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探讨

李丽蓉;潘胜军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模式, 探讨
摘要: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这门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贯穿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在设问与释问中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的方法.护理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就是<妇产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探讨旨在通过教学方式的探究,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自主中学习,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妇产科护理人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尘肺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尘肺合并肺癌感染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13例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联合用药率100%,合理用药率93.7%.结论 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诸多弊端,需加强合理治疗的管理.

    作者:詹述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为老年人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38例(63.3%),好转19例(31.6%),死亡3例(5.0%).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P<0.05).结论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有效的综合治疗,治疗肺炎与治疗基础疾病同步,抗感染治疗与防治并发症相结合,抗菌治疗是关键.

    作者:张清杰;崔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知调查及干预对策

    目的 对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认知进行探讨,并研究干预措施.方法 对100名临床医师进行认知调查,通过一系列相关干预后,再次对其进行认知调查.结果 经过一系列干预后,各临床医师对用药合理性的认知明显增加,且经过统计分析,该调查干预前后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医务科、药剂科协同感染管理科,以及细菌检验室,对医师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并认真做好检查以及制度的落实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医师对合理用药的认知,从而减少了对社会的不良危害.

    作者:栾金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分为两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的护理干预为常规临床护理干预.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抽取两阶段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比较两阶段护理质量、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阶段护理质量优于对照阶段,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阶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阶段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阶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更好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滴数过快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输液滴速过快的原因,建立恰当的对策和护理,减少输液不良反应,达到安全输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 从门诊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现场统计输液滴速过快的比例并记录原因.结果 滴速不符的患者中,滴速过快占82.4%,导致输液滴数过快的原因主要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等.结论 科室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培养、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和工作指引,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调整输液时间、输液器材等,能有效控制滴速过快的现象,保证输液质量.

    作者:张帮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派立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经验探讨

    目的 探讨派立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应用经验.方法 52例(98眼)青光眼患者,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66眼),高眼压症16例(32眼),给予派立明点眼,一日两次,分别检查用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的眼压,用药后半年、一年、三年的视野.结果 比较各时间段的回访结果,眼压、视野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患者滴用派立明有效降眼压,同时,安全性好,对同时有全身性疾病患者更为适用,是一种有效、首选率高的青光眼治疗药物.

    作者:唐桂兰;朱晓弘;刘刚;曲建梅;屈宏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课程改革研究

    目的 评估案例教学法在<内分泌与代谢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60名分为案例教学法组80人,基础教学组80人,对2组学生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和基础教学组学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比较2组学生对案例教学和基础教学组的态度,同时在教学40学时后对两组采取当堂考试掌握学生学习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持赞成态度的百分率为97.5%,且案例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基础教学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教学法效果优于基础教学法,可用于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理论课教学.

    作者:马永文;盛艳丽;冯佳庆;张玉;李菁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类黄酮化合物对PSC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类黄酮化合物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表达PSCA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计数法,考察染料木黄酮、木犀草素以及槲皮素对DU145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析三种类黄酮化合物作用DU145细胞后,PSCA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三种类黄酮化合物均能抑制DU145细胞增殖,并抑制DU145细胞表达PSCA.结论 类黄酮化合物可通过降低PSCA表达抑制DU145细胞增殖.

    作者:张强;杜宁;靖桂云;赵伟;邱洪斌;王嘉淇;张艺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论疏血通注射液对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90)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n=9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血通注射液,连续使用14天.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以及凝血指标.数据以卡方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比较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值并未呈现明显变化,治疗前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硕良;黎杰;李蕊芳;梅耐;雷红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0例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50例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良好,均治愈出院,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滕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头部音乐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部音乐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对80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观察治疗前后对HDS、MMSE积分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结论 头部音乐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成;麻虹;章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沐浴室洗手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新生儿沐浴前及两种不同洗手方法后手部细菌杀灭情况的观察.找出新生儿连续沐浴时能有效减少感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护理人员效率的洗手方法.

    作者:刘久蓉;韦章平;车慰;刘茜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片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老年患者糖尿病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78例使用瑞格列奈片15mg/d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选取对照组患者63例使用格列吡嗪控释片5mg/d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糖情况、肝肾功能、胃肠反映、过敏反映.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安全性较好.结论 切实掌握患者病情并评估药品是用性及安全性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哈斯木·沙吾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家属健康教育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产妇家属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实施后产妇的心理状态.方法 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措施,不针对患者家属给予特殊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健康教育中针对产妇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心理状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健康教育3天后、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状态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产妇分娩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吴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

    目的 全面分析和研究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150例.将150例病患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治疗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5℃之间,平均温度为39.3℃;对照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2℃之间,平均温度为39.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患病程大约1-3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接受中医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患的退热时间要早于对照组的病患,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发热程度,各种症状有明显好转,对治愈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病患治疗的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吕永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科护患沟通实践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 对内科护患沟通实践对护患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科学的沟通技巧.对这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患者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

    作者:赖光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彩超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证实的3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分为三期,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90.6%;声像图主要以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片状低回声区或结节状低回声为主,血流信号以病灶周缘较丰富,内部稀少.对于早期、中期、恢复期三期的甲状腺大小,回声,边界,形态,血流特点,周围组织情况等有所相同,三期的彩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8.8%、66.6%.结论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分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高血压为现今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此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如疾病控制不好会致使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现今我国各级医院都强调对此类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措施,以让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良好地控制疾病.从而避免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有着很重要意义.

    作者:周金辉;强丽萍;戴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实习助产士产科临床实践指引》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实习助产士的产科临床实践技能.方法 根据助产士实习大纲的计划和产科护理工作内容的要求,自行编印了<实习助产士产科临床实践指引>,统一应用于实习助产士的临床带教与实践.结果 带教老师职责明确,实习助产士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实习要求.结论 <实习助产士产科临床实践指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实习助产士的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潘露;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声带沟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声带沟为平行于声带边缘的纵向的沟样凹陷,位于声带上、下边缘的中央,延及整个或部分声带膜部,常常引起各种程度的发音困难.此病并不少见,由于受传统临床检查的限制,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被忽略,近来随着喉影像技术的提高及嗓音医学的发展,声带沟作为引起声音嘶哑的一个病理状态逐渐被认知[1],早在1892年,解剖学家Giaccmini就将此类声带描述为沟样畸形的声带.我们就声带沟的治疗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智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