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监测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盘捷

关键词:超声监测, 瘢痕妊娠,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对超声监测在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20例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瘢痕妊娠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超声监测下对患者进行注药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滋养层血流和包块全部消失,子宫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超声监测用于瘢痕妊娠治疗能够使注药部位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证,能够使药物疗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疗效观察,从而推动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LIS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微创内固定术(LISS)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7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4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0人,治疗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术(LISS),观察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40例病人均经过手术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对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采用微创内固定术(uSS)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书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症的诊断及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在妇科急症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40例急症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并通过病理结果与超声图像进行得比.结果 异位妊娠共57例,占40.7%,卵巢囊肿蒂扭转29例,占20.7%,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占15%,急性盆腔炎13例,占9.3%卵巢黄体破裂8例,占5.7%,子宫肌瘤破裂2例,占1.4%,误症10例,占7.2%.结论 通过阴道超声安全,经济,可重复,无创伤,可作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首选.

    作者:张爱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1心理护理研究表明,在上机前对病人详细的解释能提高戴机的成功率[1],因此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护理人员需向病人进行病情介绍,讲解呼吸机的连接和拆除方法,以便在病人咳嗽、吐痰或出现呕吐时,能够紧急自行拆除.使用呼吸机时,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可进行非语言交流,如表情、手势等表达方法;如有较复杂的要求或感受可通过写字板书写表达;对于无书写能力者,可提供图文并茂的卡片进行沟通[2].

    作者:陶龙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止痛如神汤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窦炎54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止痛如神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用于肛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肛窦炎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止痛如神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照组使用甲硝唑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88.8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止痛如神汤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共同用于肛窦炎临床治疗中,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林茂;谢守勇;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实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方法 对60名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0名社区高血压管理偶测血压已达标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的21例、占35%,24小时平均血压控制正常昼夜节律异常的19例、占31.67%,24小时平均血压未控制正常的20例,占33.33%.结论 社区高血压管理不仅要以偶测血压作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指标,还应重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实现真正的血压控制达标.

    作者:赵雨灯;张群芳;李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研究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贫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我地区1500例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分别给予血红蛋白测定,调查儿童贫血的发生率,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1500例儿童中,有儿童贫血449例,患病率为29.93%.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岁儿童比例高,不使用铁锅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的比例高,母亲贫血的儿童患有贫血比例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比例较高,其中男性、不使用铁锅做饭、母亲贫血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马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疗的创伤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结论 护理人员在针对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计划,要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和理念,认真协调好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诊和病房监护等三个环节,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松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管理程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是指识别、判断、评价及处理医院现存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其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医疗风险事故,降低医院及患者经济损失及其他危害.血液透析中心的风险管理具有多元化特点.本文着重对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内容介绍,并基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措施探讨.

    作者:姚冰;封文媛;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镜检查及清洗消毒灭菌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及清洗消毒灭菌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 选取胃镜检查室的2012年度下半年为对照组,2013年度上半年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清洗消毒灭菌原则,观察组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时间段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胃镜检查室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并实施规范化流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韩亚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病毒脑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儿童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儿童病毒脑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0例儿童病毒脑炎进行分析,儿童病毒脑炎临床表现以头痛、发热、呕吐为主.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部CT检查阳性率高.90例患者治愈65例,好转25例.结论 对儿童病毒脑炎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好,可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中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发生的妇产科护理中纠纷案例22件,对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于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后,纠纷发生例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护理人员主动去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是避免纠纷发生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度.

    作者:罗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意义

    目的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的一个重要指标.方法 重视免疫接种计划的重要性,建立免疫屏障,防止细菌对人群的传染,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结果 有效预防和减少传染痛的出现的概率,保护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结论 有利于及时完成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促进科学育儿知识,预防儿童疾病.

    作者:王韶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查明出血原因,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工作、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作者:李相楠;董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脑部血管造影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脑部血管造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对15例脑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诊断阳性率.结果 脑部MSCTA检查共15例,阳性12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80%.发现脑部动脉瘤患者6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痛2例.所采集的影像资料均清晰明了,颅底动脉环、基底动脉和大脑前中后动脉4级分支清晰显示,5级动脉分支清晰度尚可.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脑部血管造影技术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阳性率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伟;石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分为雨组;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和苯磺酸氨氯地组60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苯磺酸氨氯地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测谷值坐位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等,并跟踪随访.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通过6个月-1年的随访,经过复查,平均谷值坐位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有效率达93.33%,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达91.67%,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7.14%.结论 临床中运用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治疗高血压,效果相近,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罗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像学检查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判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影像学检查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判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24倒活体损伤患者法医鉴定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片、CT、多层螺旋CT(MSCT)等影像学图像评价法医鉴定结果.结果 法医鉴定为轻微伤122例,轻伤138例,重伤57例,诈伤7例;经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确定法医鉴定错误23例,占7.10%.错误原因为鉴定人员阅片经验不足占30.43%,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不当占43.48%,影像学检查体位不当占26.09%.结论 影像学检查因左右法医鉴定结果、检查方法选择不当及扫描或检查体位错误等制约法医鉴定正确性,鉴定人员应增强阅片经验,根据损伤特点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扫描体位,提高法医鉴定准确性.

    作者:张俊涛;贾环宇;张鹏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触珠蛋白水平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Atherothrombosis,AT)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2007年韩国改良TOAST分型纳入160例AT患者,应用ELISA法对入院及发病第3个月时血清Hp浓度进行检测;据检测值以血清Hp平均水平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高Hp组和第Hp组,采用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及发病3个月时的mRS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测H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高Hp组血清Hp水平于入院时(2.49±1.15vs1.90±1.07,p=0.009)和入院第10天(3.12±0.46Vs2.37±1.04,P=0.0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Hp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显著低于Hp组(10.15±4.83Vs13.30±5.38,P=0.037);发病3个月时,高Hp组患者mRS评分亦显著低于低Hp组(3.07±1.14Vs3.78±1.11,P=0.020).结论 高Hp水平的AT患者预后较好,提示Hp水平可作为AT预后的一个新型标记物.

    作者:杜瑞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4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在并发症方面,干预组感染2例,没有压疮发生,对照组感染6例,压疮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压疮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通过对高血压痛人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浅析

    针对人的机体功能来讲,衰老将会明显降低机体各组织器宫的功能,终促使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动脉硬化等.迄今为止,对老年人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凶险,痛程和治疗周期长,治疗该病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本文收集了大量关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而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了解,以利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淑萍;戴岩峰;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