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涛
临床护理工作是具有风险性高和复杂性的职业,护理工作和患者及家属接触密切,交流频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人们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保障护理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甚至危害病人的生命.现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我防护介绍如下:
作者:于秀芹;王波;刘洋;金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适龄儿童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将对儿童接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卫生院所辖范围免疫接种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选取另外1个人口总数、经济条件等基本相似的卫生院免疫接种适龄儿童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全年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接种延迟时间及接种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适龄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5.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接种延迟时间(3.19±1.26)天,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接种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可以加强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儿童免疫接种效果.
作者:田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口服盐酸伊托必利5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对照组25例口服多潘立酮1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经过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冯巨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开展的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例.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1].
作者:陈靖玲;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介入超声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对在职介入超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制定合理系统的进修培养计划是每一位带教医师面对的课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在介入超声进修医师的系统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伟;李开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在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的治疗与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中心于2009年4月份到2011年3月份转诊的38例来自基层医院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其长途转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心跳骤停,2例经现场抢救成功复苏,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7例患者安全抵达目的 医院继续救治,1例患者医治无效死亡,36例患者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3-26天,出院后患者皆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机械通气,并做好所需的急救措施与安全护理,能够降低转运风险,使患者安全到达目的 医疗场所.
作者:赵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作者:吴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收集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书写的143份住院病历,分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医疗质量.
作者:陈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涉及面广且复杂,所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系数,本文从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环境的管理、药物的安全管理、防异物遗留、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提高意外应急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卢丽玲;卢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浅显就老年痴呆病患家庭护理的具体现状及其意义做一概述,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侧重阐述了老年痴呆病患在家庭护理方面的详细内容及方法;同时,就老年痴呆病患护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院中的住院处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其要为所有患者办理各项住院手续,收取费用,对住院治疗的各项费用进行结算,其是接待住院患者的窗口,各项工作都应注意细节,如有差错会致使纠纷产生,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故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非常重要.规范、科学化的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另外,其工作人员的言行、素质、态度、形象在客观上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
作者:张昱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育龄妇女放置3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效果.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本服务所放置元宫220、母体乐375和TCu220宫内节育器共738例妇女进行1年随访,比较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元宫220、母体乐375和TCu220宫内节育器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1.06、3.69和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率分别为4.24、20.28和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医疗原因取出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1.06、0.92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续用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93.64、75.12和9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宫内节育器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元宫220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但临床应用要根据育龄妇女的自身情况适宜选择.
作者:贺奇霞;王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微小RNA(miRNA)为单链RNA的一种,其为非编码调控的,其的组成为21-24个核苷酸,其可对目标mRNA进行识别,其在抑制翻译、降解等过程中有很明显的表达.有一半可定位于患者的肿瘤相关的区域中[1].现今对此RNA的研究多在肠道恶性肿瘤疾病中,其和肠道的恶性肿瘤的文献报道称两者的相关性很大,表现也很突出,其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也是现今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研究之一.笔者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总结,以综述miRNA在结直肠癌的研究情况,现将近年来与大肠癌有关的miRNA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论述,总结如下.
作者:曾永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8±5.3)min,自主活动时间为(26.8±2.3)min,住院时间为(5.0±1.5)d;而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5±2.5)min,自主活动时间为(18.5±1.5)min,住院时间为(2.3±0.8)d,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相对更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4.6±0.5)ml,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2.8±0.5)ml,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更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通过腹腔镜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疗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长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2009年08月-2012年2月共接收妊娠例数为5610例,发生产后出血60例(1.07%).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出血产妇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出血产妇死亡以及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防护意识不断提高,社会需要一个强大而高效的公共卫生系统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中心办公室作为疾控中心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信息、服务全局的重要枢纽,更要进一步搞好协调配合,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作用.
作者:王世栋;荆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疗效,而且要观察、预防、处理防止可能或潜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首先必须对某药物所可能发生的ADR有明确的认识和预见,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局限,不可能对ADR的全部进行发现和认识,必须通过药物在上市后监测(PMS)即Ⅳ期临床试验,才能完成对一个新药的全面评价,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集中的场所,往往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现的第一现场,因此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赵寿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对我中心门诊4082例动物致伤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株洲市动物致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评价狂犬病预防处置效果.方法 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株洲市芦淞区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动物咬伤门诊4082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暴露后预防处置进行总结.结论 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容乐观,需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陈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计划生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生育观念、生育意愿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从单纯的控制人口逐渐转变为优生优育与健康相结合,从简单的行政管理转向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生育健康服务转变;由狭义的避孕技术服务向更广泛,更深刻的生殖保健服务迈进[1].计划生育服务内容的转变,标志着计划生育服务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表现在以往仅仅注重限制家庭婴儿的数量、规范妇女的节育避孕措施方面到现在更注重如何提高母婴健康素质,如何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作者:郭其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补益肝肾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益肝肾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补益肝肾法能够提高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