨在分析医院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维护方法,以期对医院的数字化管理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陈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3-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药物剂型、药物质量以及人为给药方式等几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反应主要以皮肤过敏、全身受损以及呼吸系统损伤为主.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后果比较严重,及时检测制剂治疗并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保证更多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宗敬;谭增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社区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疾病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住院治疗,逐步走向社区的治疗、康复及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及家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当前精神卫生领域及康复精神医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也是国内外精神科专家讨论的热点.其主要研究对象为遍布于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分裂症患者.本文旨在探索以社区康复指导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精神病人康复的有效性.

    作者:孙薇;玄雄;李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研究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基层统计中分析报告的意义,并且就当前企业计划部门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统计分析报告中应注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关部门应注重建立有利于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平台,大可能性发挥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作者:李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脑积水手术治疗20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先天性脑积水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20例患儿在手术半年进行CT和MRT检查,脑室与术前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未出现死亡现象,10例患者显效,9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其中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1例患者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毅;赵斌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倒,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淑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备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8% (39/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2%(30/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急性中风,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采用.

    作者:杜运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两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MSII组42例患者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CSII组加例患者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两组各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0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大大增高,且CSII组治疗后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P<0.05).结论 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U.

    作者: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经治患者核苷类药物耐药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抗病毒治疗是达到慢性乙肝(CHB)患者治疗总体目标的关键.在NAs药物治疗CHB过程中,耐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与未发生耐药的患者比较,耐药不仅可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并可增加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风险;还会加大后续治疗的难度,增加长期治疗的医疗成本.因此,耐药的预防和管理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和减少医疗成本的重要措施.故本研究通过对57例经治患者的NAs耐药回顾性分析,探讨以上问题.

    作者:张海雯;赵贵兰;张艳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3例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积水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温瑞红;陈颖;赵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DCD器官捐献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技巧

    通过我院成功实施的32例中国标准三类(MaastrichtⅢ类)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案例,探讨国内器官捐献的劝捐模式.世界范围内的供器官匮乏制约了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随着近几年国家卫生部委托红十字总会竭力推行DCD工作,各省试点已经稳步推行器官捐献模式,然而由于我国器官捐献模式刚刚起步,怎样创造一个符合伦理、法律允许、适合中国国情同时也能获得国际认可的DCD捐献方式是目前较为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我院在与器官捐献供者家属劝捐过程中的一些策略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以促进器官捐献,生命永续本着“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尚奉献”的宗旨让新生命在阳光下接力的合理劝捐模式.

    作者:葛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