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贵;潘菊鲜;茅乃玲
目的 对2010年至2011年我区新生儿产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区出生新生儿2460例,按照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人工喂养组,对这二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60例新生儿中,其中2370名新生儿为健康儿,90名新生儿为发病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依次为呼吸道疾病、黄疸、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等;母乳喂养组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宾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探讨2008.10-2011.4大朗社区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及衣原体抗原快速免疫测定法对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同时测定支原体对12种抗菌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检出uu178例,Mh20例,ct24例,分别占41.5%、4.67%、5.61%混合感染率5.84%.结论 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高,且支原体整体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但所耐药药物有所改变,临床治疗男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患者均应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且必须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曾六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HBV-M(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28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NV-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8.09%,ALT总升高率为25.64%.其中HbeAg+组中HBV-DNA和ALT检出率高;其次:HbsAg(+)、HbeAg(+),HbcAb(+)(大三阳)组中血清HBV-DNA检出率71.29%(154/216),ALT↑43.98%(95/216);HbsAg(+)、HbeAb(+)、HbcAb(+)(小三阳)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32.69%(102/312),ALT↑13.46%(42/312);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3.07%(12/52),ALT↑7.69%(4/52);HbsAg(+)、HbsAb(+)、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5%(3/4),ALT↑50%(2/4);HbsAg(+)、HbsAb(+)、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5%(1/4),ALT↑25%(1/4);HbsAg(+)、HbeAg(+)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85.71%(24/28),ALT↑53.57%(15/28);HbsAg(+)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0%(6/12),ALT↑16.67%(2/12).结论 联合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M和HBV-DNA及ALT,对乙肝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红伟;余松原;梁艺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当新生儿黄疸严重时,未结合胆红素会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常引起下丘脑、大脑基底节和第四脑室处的脑细胞变性、受损及坏死导致胆红素脑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光照疗法,效果很好.光照疗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4Z,15Z-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4Z,15E-胆红素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光照时间长短根据患儿病情情况,一般光照12-24小时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在进行光照疗法时,如何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陈济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龄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疾病,此疾病现今已经成为高龄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如患者控制不好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死亡.对高龄患者的影响非常大.现今我国已经进入高龄老龄化社会,故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已经非常重视,现今我国高龄患者高血压疾病高发,约有49%的发病几率,随着年龄增长其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
作者:叶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是这次地震的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被推倒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总务科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克服困难,精心筹划,突出保障重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创造性地完成了自我保障.同时,对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医疗后勤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任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为老年人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38例(63.3%),好转19例(31.6%),死亡3例(5.0%).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P<0.05).结论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有效的综合治疗,治疗肺炎与治疗基础疾病同步,抗感染治疗与防治并发症相结合,抗菌治疗是关键.
作者:张清杰;崔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改进原来的抢救记录单,减轻急诊护士书写压力,避免重复书写,缩短书写时间,规范护理文书,保证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可应对举证责任倒置.方法 ①回顾2011年6月至12月的352份抢救病历(含医生和护士的院前、院内记录),发现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漏记重要病情资料,重复记录,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用语不规范,院前与院内交接时间衔接不紧密.②召集全科护士进行讨论,集思广益.③查阅相关文件、护理文书管理规范.经过科主任、护理部、法律顾问的审修,后设计出以选择式、填空式的表格式院前急救单、急诊抢救单.结果 通过对新、旧护理记录单使用的对比,新记录单所需记录时间较旧护理记录所需时间缩短50%,新记录单更规范,漏记情况明显减少,记录病情、处理措施更及时准确.结论 此记录单系统、全面、直观,方便使用,可减轻护士书写压力,促进护理文书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邹春梅;李海燕;赵华宇;吴小云;刘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40例(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同类型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马某,男,60岁,自述视物双影26天.患有:糖尿病9年.查体:T:36.3℃,P:72次/分,R:20次/分,BP:135/85mmHg.神志清,语言利,左上睑下垂,左眼外上斜视,不能内收及向下运动,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尿糖阴性.头CT未见异常.眼科会诊诊断:左动眼神经不全麻痹伴左滑车神经麻痹.
作者:苏云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总结健康体检超声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从中得出诊断效果.方法 针对临床的56例患者进行分析治疗,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了解小肝癌的各种临床特征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对于小肝癌要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对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健康体检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的小肝癌,为小肝癌的治疗赢得了先机.
作者:朱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酞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将7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盐酸氮卓斯汀2毫克,每日2次,空腹口服,皮损处外涂氧化锌软膏,每日二次;疗程4周.治疗组甘露聚糖酞胶囊10毫克,每日3次,餐后口服;盐酸氮卓斯汀2毫克,每日2次,空腹口服,皮损外涂氧化锌软膏,每日二次;疗程4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甘露聚糖酞胶囊治疗玫瑰糠疹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汤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加强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的积极作用,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80例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分别对护理前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护理配合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之前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率、护理配合率以及生活方式改进等方面比较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提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有积极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全面配合护理工作,对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峰青;马晓业;王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定量分析(CMIA)与酶联免疫定性分析(ELISA)检测乙肝病毒五项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率对比.方法 对110例乙肝病毒血清五项(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定量的CM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进行检测,并将HBsAg定值参比血清做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用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判断.结果 CMIA法对HBV-M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CMIA法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结论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作者:苏青;邹艳玲;范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胃疡安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同症患者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疡安治疗.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92.6%),较对照组(78.3%)高,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在各治疗时间段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胃疡安联合兰索拉唑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消除幽门螺杆菌,修复溃疡病灶部位,保护胃粘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巫米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作者:吴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围产期妊高症产妇88名,分成A、B两组,A组34名产妇为对照组,给予产妇传统护理方式;B组54名产妇为治疗组,我院医生和护士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将A、B组产妇剖腹产概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经护理,B组治疗组产妇剖腹产率低于A组对照组,自然临产率高于A组产妇,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产妇,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A组新生儿.结论 舒适护理方法对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产妇剖腹产概率低,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新生儿评分较高,护理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覃兰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遵医嘱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认知以及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知晓情况也同样较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配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古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的协同作用.方法 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的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摘取我院2010年全年7946例患者的感染统计,与2009年全年7491例患者的感染统计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感染比例为0.97%(77),2009年院内感染比例为2.18%(163),2010年明显优于200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的优化能够显著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是十分有利的.
作者:苏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搭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生化妊娠和早期临床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于经期规律,停经少于等于49天的早期孕妇,应该根据停经天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B-hCG)和阴道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组,A组为生化妊娠,B组为早期临床妊娠,C组为临床妊娠,每一组分别为500例.每组都要口服米非司酮,每天2次,每次25mg,连续口服3天,米索前列醇自研究对象服用米非司酮72小时后,开始顿服600μg,然后留院观察6小时.要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按期随访,观察每位对象的治疗结果并且自评满意度.结果 ①A、B、C组中的对象需要手术干预的分别为61例(12.2%),21例(4.2%),80例(16%),收住院的对象分别为6例(1.2%),5例(1.0%),0.这些数据均显示为治疗失败的例数;②三组研究对象头痛、头晕以及腹泻的症状发生的较少,不过呕吐、恶心和腹痛的症状发生率偏高;③A组对象有485例(97%)如期复潮,B组对象有451例(90.2%)如期复潮,C组有432例(86.4%)如期复潮;④满意度自评的情况,A组为499例(99.8%),B组为486(97.2%),C组为370例(74%).结论 米非司酮搭配伍米索前列醇来终止生化妊娠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不需要临床妊娠被确定后再进行处理,而此种方法对于早期临床妊娠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琼琳;唐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