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的协同作用

苏凤英

关键词: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的协同作用.方法 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的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摘取我院2010年全年7946例患者的感染统计,与2009年全年7491例患者的感染统计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感染比例为0.97%(77),2009年院内感染比例为2.18%(163),2010年明显优于200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的优化能够显著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已从已往的以单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处置等功能式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晓苇;翟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3%-5%,是产妇死亡的首位病因,多数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的,产科工作者应重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文章主要对此症状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翠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方法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筛选条件的58名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实验组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进行非溶栓治疗,在用药前,用药后18h,7d和21d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NDS)有无变化.结果 实验组进行UK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为10.3±2.3,较治疗前的39.5±3.4有显著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疗效(p<0.05),同时UK溶栓治疗也没有影响凝血功能.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有肯定的疗效,对凝血功能影响微小,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方法.

    作者:曾勇;张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有效护理干预,能很好控制患者的血压,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珍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控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吸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互关系,了解控烟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并对社区控烟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吸烟人群49人实施控烟措施,在控烟前后分别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及采用开放式的调查问卷,以面谈方式询问了解吸烟情况,干预观察时间为6个月.通过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对干预前后吸烟情况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吸烟数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吸烟平均水平有明显下降.干预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差异,干预后平均血浆半胱氨酸浓度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24,P<0.01),干预前、后吸烟数量与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线性相关,r=0.659和r=0.599.结论 吸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密切相关,吸烟情况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控烟措施实施后均有下降,证明本次社区控烟措施有一定效果,减少吸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保护意义.

    作者:黎泽宇;金晓连;游浪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老年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分别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30.0%)(P<0.05);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显效以上率(93.33%)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73.33%)(P<0.01).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较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好.

    作者:俞方毅;李良平;龙海波;程江鹏;许智蕾;陈家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99例,分成A、B两组,A组43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苯巴比妥药物治疗;B组56例为治疗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经治疗,B组治疗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A组,新生儿恢复较快,治愈时间少于A组,有效率相比于A组较高.结论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促进患儿较快恢复,有效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吴应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营养干预对合并糖尿病重症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营养干预对合并糖尿病重症患者血糖及营养状况、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并发糖尿病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型营养制剂组(16例)和纤维型营养制剂组(16例).普通型营养制剂组使用常规整蛋白型营养制剂.分别检测患者使用营养制剂前和使用营养制剂7天、14天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结果 两组14天内的血清白蛋白均无上升趋势,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改善,但无组间差异(p﹥0.05);普通型营养制剂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餐后有明显升高(p﹤0.05),需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纤维型营养制剂组的血糖水平则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营养支持对合并糖尿病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具有明显而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高纤维肠内营养更有利于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病人的血糖控制.

    作者:赵泳谊;刘翠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及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疾病,此疾病比较严重.争分夺秒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60例,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高清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孕产妇梅毒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P-ELISA和TPPA试验在孕产妇梅毒检测中的适应情况.对3600例样本先进行TP-ELISA检测阳性标本进行TPPA试验确证并进行TRUST试验.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29例阳性率0.81%.TP-ELISA,TPPA都为阳性28例符合率96.5%TPPA试验阳性而TRUST试验阴性7例,未检出率24.0%.结论 ELISA法可作为梅毒大量检测筛选方法,TPPA法为确证方法,而TRUST法仅应做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观察.

    作者:隋振国;张丽;徐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各种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FPG、TC、TG均有所减少,但是治疗组减少的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较西医常规治疗疗效佳.

    作者:戴晓华;高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100例脑室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Dandy's钻颅器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为72.0%,两组疗效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细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阿布来提·艾则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低频脉冲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缩肛运动,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痊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较为复杂,低频脉冲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迅;何君怡;蒋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164份粪便的标本,皆对其粪便性状进行观察,并使用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分别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164份标本中,传统单独应用一种培养方法检出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比例与联合使用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传统应用单纯一种的SS琼脂平板培养的检验结果,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肠道致病菌的检验需要,临床建议分别联合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全面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热西旦·沙吾提;吴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胶南市2011年职业健康体检贫血状况分析

    胶南市是青岛地区一个县级沿海市.胶南市疾病控制中心是胶南市唯一一家具备省级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单位.为了解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贫血状况,利用2011年1-12月份胶南市职业健康体检数据,根据性别、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年龄的不同进行分析,发现贫血状况有明显差异.现将2011年度胶南市10689名职业健康体检人员贫血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管勤世;丁顺苗;闫法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5例二至丸合丹栀逍遥丸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二至丸合丹栀逍遥丸对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的结果分析,其中35例都是门诊患者,年龄在25至40岁之间,已婚24例,未婚11例,检查确诊后接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痊愈22例,好转9例,4例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为88%.结论 使用二至丸合丹栀逍遥丸加减治疗对35例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疗效明显,较为令人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春晖;朱道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96例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并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方法和急救经验.方法 以我院口腔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96例病人的急救措施.结果 9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7例,占17.7%,单处发生骨折的有40例,占40.7%,多处骨折患者20例,占20.8%,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有9例,占9.4%.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救治,9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颌面部创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在首先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与多科协同处理创伤部位.

    作者:卢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质服务对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手术室优质服务对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室择期手术216例手术病人,外1科患者108例病人实施优质服务;外2科108例病人实施一般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很满意与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例则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优质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其效果显著,对于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玉清;吴桂芳;王芳;蒋小俊;李小庆;陶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观察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麻醉,实验组给予左布比卡因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运动阻滞时间长,大运动阻滞时间长,恢复时间快,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效果较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朱允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家庭病房治疗心房颤动30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0例患者中,年龄在60-88岁,男性20例,女性10例,男:女为1.5:1.诊断心电图均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P-R间期极不相等.急性或快速型心房颤动者均有明显的心悸、憋气、恶心、疲乏不适等症状.其中患有高血压患者20例,冠心病者22例,糖尿病患者5例,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甲亢患者2例,预激综合征1例.

    作者:胡泉生;林刚;张复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