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观察

王焱;王青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间隙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局部治疗方法,以患者恢复情况为疗效标准,观察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治愈率(65.12%)远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治愈率(28.57%),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7.7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66.66%).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方法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显著,治愈率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9例疗效分析

    目的 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9例疗效分析.方法 分析89例乳腺囊性增生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结果 治疗89例中,临床手术过程顺利,85例术后5-7天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随访1至3年无再发或复发.结论 采用该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护理

    目的 探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及新造医院近几年来患有重度混合痔的患者,共136例,并对136例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治疗重度混合痔治疗,针对治疗特点及术后康复要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即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护理;待患者出院以后,进行定期的随访.结果 术后经12个月随访,136例患者术后无出现复发.结论 针对治疗特点及术后护理要求所采取的上述护理措施是重度混合痔患者使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少仪;原月霜;庞彩兰;梁转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置换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13例血浆置换疗法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降低血浆置换疗法中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结论 良好的护理是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置换疗法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分析

    目的 对阴道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1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子宫肌瘤前来就诊的1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 经阴道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腹腔组患者对比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对肠胃的影响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阴道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具有创伤小、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患者费用的优点.

    作者:丁瑞芳;桂玉臻;丁国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6例,其中剖宫产28例,阴道产18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一定程度低于阴道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指征为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的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合并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是较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4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分布、不同时段发生不良事件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3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以给药类占第一位,护士职称人员、上午(8:00-12:00)时间段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高.结论 只有加强管理,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昏迷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病因查找和诊断的方法.方法 随即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昏迷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100例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抢救,结果脑卒中昏迷患者46例中10例好转25例稳定,1例恶化,死亡1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10例中1例好转,9例稳定,无1例恶化和死亡;急性中毒昏迷患者26例中6例好转,19例稳定,无1例恶化,1例死亡;严重创伤昏迷患者18例,2例好转,14例稳定,无1例恶化,2例死亡.总好转率为19%,稳定率为67%,恶化率为1%,死亡率为13%.结论 急诊昏迷患者中并发率较多的主要是脑卒中、低血糖昏迷、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等,作为医务人员在就诊过程中应借助相关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及时查找患者病因,缩短病因就诊时间,及时采取对应的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义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同使用方法的对比研究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作者:吴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术患者围手术期100例护理体会

    总结100例膝关节镜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出良好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文中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急诊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于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4.73%(36/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措施,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MP26在肿瘤中的研究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形成转移灶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构成的天然屏障.因此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酶的产生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MMP26在前列腺、子宫、胎盘、乳腺、卵巢、食管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研究现状;为MMP26在临床中作为生物性因素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涂梅香;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老年患者用药的社区护理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 通过对老年患者用药的社区护理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对安全用药常识的知晓率.结果 促使居民尤其是老人合理用药,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结论 通过社区护士指导老年患者正确和安全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宇新;董国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对于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入院接受治疗的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8岁之间,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进行正常的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实验组26例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外还辅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然后记录观察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26例患儿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可达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缩短小儿的病痛时间,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师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透穴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案

    马某,男,60岁,自述视物双影26天.患有:糖尿病9年.查体:T:36.3℃,P:72次/分,R:20次/分,BP:135/85mmHg.神志清,语言利,左上睑下垂,左眼外上斜视,不能内收及向下运动,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尿糖阴性.头CT未见异常.眼科会诊诊断:左动眼神经不全麻痹伴左滑车神经麻痹.

    作者:苏云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例梅毒螺旋体引发周围血细胞形态观察

    目的 观察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外周血常规及血涂片与正常健康者区别.方法 收集20例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外周血涂片观察.结果 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涂片检查可见差异.结论 提示增加血涂片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李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妇女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老年妇女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总结临床应用过腹腔镜手术的病例.对老年妇女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接收并采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利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老年女性患者合并症风险比较高,但是在注意一些问题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成功地实施手术.要求必须加强患者合并症及围术期的护理,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曹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

    作者:闫萍;徐劲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椎旁入路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位于椎间孔以外的突出,压迫同节段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病症[1].其临床少见,传统术式创伤大,影响脊柱稳定性.经椎旁入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不累及椎管,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创伤较小,同时椎间盘镜可放大术野,提高操作精确性,减少损伤风险.我科自2009年来对收治的1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施行经椎旁入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群英;罗继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鼻窦炎鼻息肉术前应用辅舒良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鼻窦炎鼻息肉术前应用辅舒良62例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6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在术前,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辅舒良喷鼻剂对鼻腔粘膜局部喷药.观察两组围术期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围术期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舒良喷鼻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鼻内局部抗炎、抗水肿药物,术前局部应用后,控制鼻窦炎鼻塞等症状,为手术提供良好手术条件,缩短术中、术后术腔干燥时间,有利于术腔的愈合,为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而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不良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不良生活习惯与人们患上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给人们提供预防脂肪性肝病的一些建议.方法 从超声波诊断脂肪性肝病的44例临床患者的调查入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脂肪性肝病与不良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都有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结论 超声显像是目前进行脂肪性肝病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前预防脂肪性肝病.

    作者:唐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