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乐
目的 探讨高强固位纤维用于防治牙折裂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隐裂者44倒,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修复治疗,防治牙折裂,分别于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44例患者共计44颗患牙治疗后3、6、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7.27%,84.09%,90.91%,未见基牙折裂、纤维带断裂、修复边缘继发龋等现象.结论 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修复技术用于防治牙折裂疗效显著,适合缺损范围小的牙隐裂者,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可有效保存牙体内的活髓,是一种新型的微创固定修复牙隐裂的方法,并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得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 结合神经内科的临床案例,根据临床药师的实践经验总结临床药学监护的内容、方法及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进行临床药学监护,以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结合临床医师临床经验,形成一个临床治疗队伍,使临床药物在应用方面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结论 临床药学监护可以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董震海;于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方法 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掌握精神科患者暴力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暴力事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及时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使精神科的患者暴力发生率降低,伤残率降低,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的安全保障.结论 及早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加强精神科暴力事件的高发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是预防暴力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豨莶通栓胶囊质量标准三七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1.902888 μg-8.562996μg(r=0.999)、三七皂苷R1在0.41216μg-1.85472μg(r =0.999)、人参皂苷Rb1在1.822368μg-8.200556μg(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 (RSD =2.66%)、95.53%(RSD =2.73%)、99.47% (RSD=1.61%).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不孕夫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心理干预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不孕患者,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信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率为65.5%,对照组仅为31.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不孕夫妇的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何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术后尿潴留现象是麻醉和外科手术之后一个多见的不适反应现象,由于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都是常见原因.据统计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几率一般在5%到70%之间.原发病、手术的类型、麻醉的类型等都会影响到术后尿潴留的发展.围手术期间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受到外科手术、麻醉类型、原发病以及患者个人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正确的尿潴留处理方法会导致膀胱的过度膨胀、尿道感染以及导尿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排尿的生理机能和分析围手术期导致术后尿潴留的因素和对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指导.
作者:李长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1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临床路径给予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明显(P均<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乳腺漫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ILC确诊病例的切除物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20-30岁2例,31-50岁9人,50岁以上8人.光镜检查显示,癌细胞体积较小,呈核圆或者卵圆形,核仁模糊,界限清晰,粘附性差,核分裂较少,嗜酸性较多,癌细胞多呈单行串珠状或单列线状,也有围绕残留导管呈同心圆样漫润.实验室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erb大部分是阴性,ER75%-95%,PR60%-72%.结论 ILC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较多,临床病理医生加强业务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及临床处置对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雾化吸入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临床针对性的处置对策,总结经验,指导临床雾化吸入相关实践.结果 经过针对性处王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SaO2、残气容积(RV)、FEV1等方面均得到改善.结论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及护理措施,有利于阻止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使雾化吸入完整持续进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路径,探讨和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康复科此次收治的112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整体治疗以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的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以及满意度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康复科中,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方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基于功效系数的可信区间法综合评价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便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方法 应用基于功效系数的可信区间法综合评价某地2008-2011年各类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检测合格率(%)资料,评价项目包括教室黑板与前排课桌距离、课桌椅配置、后墙反射系数及教室噪音.结果 经过计算该地区2008 年——2011年的总功效系数分别为0.5791、0.4000、0.5409和0.2956,其排序为2008年>2010年> 2009年>2011年,比较各年度总功效系数变量变换值的95%CI可知两两年度教学环境卫生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排序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且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结论 总功效系数较好地利用了原始资料所提供的信息,不但比较了不同年度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的优劣,且借用可信区间法进行多重比较,为改进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树立;孙爱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主要有7大类17种,其中8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P<0.05.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等.结论 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喹诺酮类抗菌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要合理规范用药,采用科学给药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共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共73例,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对于多发伤和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等待其生命体征平稳以后,进行手术的治疗,并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经6个月至36个月的随访,在经过治疗以后存活的患者共29例,死亡的患者共1例,胸部损伤诊断延误的患者共两例.同时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颈段和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胸段脊柱的骨折更加容易合并有胸部损伤,且ISS的评分为高,本研究共有1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结论 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其创伤大多数比较重,在治疗过程中要先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步骤,应当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检查来减小漏诊情况.
作者:温松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导致急诊内科患者发生昏迷的相关因素以及临川诊治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8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诊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的主要原因,占到了全部患者的27.70%(41例),其次为有机磷中毒以及急性酒精中毒因素,分别占到了全部患者的20.27%(30例)和14.86%(22例).结论 对于发生昏迷的急诊内科患者应当在其入院后全面了解病史并进行全面的检查,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才能够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作者:周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在接受门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8例患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高血压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门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门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H型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患者血压水平和血浆Hcy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正常时间和门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门诊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后半年内H型高血压疾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H型高血压的患者在接受门诊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英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特殊故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观察仪器运行情况,根据检测结果人工比对,根据故障分析原因并采取处理方式.结果 实施跟踪观察仪器运行,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结论 在FAME仪器运行时,进行动态观察和检测结果人工比对,可避免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特殊故障造成重要影响.
作者:王富强;王新梅;秦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环使用重建钢板或普通钢板固定.后环使用重建钢板、T型钢板或骶髂螺钉固定.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tta复位标准,优良率是94.6%.结论 临床上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恢复良好.受损功能恢复快.预后好.
作者:孙跃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我院2010.3-2013.5年18例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结果 微创引流硬膜外血肿18例,17例单纯钻孔引流,治愈率94.4%.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是开瓣血肿清除术,但对患者创伤比较大,费用多.微创血肿穿刺应用,费用少,创伤小,安全可靠.缩短住院时间.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和严密观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果;薛加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故此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减轻广大妇女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此疾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口服避孕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经皮电神经刺激、腹腔镜下子宫神经部分切除术.
作者:于立杰;王祝华;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指标检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以及检测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前列地尔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于洪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