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案例之一

姜翠蕾;曲红娟;迟宁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中医辨证施治, 温补肾气强肾关, 化痰浊开心窍
摘要:探讨中药对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迟发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广阔的治疗途径,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招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的提高患者对脑出血疾病知识的了解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建华;李成荣;窦艳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低钠血症的原因以及与低钠血症、肝功能等其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总结和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和分析低血钠程度与肝功能的转归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血钠完全纠正35例,好转33例,无效25例,死亡7例.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低血钠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肝功能越差则低钠血症发生率会越高,低钠血症程度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也会加重且病死率会越高.

    作者:姚秋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切除术操作编码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掌握子宫切除术的编码,探讨子宫切除术操作编码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子宫切除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子宫切除的部位进行分类.结果 子宫切除术的操作编码得到了医生和医院双重的认可,对医院子宫切除手术的准确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编码员经过熟练的掌握编码原则以及积累足够的子宫切除等医学知识后,准确的进行编码在医院医疗、教学以及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棠;李群;周立君;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3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肿瘤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战胜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隗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缩唇-腹式呼吸操对改善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缩唇-腹式呼吸操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9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缩唇-腹式呼吸操训练,疗程为2个月,并对训练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值及肺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训练后,患者SaO2 、Pa02均较呼吸前显著升高(P<0.05);患者FEV1、FEV1/FVC及MVV均较呼吸前升高(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操易于掌握,应用迅速,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蒋维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腮腺混合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腮腺混合瘤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多形性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回顾性总结.结果 通过对80例多形性腺瘤患者的3年时间的随访,3例患者出现下颌缘支暂时性面瘫,2倒出现涎瘘,3例患者表现出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永久性面瘫的发生,2例患者复发.结论 腮腺混合瘤是唾液腺肿瘤中的常见者,临床表现多样,根据B超及CT片可初步明确诊断.术前根据肿瘤部位及患者年龄大小,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乐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腮腺术后饮食指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腮腺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8例腮腺痰痛患者,对他们进行腮腺术后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分别从48例患者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症状出发,归纳原因并分析如何在饮食上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对48例患者进行了术后的饮食指导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结论 饮食护理对腮腺疾病患者的术后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2013年上半年细菌培养和药敏综合分析

    2013年上半年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收到临床科室、门诊部及院外细菌培养标本1465份,总阳性率13.72%.我院分离的细菌较多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见表1、表2、表3.

    作者:杨明洲;李金奎;彭畅;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

    目的 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ICU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0例未感染者进行比较,总结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对感染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高龄、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长、住院≥7d、GCS评分低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治愈47例,好转11,死亡6例.结论 ICU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复杂,应加强ICU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气道护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项目管理在制药企业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探讨

    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企业的新药研发工作.新药研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对各类病情的预防、治疗的质量和进度等问题.怎样保证新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企业管理者重视的一大问题.在制药企业新药研发过程中应用合理的项目管理体制,为新药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新药研发中项目管理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新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议.

    作者:张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在前葡萄膜炎患者眼内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评估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4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17眼),另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植入术(15例17眼).观察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及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 34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显示两组患者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陈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辛酸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硫辛酸和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伴有微量蛋白尿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和金水宝胶囊,硫辛酸600mg,1次/d,金水宝胶囊3粒,3次/d,治疗15天,治疗前后两组均监测尿白蛋白排泄率,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胱抑素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 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明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作者:窦念涛;李莉;余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的临床带教体会

    目的 总结超声诊断临床带教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受的50例超声诊断实习生,并对其的临床带教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超声诊断临床带教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结果 通过PBL超声诊断临床带教学习,超声诊断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及探作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结论 在超声诊断临床带教中,应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帮助超声诊断临床实习生尽快的达到就医水平,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玮;李俊鹏;吕精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关于利用彩超辅助诊断老年颈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过磁共振成像(MRI)与CT、临床病理学来确诊的50例老年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彩超进行诊断,之后在将50例患者运用彩超进行诊断的结果和临床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再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使用彩超诊断患者血管内膜增厚的终检查准确率为100%,患者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检查准确率为92.7%,检查患者管腔轻度狭窄的准确率为100%,检查患者血管明显狭窄的准确率为85%.终的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3.76%.结论 对患者使用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和正确率是很高的,是能够帮助临床治疗脑梗死的跟踪和随访提供相关的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的.

    作者:于希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2年1月为5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36例,直疝16例;双侧疝8例,复发疝4例.结果 行TAPP41例,TEP11例.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90min,住院2-6天,平均4天,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是阴囊气肿及血清肿,无感染.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性、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增用血液灌流,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水平变化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体能、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和疼痛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HD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的效果较优,而且费用合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杨绍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管理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县级医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紧缺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的管理使用工作,现结合我院2005-2013年期间临聘护士情况,就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管理使用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分析探索,以供大家参考.1临聘护士使用现状1.1基本情况2005-2013年,我院先后共聘用护士155人,其中具有中专学历的118人,占76%,大专学历的37人,占24%.因为种种原因先后共流失81人,流失率52%,尤其高学历临聘护士流失率更高.目前,我院现有临聘护士74名,其中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6名,三年以上11名,两年以上17名,一年的11名,一年以下的29名(不满三个月的20名).

    作者:闫治芳;秦小香;白秀琴;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饮食加运动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糖尿病预防的疗效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导致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直接导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糖耐量低减,相对来说糖耐量低减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00倍.因此加强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的干预性治疗就变得至关重要,并且对预防其糖尿病预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探究了饮食加运动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糖尿病预防的具体效果.

    作者:金用根;赵东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目的 了解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以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10月——12月的56例临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将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56例非临产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对比.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心理较严重.结论 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较复杂,临床应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作者:吴娴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对选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硝酸酯类药物鲁南欣康,在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 在治疗6周之后,观察组的脉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p <0.05;而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对降低老年高血压者的收缩压效果明显,但对舒张压的降压效果不明显,适合于治疗收缩期高血压.

    作者:林萍;汪捷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