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棉;唐冲;杨秦;马新秀;吴夕霞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①持续气道湿化;②加强胸部体疗后吸痰;③增加口腔护理次数;④规范吸痰顺序;⑤使用鼻空肠管鼻饲;⑥加强环境卫生.比较两组病例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25例发生肺部感染.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贻芳;林容;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观察脑梗塞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病患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73.5%;对照组3例死亡,总有效率为41.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使用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肢体功能,不良反应少,后遗症低,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韩德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胸痛患者心电图(ECG)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在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38例30岁以上的胸痛患者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 筛选出异常心电图263例,发生率77.81%,其中男性152例,占57.79%,女性111例占42.2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按10年一个年龄组划分,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居首位,占26.33%,其次是心律失常.结论 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存在年龄差异,方便快捷的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心脏性疼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高危疾病的救治赢得时间.
作者:陈黎平;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助产士实习生中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A组;同时选择于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B组.A组护士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传统的传帮带教学培训,B组则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然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对比两组护士临床实践效果.结果 B组实习生对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测评、临床实践掌握优于A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助产士实习生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可以加强护士对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助产士实习生了解产科知识,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置换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13例血浆置换疗法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降低血浆置换疗法中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置换疗法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50例,上述患者均给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消失,术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史寿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该类型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1-01至2012-01于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进行系统性痛疼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TG组,将进行术后普通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OG组.对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TG组患者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大于OG组,TG组理想镇痛率率为84.29%,OG组为57.1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传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柱层析法和乙醇提取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对食品中的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取纯.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HP-5 25m×0.32mm×0.17um柱温160℃,进样口、检测器温度250℃,柱流量:2.0mL/min.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差小于2.5%,回收率在88-104%之间,检出限在0.04-1.35μg/mL之间,且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 说明两种方法可以相互代替.
作者:钟伟燕;李行方;徐小作;刘祖强;李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检验科是检验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的实验室.而患者的各类标本又是各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在每天的工作中检验人员都要密切接触这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标本,其严重威胁着检验科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因此获得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工作中个人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头等大事.
作者:陈江南;张晓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今我国各级医院均在大量发展整体护理措施,以对患者进行更好护理服务.此护理服务强调对患者进行各项知识的宣教工作,让其对整个治疗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在治疗中给予大的配合,增加治疗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效果理想,为临床护理整体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发展此项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扩大医院的影响力.
作者:甘政艳;倪凤霞;陈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病案信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病案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不仅可以作为医院质量检查与各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评定、考核的依据,而且还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对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脑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随处可见,昏迷患者需要的护理工作也很复杂和多样化.由于患者昏迷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无法通畅,此时的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就显得尤为重要.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切开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的一种手术;同时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便于能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可有效的减少呼吸道所受的阻力,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及时清除.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与指导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差异.方法 就本院治疗的160例男性及14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脑卒中病史、吸烟等冠心病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两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高脂血症、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脑卒中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是男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则是女性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男女不同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方案.
作者:邹云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其重要性临床表现有胎动减少、胎心率的变化及胎粪的排出.及早发现和治疗胎儿窘迫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改善新生儿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龙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富宁县是云南省文山州的边境县之一,为了解富宁县性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富宁县2007-2011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刘兰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国际公认较好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1],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为主,同时保持关节稳定,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肢体等长,恢复运动功能和减少残疾等.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隆平霞;陈洁;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晕厥[1]是一过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T-LOC),以发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可完全自行恢复等为特点.我部收集了2008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校学员体能考核中出现的晕厥病例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巍;刘姝婷;杨昊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院输血科是一个新兴的科室,近几年来,输血医学迅速发展并已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但由于有关的临床安全输血的知识还没有普及,临床安全输血的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突出,再加上个别医院输血科成立时间短,有的地方输血科仍挂靠检验科,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的需要.
作者:玛依拉;古丽米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予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血管彩超,观察疗效.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内膜斑块无明显增大,血流速较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内膜斑块,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进展,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性及下肢截肢的风险性.
作者:章法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产期慢性缺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增生,临床以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的一种慢性高原病,我科开展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先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青桃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