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在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陈敏;刘健

关键词:COPD, 急性期, 甲状腺激素,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究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旨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1年4月-2011年9月接收的54例COPD急性患者作为观察组,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SH、TT3、FT3、TT4和FT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期患者的TSH、TT3、FT3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而TT4和FT4较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与治疗前对比,COPD患者治疗后的TSH、TT3和FT3水平上升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期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反映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COPD病情的判断及预后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加重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1 呼吸肌瘫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应该与普鲁卡因胺联合使用,因为组合可能引起肌无力和呼吸麻痹.多粘菌素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或肌肉松弛剂合用,组合容易引起肌无力和呼吸暂停.全身麻醉药乙醚、硫贲妥钠等,琥珀胆碱、普鲁卡因胺、多粘菌素、硫酸镁等与氨基酸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乙醚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等,均可引起呼吸麻痹.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GDM)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8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早期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早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中的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新生儿低血钙、低血糖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的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GMD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对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改善新生儿预后及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28例HBV-M与HBV-DNA和ALT结果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HBV-M(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28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NV-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8.09%,ALT总升高率为25.64%.其中HbeAg+组中HBV-DNA和ALT检出率高;其次: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组中血清HBV-DNA检出率71.29%(154/216),ALT↑43.98%(95/216);HbsAg(+)、HbeAb(+)、HbcAb(+)(小三阳)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32.69%(102/312),ALT↑13.46%(42/312);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3.07%(12/52),ALT↑7.69%(4/52);HbsAg(+)、HbsAb(+)、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5%(3/4),ALT↑50%(2/4);HbsAg(+)、HbsAb(+)、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5%(1/4),ALT↑25%(1/4);HbsAg(+)、HbeAg(+)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85.71%(24/28),ALT↑53.57%(15/28);HbsAg(+)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0%(6/12),ALT↑16.67%(2/12).结论 联合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M和HBV-DNA及ALT,对乙肝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红伟;余松原;梁艺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效果较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随机将9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2例,分别采用气道内间断湿化法、超声雾化吸入法、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湿化法,从观察患者的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刺激性咳嗽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效果佳,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气道湿化效果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缩宫素引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缩宫素引产的疗效观察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300例孕妇静滴缩宫素,进行引产治疗,密切观察宫缩,以及产程进展情况,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产妇,280例自然分娩,引产成功率达到93.3%,另外5例引产失败,7例由于不能耐受阵痛,而转为剖宫产,8例由于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症状,而进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 严格按照静滴缩宫素引产的适应症,引产期间密切注意产程和宫缩情况,适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作者:韩庆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54-2治疗宫颈异常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安定、654-2用于第一产程镇痛、促进宫颈口扩张情况.方法 采用安定10mg、654-210mg分别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用药后产妇疼痛及宫口扩张情况.结果 静脉推注安定、654-2后,产妇疼痛减轻,宫颈口扩张速度加快,产程进展快.结论 安定、654-2用于第一产程能安全、可靠.起到镇痛、促进宫颈口扩张作用,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我院产科应用654-2宫颈注射可达到消除水肿、加快宫口扩张、减少难产发生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秀杰;王艳平;高明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儿窘迫宫内复苏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宫内复苏治疗胎儿窘迫的进展.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6例,其中剖宫产28例,阴道产18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一定程度低于阴道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指征为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的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合并胎窘或羊水过少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在符合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是较为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和自我调节体会

    由于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病种多而且复杂,加上流动性大等特点,给急诊科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压力.本人为一名急诊科护士,现就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种压力,浅谈自己的体会并简单提出相应自我调节方法,把职业压力和损害降到低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静脉穿刺的技巧

    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输液质量.本文针对穿刺前准备-手臂下垂、静脉血管的选择、扎止血带的技巧、非握拳式穿刺法、进针的技巧、针柄固定、拔针的技巧等操作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凤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非常重要,关系着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医护人员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给产妇和婴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所以产妇的临床护理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龙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2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肺结核及呼吸内科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着重给予排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实施排痰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兰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均为39例患者,均使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5天后比较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和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依达拉奉治疗15天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丛培刚;邵威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溶剂浮选高良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 探讨高良姜中总黄酮的溶剂浮选的操作.方法 对操作的时间、pH值等进行细致研究,以找出适合的条件进行操作.结果 溶剂浮选的佳条件是以正丁醇作为浮选溶剂,pH为1.25,浮选时间为50min,加入NaCl的量为5g和氮气流速为30ml/min.结论 与溶剂萃取相比,溶剂浮选有着较高的富集倍数,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作者:曹莉;周峰;傅海珍;曹恒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检验科职业暴露分析

    检验科是检验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的实验室.而患者的各类标本又是各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在每天的工作中检验人员都要密切接触这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标本,其严重威胁着检验科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因此获得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工作中个人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头等大事.

    作者:陈江南;张晓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已从已往的以单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处置等功能式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晓苇;翟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15例吸收延迟肺炎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

    目的 探讨吸收延迟肺炎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15例吸收延迟肺炎误诊为肺结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患者临床表现发热9例,其中高热2例,中度发热3例,低热4例,盗汗2例;痰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在4.0-10x109之间12例;PPD实验阳性7例,X线胸片病变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15例;有肺结核病史2例.结论 误诊的主要原因:吸收延迟的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胸片、血常规检查与肺结核相似,高估PPD的诊断价值.

    作者:娄素艳;温玉川;张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

    儿童营养不良在收入较低的国家有较高的发生率,为了降低儿童营养不良造成的儿童死亡问题,必须首先分析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通过对营养不良儿童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诱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胡林春;刘雁飞;王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承气汤灌肠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对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显示,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较对照组快,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弥漫性腹膜炎术后使用大承气汤灌肠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并可促进炎症的吸收.

    作者:李春雨;钟月兴;韦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临床病例5000例临床乙型肝炎者,使用酶联免疫法诊断,用舒肝宁注射液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并随机取25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乙型肝炎,使用本方案有效.

    作者:陈寅琴;邵洪青;刘芳;袁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