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分析

包维

关键词:超声, 诊断, 肝外梗阻性黄疸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在我院经手术术中所见、术后病理证实为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对比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结果 肝外梗阻性黄疸68例患者的定性诊断中,手术证实结石共37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94.5%;肿瘤性病变共24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炎症性病变共7例,超声符合率为78%.对于定位诊断超声与手术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伤科接骨片内服外用法治疗在脑外伤后综合征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总结,探讨伤科接骨片内服与外治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病例30例.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有显著效果.结论 伤科接骨片合西药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好方案.

    作者:吴向阳;秦新荣;高永珍;袁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32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324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24例患者中痊愈58例(7.90%),有效241例(74.38%),无效25例(7.72%),其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28%.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较好,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殷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和Ⅱ组,I组进行常规护理,Ⅱ组则在I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为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均对其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Ⅱ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与I组相比,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7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7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都康复出院.结论 急性胰腺炎在护理以对症护理为主,及时发现和护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吴丹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对肿瘤的性质以及化学发光检测肿瘤标志物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化学发光检测肿瘤标志物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个阶段都存在影响因素.结论 标本的采集、标本的保存、试剂、生理因素、钩状效应、嗜异性抗体等都会对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吴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效果较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随机将9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2例,分别采用气道内间断湿化法、超声雾化吸入法、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湿化法,从观察患者的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刺激性咳嗽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效果佳,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气道湿化效果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急诊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于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4.73%(36/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措施,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8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间隙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局部治疗方法,以患者恢复情况为疗效标准,观察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治愈率(65.12%)远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治愈率(28.57%),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7.7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66.66%).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方法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显著,治愈率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焱;王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长托宁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阿托品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达到正常值60%的时间以及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液中胆碱酯酶活力迅速达到正常值的60%,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谈供应室成本控制对医院整体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医院供应室的成本是否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各临床科室的成本控制,而且影响医院成本控制.但影响中心供应室成本控制的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1],因灭菌医疗用品的完成都要经过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能影响中心供应室成本控制,故本研究于2007年12月对这些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消耗费用进行综合性调查分析,找出相应干预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干预提供依据,现汇报影响因素及对策如下.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儿窘迫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其重要性临床表现有胎动减少、胎心率的变化及胎粪的排出.及早发现和治疗胎儿窘迫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改善新生儿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龙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共收治COPD合并气胸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本组30例一经确诊,即行胸腔引流排气.经3-5次胸穿排气法复张者15例,经肋间插管闭式引流肺复张15例,其中胸腔注射粘连剂者6例,平均胸腔置管时间为l0.7天,死亡2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及早检查确诊,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置,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崔建东;张清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阴道超声诊断120例葡萄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葡萄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11月我院120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通过清宫和病理证实,观察葡萄胎的超声特点以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113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率为94.17%,侵蚀性葡萄胎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肌层病灶区域内呈现不规则的蜂窝状液性暗区,在内囊腔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宫旁转移灶内为杂乱不均匀的低回声包块伴圆形,血流均异常丰富,条形液性暗区,同时可见到五彩血流信号,初次确诊时动脉阻力指数增大,部分可记录到动静脉瘘谱.部分葡萄胎表现为子宫略大或者小于孕周.结论 经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葡萄胎的诊断有很多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7例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等,进一步认识此病.方法 使用临床上常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37例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特发性介质性肺炎具有进行性呼吸困难、Velcro啰音、干咳及杵状指的典型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发现,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小结节样、弥漫网状、磨玻璃样、纤维条样及蜂窝样改变,其中又以片状的改变为主.结论 胸部的HRCT检查对早期诊断小儿特发性介质性肺炎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李云峰;范宣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iebetic h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患糖尿病者致死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210例(378眼)诊断为Ⅲ-Ⅳ期D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激光光凝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1-2周及1-2月时随访患者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并在激光治疗第3个月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1-2周后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2月后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水肿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月FFA显示新生血管消退和无灌注区激光覆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缩短DR激光治疗后的恢复时间,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值得借鉴.

    作者:孟凡东;王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9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氟尿嘧啶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毒唑治疗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2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6.358,P<0.01).②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2%;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0.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2.446,P<0.01).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理想,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进行诊断的CT表现与相关病理特征.方法 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与三期扫描的方式,分别将扫描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秒,门脉期75秒,延迟期为5分钟.对于增强扫描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ml/kg,注射速率为2.5ml/s.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而门静脉期则有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三期扫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小肝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供与其他临床特点,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福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浅析

    目的 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促进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收集的10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整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8例中报告分析显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滥用以及药物的错误使用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促进广大患儿的健康成长,医疗部门应该加强药品检测工作,推进对儿科药学的研究,加强对患儿的关注,提高家长安全用药意识.以此为儿童用药提供-个合理、安全、有效的平台.

    作者:朱绍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沐浴室洗手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新生儿沐浴前及两种不同洗手方法后手部细菌杀灭情况的观察.找出新生儿连续沐浴时能有效减少感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护理人员效率的洗手方法.

    作者:刘久蓉;韦章平;车慰;刘茜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