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程艳华

关键词: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 脑卒中, 老年,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自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这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加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对患者在焦虑、睡眠障碍、绝望感三个方面的比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睡眠障碍、绝望感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总分和ADL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治疗后(t=6.2691,4.494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老年脑卒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3-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药物剂型、药物质量以及人为给药方式等几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反应主要以皮肤过敏、全身受损以及呼吸系统损伤为主.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后果比较严重,及时检测制剂治疗并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保证更多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宗敬;谭增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骨骨折X线与CT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鼻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行X线及CT检查鼻骨骨折患者120例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鼻骨骨折临床诊断总准确率及各种类型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等.结果 CT检查患者鼻骨骨折临床诊断总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CT检查患者单纯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复合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优于X线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X线检查,CT检查用于鼻骨骨折诊断临床准确度高,且可有效判别不同类型鼻骨骨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初殿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风湿病患者发热症状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病发热症状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2例风湿病发热症状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患者进行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分析患者的护理和指导效果.结果 所有发热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健康指导服务后均顺利痊愈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风湿病发热症状治疗过程中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更快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肯特令对早发性病理性黄疸的干预

    目的 观察肯特令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的意义.方法 将32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均在生后30min内开奶,按需喂养,纯母乳喂养.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生后8h内,给予治疗组(即服药组)服用肯特令,并且按照每日2次,每次1g用药.口服时可经10ml左右剂量的温开水调匀.同时,安排专人在两组新生儿生后的2h左右分别给予1次无创経皮测疸仪测试,用来测量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情况,并在接下来每隔24h的时间段作1次测量,直到新生儿出院方可停止.若测量值>256umol/L,则应在前额以及前胸等部位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静脉血测,诊断依据以血清胆红素为主.结论 肯特令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意义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玲;周建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以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糖尿病所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遵医嘱正确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PICC置管穿刺点不断渗血的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缝针,减少患者的痛苦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肝炎患者居多,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情重,PICC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在静脉治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并发症,现将我科一例患者出现置管后第一天穿刺点不断渗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气道IL-13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气道中TGF-β1、IL-13、VEGF表达的变化,及黄芪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10只.以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蛋白复制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末次激发后24h处死豚鼠,以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IL-13的表达.结论 布地奈德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IL-13的表达相对于哮喘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布地奈德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满燕;刘鑫;彭光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48名惠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抖的病人,这些患者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将这48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类,每个组里分别有24人.其中实验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双极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只是通过抗心律出现失衡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才采用消融的办法.对参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在住院的时间方面,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方面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方面都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发现,实现组患者在以上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的患者.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抖的患者应用双极射频消融的方法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郝晓慧;袁清茹;张玉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脏疾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126例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情况及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患有肝脏疾病并发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诱因、真菌菌种、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肝脏疾病并发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不同,以腹腔感染为主(46.82%).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且治疗疗程越长,真菌的感染率越高.结论 不规范、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易造成肝病患者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真菌感染,加重基础肝病.分析肝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诱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对其预防、诊断、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亚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髓核细胞,然后将髓核细胞随机分为4组:TNF-α刺激组,P38MAPK阻断组,P-JNK/SAPK阻断组和对照组.利用RT-PCR检测髓核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TNF-α刺激组,P38MAPK阻断组,P-JNK/SAPK阻断组和对照组比较,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TNF-α能够抑制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

    作者:李洪涛;刘新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05月间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43例和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0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萌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巴彦淖尔市2012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检测8-10岁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和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进行病情监测.结果 掌握碘盐浓度新标准出台前我市居民碘营养的本底状况.结论 进一步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消除碘缺乏痛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何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组66名面神经炎患者应用无环鸟嘌呤核苷制剂代表药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激素冲击疗法和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患者除不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以外其余治疗方案与临床组相同,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临床组其FNFI≥0.9例数及比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比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于单纯应用激素冲击疗法而言,可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付本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在便秘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 观察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在便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便秘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测量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变化.结果 低位腰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低位腰麻组和骶管麻醉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低位腰麻在便秘手术有比骶管麻醉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福志;艾一玖;林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观察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次数.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的次数上,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患者沟通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王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针对人的机体功能来讲,衰老将会明显降低机体各组织器宫的功能,终促使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动脉硬化等.迄今为止,对老年人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凶险,痛程和治疗周期长,治疗该病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本文收集了大量关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而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了解,以利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淑萍;戴岩峰;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

    目的 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CU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0例未感染者进行比较,总结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对感染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高龄、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长、住院≥7d、GCS评分低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治愈47例,好转11,死亡6例.结论 ICU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复杂,应加强ICU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气道护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顽固性鼻出血38例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时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全面观察病情,从心理、饮食、症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治并发症的产生.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38例顽固性鼻血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临床效果好.结论 通过对鼻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在无痛人流术中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不足月终止妊娠孕妇160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笑气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给予静推异丙酚麻醉,实施手术,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术后对比两组两种麻醉药物的镇痛效果和患者恢复意识所需时间.结果 研究组镇痛见效率100.00%,对照组镇痛见效率为92.50%,研究组见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适用于无病人流手术,镇痛效果良好,但多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需慎用.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将80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强心剂、利尿药以及扩血管药物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美托洛尔和贝那普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姜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