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97例临床分析

张金花

关键词:宫腔镜, 绝经后子宫出血, 诊治, 分析
摘要: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定义为妇女到更年期开始绝经,但1年后又表现为阴道流血的症状,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子宫内膜癌的可能[1],这也是有些老年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常见原因.因为此病的发病原因较多,采用B超或诊断性刮宫对此病难以确诊.这几年我院通过宫腔镜检查查找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相关病因,然后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总结如下可见: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防治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出现院内感染36例,感染率5.05%.男婴21例,女婴15例;出生时间长28天,短15分钟;早产儿22例,极低体重儿19例;出现院内感染的36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是(21.32±2.31)天,血行感染6例,肺炎11例.尿路感染12例,脐炎2例,结膜炎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9例,革兰阳性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4例.死亡1例,死亡率2.78%,其他院内感染患儿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点防控区域,对高危因素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伍崇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颈癌普查中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0例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的一般资料,所有受检者行常规妇检后进行宫颈刷片,均采用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将每份样本制作为2张细胞薄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 DNA染色,巴氏染色由细胞学临床医师进行常规细胞学病理诊断,Feulgen DNA染色则应用全自动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进行自动诊断.观察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病理结果及标本满意率.结果 3450例患者中DNA倍体定量分析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为55例,诊断阳性率为1.59%,其中30例患者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25例患者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巴氏染色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9例,诊断阳性率为0.84%.两种检测方法比较,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巴氏染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癌普查中应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质量,为临床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给予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也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树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与保健

    目前世界逐渐步入老龄化,脑出血已成为一较为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对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及保健对于此类病人的康复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正畸弓丝的规范应用

    规范、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正畸弓丝,准确、严格制作弓丝,科学合理地分配弓丝在不同牙位的作用力,保持弓丝形态的稳定性是正畸治疗的重点.

    作者:潘向东;潘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论分级护理制度的问题与措施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医院分级护理制度进行原则分析与现状分析;接着指出了其中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说明了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对于我国分级护理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机能学实验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作者:黄念芳;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技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对患者疼痛反应、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拔针,对照组采取传统按压法拔针.比较拔针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与传统按压法相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出血的发生(P<0.05).

    作者:段焕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32例疗效观察

    目前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以西医镇痛和止痛为主,采用西医治疗的缺点是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后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们共对13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了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闫明杰;陈永霞;王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重要性的浅见

    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疗效,而且要观察、预防、处理防止可能或潜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首先必须对某药物所可能发生的ADR有明确的认识和预见,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局限,不可能对ADR的全部进行发现和认识,必须通过药物在上市后监测(PMS)即Ⅳ期临床试验,才能完成对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集中的场所,往往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现的第一现场,因此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赵寿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平阳霉素局部应用预防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2003年-2011年收治的28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结果 随访2-10年,1例再次复发,其余27例均无复发.结论 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冯军军;邱俊辉;陶平;张光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谈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该类型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1-01至2012-01于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进行系统性痛疼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TG组,将进行术后普通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OG组.对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TG组患者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大于OG组,TG组理想镇痛率率为84.29%,OG组为57.1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传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前护理门诊干预低剖宫产率的探讨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及门诊宣传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检并入院产子的产妇480例,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2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结果 对照组240例产妇中有108例剖宫产,132例自然分娩;干预组240例产妇仅有31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的产妇有209例,剖宫率分别为45%、12.92%,两组产妇剖宫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有效地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较大程度的保护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消除产妇恐惧心理,缩短产程.

    作者: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与对策,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1783例,其中新生儿窒息的患儿有52例,对其引起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中以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其次为子痫前期,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现惊厥、需要机械通气、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妊娠期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出现新生儿窒息,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尽可能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10例PCI出院患者统计分析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身障碍性疾病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和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随着PCI的规范化开展,本文就2011年2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我院共进行PCI手术的 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的结论.

    作者:王剑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内动静脉畸形应用ONYX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胶行血管内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临床应用ONYX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完全栓塞6例,栓塞80%以上4例,栓塞50%-80%6例,栓塞50%以下2例,术后出现肢体偏瘫2例,脑内出血1例,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7天左右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栓塞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新华;袁波;赵磊;夏志民;叶党华;许丽萍;谭占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的管理探讨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着服务模式的转变,而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保障中心供应的前提,人员配置和人员的培训、管理是这项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结果 胰岛素总使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核心能力培训在助产士实习生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助产士实习生中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A组;同时选择于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B组.A组护士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传统的传帮带教学培训,B组则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然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对比两组护士临床实践效果.结果 B组实习生对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测评、临床实践掌握优于A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助产士实习生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可以加强护士对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助产士实习生了解产科知识,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1月于东丰县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和B组36例),评价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消散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作者:赵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00名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地区小学生龋齿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本地区某三所小学1年级到5年级小学生500名,对龋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受检的小学生共计500名,龋齿患病人数201名,患病率是40.20%.其中男生120名,患病率是46.33%,女生81名,患病率是33.61%;在受检的500名小学生中,每日早晚按时刷牙的189名,占总人数的37.8%,龋齿患病3名,占1.59%;在受检的500名小学生中,爱吃甜食的254名,占总人数的50.80%,龋齿患病185名,占72.83%;在受检的500名小学生中,对龋齿相关知识十分了解的56名,占总人数的11.2%;比较了解的334名,占总人数的66.80%;不了解的110名,占总人数的22%.结论 目前本地区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应重点开展龋齿健康教育、卫生教育普及,让小学生养成坚持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赵云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