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唐艳红;王琼琳

关键词:复方左炔诺孕酮, 紧急, 避孕, 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左炔诺使用于紧急避孕时的临床反应并加以观察.方法 选取200例无保护性性交在72小时内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随机将这些妇女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100例,A组患者服用4片复方左炔诺孕酮,相隔12个小时后再服用复方左炔诺孕酮4片;B组患者口服1片左炔诺孕酮,间隔12小时后再口服1片.两组研究对象会被定期随访,一直到她们月经来潮为止,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其避孕效果和副作用与可接受性.结果 使用经典方法(Dixon)来计算预期的妊娠数量,两组后实际上各有1例对象妊娠,A组为83.2%的避孕效果,B组为84.2%的避孕效果,两组百分比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避孕效果上复方左炔诺孕酮和左炔诺孕酮的效果相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患者5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卫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功能,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避免患者发生疾病的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改善,也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长寿命.

    作者:司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RE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反酸、烧心和胸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其余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RE的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明显,中重度食管炎的发病率较高,但是绝大多数通过药物的治疗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肖本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观察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2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6例,予以整体护理,B组124例,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率,对两组治疗的依从性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满意率与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肝肾综合征与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满意率与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临床并发症,并且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出院后在生活方式上的健康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予推广.

    作者:段立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如何提高手术室安全系数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涉及面广且复杂,所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系数,本文从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环境的管理、药物的安全管理、防异物遗留、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提高意外应急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卢丽玲;卢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介入手术医护人员感染防护措施

    介入室护士身处高新技术密集、相对封闭紧张的环境中,由于介入导管室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介入导管室护士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防护,尤其感染防护特别重要,我院介入室是面向全医院临床科室,工作量相对较大,开通绿色通道后,由于时间限制,急诊患者血液检查未出具任何结果,直接由救护车或急诊科进入导管室,医护人员须在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同时医护人员被盲目感染的机率增加.因此,我科进行急诊手术在感染自我防护方面重点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李萍;徐冬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重要性的浅见

    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疗效,而且要观察、预防、处理防止可能或潜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首先必须对某药物所可能发生的ADR有明确的认识和预见,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局限,不可能对ADR的全部进行发现和认识,必须通过药物在上市后监测(PMS)即Ⅳ期临床试验,才能完成对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集中的场所,往往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现的第一现场,因此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赵寿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呼吸内科疾病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常因为着凉等因素导致小儿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本文就其在预防母乳喂养、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身体锻炼、保持卫生、避免公共感染以及按时接种疫苗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程雪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五黄顺气解毒汤治疗45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在临床中运用五黄顺气解毒汤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抽选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自拟的中药方五黄顺气解毒汤,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比对.结果 观察组疗效以及转归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五黄顺气解毒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为应用.

    作者:古力扎·库尔班;热阳古丽·沙塔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我院本年度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特点及概率,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手段.方法 通过对我院本年度共计输注血液制品6359人/次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记录.结果 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1%,处于较低水平,不良反应概率高见于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发生率为77%;输注血浆者不良反应多数为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者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多见,发生率为74%.结论 加强对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够有效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投诉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投诉原因及具体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监护室发生的护理投诉30例,分析投诉原因.结果 通过对30例护理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具体投诉原因有五点:心理护理因素、责任心因素、文件书写因素、业务技术因素、经验与协调因素,具体防范措施有: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全心为患者服务、认真做好记录,强化护理人员法律观念、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操作技术、经常进行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的培训,减少护士与患者发生纠纷的几率.结论 由于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不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如果素质与专业知识等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就容易导致患者的许多不满,容易发生投诉事件.目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逐步向人文化方向发展,以患者为本,从患者的心理出发,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的护理,同时还需要积极提高业务水平与自身修养,以应对不同的患者,减少医疗投诉率,使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王飞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与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分析老年人以及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比较,以此来提高对自发性气胸的认识.方法 选取90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患者和86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误诊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青年组,特发性气胸青年组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冯明海;商圣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防治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出现院内感染36例,感染率5.05%.男婴21例,女婴15例;出生时间长28天,短15分钟;早产儿22例,极低体重儿19例;出现院内感染的36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是(21.32±2.31)天,血行感染6例,肺炎11例.尿路感染12例,脐炎2例,结膜炎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9例,革兰阳性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4例.死亡1例,死亡率2.78%,其他院内感染患儿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点防控区域,对高危因素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伍崇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指的是为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提供合适的外界生长环境、营养丰富的饮食,并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干预,以促进儿童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情感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能达到健康良好的状态.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现将在本文就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作者:胡林春;刘雁飞;王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统计发现,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P<0.05);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 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潘晓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泸西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1年泸西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现住址统计报告的泸西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泸西县2011年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86例,报告发病率为345.89/十万,重症病例38例,死亡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1030例),5月为发病高峰(553例),7月后病例数明显下降;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0-4岁(1091例),占全部病例的78.72%,其中以1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多.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发病人群,开展手足口发病因素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有效控制疫情的防控措施.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4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入住我院的496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发病率、肌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通过治疗496例患者中,267例患者成功施行子宫肌瘤剥除术;92例患者改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子宫腺肌症77例,子宫肌瘤15例);130例患者进行全子宫切除术;7例患者因术中探查发现为子宫腺肌瘤,无法剥除.结论 子宫肌瘤一旦确诊,医护人员则应根据患者的肌瘤的生长的大小、部位等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征求患者同意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孙跃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与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宫颈活检组织学两种方法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正确应用.方法 对635例宫颈疾病患者行TCT检查,对ASC-US以上病变和细胞学检查为炎症反应性改变的468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 TCT与组织学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在细胞学诊断、炎症反应性改变的级别越高,临床价值越大.细胞学以LSIL以上病变为阳性诊断,阳性率为12.44%(79/635);组织学以CIN I以上病变为阳性诊断,阳性率为l7.32%(110/63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组织学检查与TCT检查各具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经济状况,合理选择、有效结合,以提高宫颈疾病检出率,降低误诊率、漏诊率.

    作者:肖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护理干预的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排痰指导、呼吸训练和家庭氧疗、中医药保健等方面进行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症状、肺功能较干预前显著好转,且1年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清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它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除进行临床治疗外,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