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徐冬红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植入术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立意取样法及自行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阐述AMI支架植入术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 AMI支架植入术患者心理体验呈现4个主题:①AMI发生时的心理体验;②植入支架后的心理状况;③缺乏术后康复相关知识;④对今后生活积极的态度.结论 重视AMI支架植入术患者心理体验,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保障.
作者:郭春棉;唐冲;杨秦;马新秀;吴夕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收集到的58例ADR,分析药物使用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金英;芦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 对2003年-2011年收治的28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结果 随访2-10年,1例再次复发,其余27例均无复发.结论 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冯军军;邱俊辉;陶平;张光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高血压前期不同血压水平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58例,并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将患者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为标准分成1级、2级、3级三组.经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法对颈总动脉自内膜内表面至中膜外表面的厚度动脉内径进行测量,并观察颈动脉斑块.结果 经比较发现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高,且(P<0.05).且同血压分期成正比.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较正常组高,且(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会发生显著增加,并且同血压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值得注意.
作者:谢毅;肖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尿毒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皮肤瘙痒症状发生率又随之升高[1].瘙痒使患者难忍,烦躁不安,辗转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抑郁,甚有自杀倾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由此降低.笔者结合结肠透析的原理,采用临床口服降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疗效较肯定的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低频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进行如下简要概述:
作者:高建民;李君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结果与手工法检测结果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探讨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对比500份尿标本的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手工法检测结果,总结分析两者的差异素.结果 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测定尿蛋白和隐血的阳性率高于手工法的但白细胞的阳性率低于与手工法测得,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而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胆原及尿糖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尿液自动化检测仪检测敏感性较高,适合作为尿常规检查和筛选法,但尿白细胞、红细胞确证试验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利用尿液自动化检测仪对尿液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作者:曹传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15例.本治疗方案研究应用银杏酮酯滴丸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结果 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65%.结论 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缺血心电图疗效较好.
作者:任爱平;申慧;袁瑞林;韩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捏脊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指导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近5年的112名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采用捏脊方法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加以总结.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好于B组患者,有效率高于B组患者.结论 采用捏脊方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患者经过治疗后,进食量和体重明显增加,有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前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以西医镇痛和止痛为主,采用西医治疗的缺点是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后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们共对13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了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闫明杰;陈永霞;王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以及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比较,以此来提高对自发性气胸的认识.方法 选取90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患者和86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误诊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青年组,特发性气胸青年组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冯明海;商圣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富宁县是云南省文山州的边境县之一,为了解富宁县性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富宁县2007-2011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刘兰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高复发率仍是目前临床上的棘手问题.CO2激光是一种去除疣体的有效治疗方法,缺点是单纯激光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我们对CO2激光治疗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8周同时口服香菇菌多糖片治疗CA进行了观察,疗效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勇;王凯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精神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常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等严重意外事件,夏玉莲[2]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55例精神病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中,发现精神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依次为;自杀自伤、32例(58.2%),冲动伤人16例(29.1%),外出潜逃7例(12.7%)因此做好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对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罗玲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50例,上述患者均给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消失,术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史寿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8例,结合临床各项检测分析各病原在引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病原促发哮喘的机制与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有多种,其中病原微生物、变应原、空气污染物是主要疾病促发因素,在58例患儿中占比分别达到53.44%、20.68%和17.24%.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析,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防治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途径,能积极延缓哮喘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杜惠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方法 对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回顾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37例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病例(男23例,女14例),临床分析导致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术后过早负重、劳动、骨质疏松、内固定物选择不合适、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未及时植骨、感染、金属过敏等.结论 术中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合理使用内固定物,及时植骨、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健康教育、早期合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诊随访是预防内固定物失效的根本措施,内固定物失效后选择合适的翻修内固定方法予以改进治疗.
作者:于洪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病案信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病案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不仅可以作为医院质量检查与各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评定、考核的依据,而且还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对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定量分析(CMIA)与酶联免疫定性分析(ELISA)检测乙肝病毒五项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率对比.方法 对110例乙肝病毒血清五项(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定量的CM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进行检测,并将HBsAg定值参比血清做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用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判断.结果 CMIA法对HBV-M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CMIA法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结论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作者:苏青;邹艳玲;范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6例,其中剖宫产28例,阴道产18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一定程度低于阴道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指征为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的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合并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是较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W组)和对照组66例(A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W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90.0%,明显高于A组的54.5%和81.8%;W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0%高于A组的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心电图显效率为66.7%,与A组的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林学莉;李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