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周春红

关键词:急诊内科, 昏迷, 脑血栓, 酒精中毒, 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导致急诊内科患者发生昏迷的相关因素以及临川诊治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8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诊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的主要原因,占到了全部患者的27.70%(41例),其次为有机磷中毒以及急性酒精中毒因素,分别占到了全部患者的20.27%(30例)和14.86%(22例).结论 对于发生昏迷的急诊内科患者应当在其入院后全面了解病史并进行全面的检查,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才能够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早期应用立止血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立止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对68例ICH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早期立止血治疗和对照治疗,并进行动态CT观察,比较两组早期血肿增大发生率和病情好转率.结果 6h治疗组血肿增大4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24h治疗组3例,对照组5例;24h两组皆未出现血肿增大.第30天疗效评定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止血可显著降低ICH患者早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提高ICH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韩英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卫生部门对城乡居民所做的罹患疾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我国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现状,尤其侧重疾控中心的城乡分布情况、所获得成效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对疾病预防控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小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有33例患者,对照组有32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中药和西药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结论 对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小儿患者采用中药和西药的中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世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疗的创伤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结论 护理人员在针对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计划,要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和理念,认真协调好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诊和病房监护等三个环节,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松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霉菌性阴道炎复发程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共收治的80例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针对患者停药后的第三天和第三个月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听从医生的叮嘱服药,停药第三天后,有7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有效症状;停药三个月后,全部患者无复发现象.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敖琼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胃镜检查中效果观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胃镜检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往往受到胃分泌物、大量粘液泡沫影响,使检查视野不清,操作不便,影响诊断准确率,延长检查时间.合理掌握口服消泡剂的时间,可以使消泡效果显著,检查视野清晰,使内镜直视检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丽萍;林学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概况

    目的 对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进行综述,为创新新药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从制剂配伍及每味药材的用药特点对目前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合理.

    作者:王景;王帆;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5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针对骨科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米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耻骨上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

    目的 评价耻骨上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7岁以下婴幼儿在氯胺酮复合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行耻骨上横切口手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7岁以下的患儿,小年龄6月,大年龄7岁.86例为可复性斜疝,8例为嵌顿性斜疝,本组94例均为耻骨上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术后无复发.结论 耻骨上小横切口是治疗耍幼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学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桦树茸中有效成分国内外研究进展

    桦树茸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树茸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应加大对其研究力度.笔者综述了桦树茸化学成分并展望了桦树茸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树茸资源,满足人们对桦树茸的需求.

    作者:车环宇;刘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6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产用传统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眼压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泉;杨恪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临床检验上分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目的 从临床检验上分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25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0例患者中有1040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药物,使用率约为83%.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在外科与内科中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身为医护人员,要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医生与护士的第一要务是减轻患者伤痛,保持细菌对抗生素亚欧苏的敏感程度,合理进行药物配伍,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刘辉;王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抗生素在骨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抗生素在骨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60例骨科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头孢硫脒治疗.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试验组:痊愈患者60例,占75.0%;有效患者16例,占20.0%;无效患者4例,占5.0%;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患者40例,占50.0%;有效患者20例,占25.0%;无效患者20例,占25.0%;治疗有效率为75.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1.5)d明显低于对照组(12.0±2.0)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清除葡萄球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成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且神志清楚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康复组35例,对照组按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除了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在发病后4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按肌力评价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一次.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患者的肌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出血患者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侯霞英;柴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3-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药物剂型、药物质量以及人为给药方式等几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反应主要以皮肤过敏、全身受损以及呼吸系统损伤为主.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结论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后果比较严重,及时检测制剂治疗并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保证更多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闫宗敬;谭增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中危机管理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保健营养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6例急诊患者作为参考组,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并采取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病历书写合格率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参考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病例书写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病人80例,随机将病人分成两个研究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40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空腹血糖水平、认识能力.结果 实验组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都低于对照组,并且病人认知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都由于对照组病人,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性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病人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措施进行精心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生活能力、提高认知能力,还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姚含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建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耐多药患者解除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所耐多药结核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4-58岁.心理特征:焦虑、恐惧、抑郁、害怕孤独,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染途径,产生耐药的原因,告诉患者目前国内耐药结核菌常用的药物,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饮食上调节、消毒、隔离方法等.

    作者:李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用药物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轻微粘连的疗效

    目的 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轻微粘连.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位置,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将装有药液(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糜蛋白酶4000单位,加注射用水至20毫升)的20毫升注射器接于宫颈导管上,缓慢推注液体.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0例榆卵管通畅,有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有10例输卵管阻塞.对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在行两次输卵管通液术后,有28例输卵管完全通畅并妊娠,有2例无效.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糜蛋白酶可有效治疗榆卵管轻微粘连.

    作者:邹文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0例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共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共73例,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对于多发伤和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等待其生命体征平稳以后,进行手术的治疗,并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经6个月至36个月的随访,在经过治疗以后存活的患者共29例,死亡的患者共1例,胸部损伤诊断延误的患者共两例.同时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颈段和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胸段脊柱的骨折更加容易合并有胸部损伤,且ISS的评分为高,本研究共有1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结论 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其创伤大多数比较重,在治疗过程中要先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步骤,应当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检查来减小漏诊情况.

    作者:温松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