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戴岩峰;杨晓丽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招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的提高患者对脑出血疾病知识的了解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建华;李成荣;窦艳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05月胆囊切除术患者132例,其中致胆管损伤21例,对21例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损伤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①损伤因素分析:术者及器械因素、解剖因素、病变程度等大致三类;②预防措施:术者熟练掌握胆囊切术的适应症及器械操作,对解剖位置及病变程度都应高度重视.结论 术者熟练掌握病情变化、解剖位置及手术适应症,严格规范操作是减少胆管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周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输血科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依据输血科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自我标准防护的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水平.结果 通过有效防护措施的采用,输血医务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证,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结论 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健全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根本举措.
作者:杨庆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超声监测在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20例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瘢痕妊娠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超声监测下对患者进行注药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滋养层血流和包块全部消失,子宫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超声监测用于瘢痕妊娠治疗能够使注药部位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证,能够使药物疗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疗效观察,从而推动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盘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及清洗消毒灭菌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 选取胃镜检查室的2012年度下半年为对照组,2013年度上半年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清洗消毒灭菌原则,观察组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时间段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镜检查室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并实施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韩亚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了解本院心内科112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的病情,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跌倒、违背医嘱中断治疗、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菊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围产期胎膜早破者16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未发生胎膜早破者166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妇及新生儿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女性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要充分重视,分析其发病原因,降低其危害.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老年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风险出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病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而后识别分析其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针对护理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指导患者提高护理水平质量以及减少护理纠纷问题出现.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后,减少护理纠纷出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结论 在对老年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优化护理工作、健全管理机制为基础,重点在于提高风险评估能力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的一个重要指标.方法 重视免疫接种计划的重要性,建立免疫屏障,防止细菌对人群的传染,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结果 有效预防和减少传染痛的出现的概率,保护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结论 有利于及时完成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促进科学育儿知识,预防儿童疾病.
作者:王韶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方法 制定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规范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文明用语;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培训;建立《手术室护理健康教育手册》;举行护理健康教育示范表演;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结果 消除了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在各方面都能以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而且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术后的健康恢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手术室应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士与病人沟通能力,有利于减轻病人恐惧心理,提高对护士满意度.
作者:徐秋平;韩永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在前颅底肿瘤术后颅底缺损重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8例经额颅内入路手术或颅面联合手术,前颅底肿瘤采用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改善,1例术后第4天出现脑脊液漏,自然恢复,无手术死亡、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前颅底肿瘤采用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血栓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血栓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占54例,疗效为有效的患者占27例,疗效为无效的患者占9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血栓患者康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米艳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变窄比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1诊断要点1.1发病年龄较高,多数都在50岁以上.1.2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1.3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1.4症状多在数小时或在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1.5多数病人意识清楚,而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1.6 CT检查早期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MR1可早期诊断.
作者:董焕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基层统计中分析报告的意义,并且就当前企业计划部门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统计分析报告中应注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关部门应注重建立有利于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平台,大可能性发挥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作者:李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傅青主女科》是我国妇科中独树一帜的医学典籍.《女科》处方用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确有较高的疗效,而对妊娠病的治疗原则上大多以治病与安胎并举.安胎之法多以补肾培脾为主.然傅青主安胎之要在于去病,病去则母安,母安则胎自安.现将《傅青主女科》安胎方法归纳如下:1妊娠少腹疼(胎动)——天奠二天汤妊娠少腹疼痛,胎动不安,胞胎下堕,乃脾肾两亏之症,补先后二天之脾、肾,正所以固胎之气也,方用安奠二天汤.方中重用人参、熟地补气养阴;白术健脾安胎;山药、炙甘草、扁豆健脾以益血之源;山茱萸、杜仲、枸杞补肾以固胎之本,本固血充才能挽回于顷刻矣.
作者:肖爱美;桂际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是为了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以及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的治疗措施.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为加深对支气管哮喘引发因素的认识,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包括变态反应、胃管反流症、妊娠、运动、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解热镇痛药、麻醉等与哮喘发作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临床80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控制的有63例,好转患者有15例,因治疗未果转院的患者有2例,病例中无死亡患者.一般治疗周期在1-42天,7例患者治疗后复发,其中3例患者住院4次,2例患者住院2次,2例患者住院2次.经过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这种慢性疾病适用于综合治疗(应用地塞米松;应用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入;激素静脉滴入,支气管舒张剂;应用β2受体兴奋剂及M受体阻滞剂;万托林联合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完善慈航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增加了益母草、当归、川芎的薄层鉴别项.结果 样品TLC色谱中,益母草、当归、川芎的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贾元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市某采血丰总献血6420人次进行分析,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6420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2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心理因素是造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占55.6%.结论 心理因素是造成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因素发生的主要原因,要加强采血车上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消除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组66名面神经炎患者应用无环鸟嘌呤核苷制剂代表药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激素冲击疗法和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患者除不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以外其余治疗方案与临床组相同,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临床组其FNFI≥0.9例数及比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比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于单纯应用激素冲击疗法而言,可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付本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38例ASAI-Ⅱ级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9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给患者使用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麻醉.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所有的患者都平稳地将插管拔除.但是,试验组患者拔管需要的时间以及患者苏醒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对患者拔管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OAAS评分,发现两组都出现增加.在试验组中,患者在拔除管之后的瞬间以及厚10min,其的OAS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使得患者的拔管和清醒时间得到提前,同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雅杰;吴显捷;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