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海霞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如何预防以及护理因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5%.结论 对乳腺癌放疗患者进行全面的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皮肤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海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路径,探讨和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康复科此次收治的112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整体治疗以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的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以及满意度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康复科中,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方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B超在宫外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7例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阴道彩色B超与腹部彩色B超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2%;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7.61%.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B超在宫外孕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患者易接受,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穆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胃肠道术后对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葡萄糖和电解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空腹血糖分别增高(4.98±2.75) mmol/L、(2.04±2.15) mmol/L,同时试验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术后,对患者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陶凯;孙雪良;胡晓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将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为膀胱破裂,3例患者为肠破裂,6例患者为肾损伤,1例患者为胰腺损伤,9例患者为脾脏损伤,11例患者为肝损伤;这些患者的声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实质性脏器内的回声不均匀,包膜不具备连续性,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盆腔积液.结论 在对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检测可以对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手术方案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在对外伤引发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柳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相关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我院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总结其在工作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危害情况,同时对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从2011年——2013年1月间有43例有过职业暴露史,37.2%为采血针头刺伤,22.1%为标本管裂划伤,10.5%为仪器针头刺伤,30.2为体液、血液污染粘膜、皮肤.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检验人员出现污染进而发生感染现象,出现多种职业暴露事件.结论 检验科人员在工作期间均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不但会对其个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同时也会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源头.因此,要加强检验科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制定安全有效地防护措施,维护医疗安全,这也是医务人员应该担当的责任.
作者:殷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我区2001-2010年两纲妇幼卫生主要指标终期评估.方法 按照2001年——2010年目标要求对我区10年来落实“两纲”主要卫生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共计21项,其中达到两纲要求的有17项,3项未达标的为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妇女病普查率.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肾移植后的感染成为术后常见的病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通过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年龄,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进行阐述,加深临床护理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认识,达到有效控制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降低其病死率,以提高肾移植术后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倩;王素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原因,讨论可行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并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急诊收治的326例儿童意外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的意外伤害类型跌伤、交通事故、溺水/窒息、烧/烫伤等,其中以3-7岁的儿童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结论 儿童意外伤害宜以预防为主,采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医疗辅助、社会协助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作者:王业平;蔡国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妇D-二聚体与凝血三项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80例临床孕妇为观察组和同期80例健康非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D-D含量、PT和APTT以及FIB含量分别为(388.5±214.5)、(10.2±0.6)、(26.6±2.5)、(3.3±0.5),对照组D-D含量、PT和APTT以及FIB含量分别为(144.6±44.8)、(12.6±0.7)、(32.4±2.7)、(2.6±0.3).观察组PT和APTT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FIB和D-D含量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产孕妇的经常呈现高凝状态,应加强临产产妇的凝血指标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的处理,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冯海杰;崔殿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温馨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一年来接受胃镜检查的621例患者实施温馨护理.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接受并配合医生做胃镜检查,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插管所引起的不适反应,患者满意率达到98%.结论 实施温馨护理,很好体现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上消化道疾病顺利诊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殿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论文为观察了解中药黄连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分布,有效的对其药用部位进行质量评价,首先对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以中药黄连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对黄连饮片进行检测.继而分析了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数据,分析发现黄连饮片不同组织部位的光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药黄连饮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木质部中含量高、其次是髓部、皮层中的含量低,这些数据都可以为入药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中,抢救脱险11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20-60min是有效的抢救时间.结论 使用针对性、连续性及预见性方法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闭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因腰间盘突出症入院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本次实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情况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JOA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5%,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无差别(P>0.05),治疗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症状恢复较好,神经功能改善乐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耀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研究,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方法的研究,观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有71例患者护理显效20例患者护理无效,3例患者护理无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减轻病痛,使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提高.
作者:邵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第一掌骨基底粉碎骨折,用一般方法治疗困难的情况.方法 超腕关节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外固定架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李广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产科优质护理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产科中选取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再对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察组产妇的抑郁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使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所有工作,还能够让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具有很好的康复效果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慧琴;符萍;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 4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70 μg/ml臭氧5-15ml,CT穿刺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60μ g/rnl臭氧0-5ml.方法 60例患者按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的质量差异.结果 CT引导椎间盘穿刺全部成功.当扫描mA值由200减至50时,CTDIw和DLP仅为常规剂量的25%,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采用50mA低剂量CT扫描,不仅可以成功引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能使患者的辐射剂量明显减少.48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8例(37.5%),良28例(58.3%),差2例(4.2%),优良率95.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臭氧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颈肩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近年来,用臭氧治疗椎间盘在欧洲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内这项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臭氧对腰椎间盘治疗已有较多文献报道,而臭氧对颈椎间盘治疗少见报道.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臭氧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技术,近年来在治疗椎间盘的方法中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我院开展了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现已经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此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对断指再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31例(54指)进行术后精心护理,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31例(54指)均行断指再植手术,终成活率90.74%;经过4-24个月的随访,显示成活手指中除5指出现部分功能障碍外,其他47指各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满意.结论 断肢再植术后采取精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促进断指各项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颖;温瑞红;王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CRF)3-5期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法对13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评定营养风险,同时检测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价营养状态及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139例中存在营养风险81例,占58.27%.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营养支持81例,占58.27%;无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23例,占16.55%.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87%.结论 NRS2002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营养风险筛选可行.结合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筛查营养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营养师定期对CRF患者饮食物的摄入、热能供给量及相应营养指标评价与跟踪凸显重要.可起到降低营养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