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万丽贤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2009年08月-2012年2月共接收妊娠例数为5610例,发生产后出血60例(1.07%).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出血产妇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出血产妇死亡以及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目的 糖尿病足患者不仅要了解了糖尿病足的发生机理和危险因素,还应掌握糖尿病足的日常预防和护理方法,有效预防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0年元月至2012年12月对183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单个口头宣教和举办学习班的方式向糖尿病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并对患者进行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调查.结果 6个月至一年的随访过程中,大部分患者都能坚持双足进行日常护理,除2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严重足坏疽,进行了截肢处理,14例已患足溃疡的患者在医护指导下痊愈外,其余患者均没有发生足部溃疡.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申淑文;陈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2011年6月份-2012年3月份月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2011年6月-2012年3月已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350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5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37.5%,其次为β内酰胺类,占18.8%,喹诺酮类占5.6%.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较低,少数抗菌药物的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选用药品档次较高.

    作者:王忠;谢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提高重视和加强巩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有效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依据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有细致性的专业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结果 患者能够接受心理护理,有了乐观的生活态度,达到了积极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血透的患者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赵伟;历萍;胡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和Ⅱ组,I组进行常规护理,Ⅱ组则在I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为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均对其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Ⅱ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与I组相比,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龄烧伤患者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龄烧伤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龄烧伤患者65例,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5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烧伤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进程,改善情绪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2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肺结核及呼吸内科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着重给予排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实施排痰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兰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叩背对老年患者术后排痰的护理干预影响

    叩背是临床护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基础护理手段,可预防和改善肺部并发症.现对我院116例老年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翻身、叩背促使咳嗽、排痰并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观察测定叩背前后排痰效果以及血氧饱和度增值为5±1%,P<0.05,差别有显著性,增值5%,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艳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阴道及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相关疾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和经腹部超声(TAS)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相关疾病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的门诊就诊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两种超声诊断方法进行检测诊断,同时计算五组疾病患者在早期的检出绿、诊断符合率在使用两种超声诊断方法中所占的比例.结果 子宫内膜息肉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受超声检查方式,使用探头强度及深度的影响.经阴道超声(TVS)占明显优势.

    作者:汪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期补充叶酸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孕妇叶酸缺乏可致死胎,流产,脑发育异常.多数研究也表明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是因为叶酸缺乏或叶酸代谢的先天遗传错误使DNA生物合成和甲基化循环受到干扰所致.加强孕妇叶酸的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聂庆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黄芪颗粒的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复方黄芪颗粒喷雾干燥的佳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80℃、药液相对密度1.06(60℃)时,喷雾干燥工艺生产出的喷干粉产量高.

    作者:赵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普外手术中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作用

    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和使用不同抗生素下的切口的感染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在本组的160例普外手术患者切口中发生感染的有7例,感染率为4.37%.术中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要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使用的效果,二、三联用药的感染率要远高于一联用药感染率.结论 在普外手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中,要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特征和使用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MMP26在肿瘤中的研究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离形成转移灶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构成的天然屏障.因此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酶的产生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MMP26在前列腺、子宫、胎盘、乳腺、卵巢、食管癌、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研究现状;为MMP26在临床中作为生物性因素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涂梅香;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儿窘迫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其重要性临床表现有胎动减少、胎心率的变化及胎粪的排出.及早发现和治疗胎儿窘迫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改善新生儿预后的重要环节.

    作者:龙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 对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对采集的样品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9月,区疾控中心接报:某公司有9人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经调查显示,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16日7时,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16日14时左右,迟出现症状的时间为9月16日21时30分.结论 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验,确定本事件为一起进食被VP感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李博;陈辉;袁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加强医院照片档案建设积淀医院文化底蕴

    本文从照片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入手,探讨如何通过加强照片档案建设,以达到丰富医院文化,厚重文化积淀的目的.

    作者:杨亦军;杜双龙;江敦河;张维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与中药配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合并中药汤剂对中风后焦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配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针刺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风后焦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云海;武志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同使用方法的对比研究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作者:吴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D-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标准进行,小抑菌浓度琼脂平板稀释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 37株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与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与头孢唑啉、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2.0、4.0mg/L.结论 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为了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病原菌的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室应当作D检验检测.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具体情况,再结合经验用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作者:杜娟;牛文彬;王世婷;李素娟;马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术后1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一种理想和安全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

    目的 全面分析和研究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150例.将150例病患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治疗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5℃之间,平均温度为39.3℃;对照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2℃之间,平均温度为39.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患病程大约1-3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接受中医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患的退热时间要早于对照组的病患,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发热程度,各种症状有明显好转,对治愈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病患治疗的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吕永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