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种中草药中铁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李荣宇

关键词:中草药, 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测定与分析金银花、当归、牛膝、枸杞、首乌5种中草药中铁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盐酸羟胺的还原性能与邻二氮菲的显色作用,将中草药制备中橘红色络合物,以510nm为检测波长,测定金银花、当归、牛膝、枸杞、首乌5种中草药中微量铁元素含量.结果 5种中药材中牛膝铁元素多;其次分别为首乌、当归、金银花,枸杞中微量元素铁含量少.结论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元素铁含量,操作快速、简捷,灵敏性好,为合理开发利.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也相对增多.现将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吴华英;董文琴;陈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学探析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8例,结合临床各项检测分析各病原在引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病原促发哮喘的机制与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有多种,其中病原微生物、变应原、空气污染物是主要疾病促发因素,在58例患儿中占比分别达到53.44%、20.68%和17.24%.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析,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防治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途径,能积极延缓哮喘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杜惠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军校学员体能考核中晕厥24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晕厥[1]是一过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T-LOC),以发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可完全自行恢复等为特点.我部收集了2008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校学员体能考核中出现的晕厥病例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巍;刘姝婷;杨昊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耳穴压豆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法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推广意义.方法 临床观察1级高血压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90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评价,并收集整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耳穴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可信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老年冠心病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类,总结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冠心病多发年龄在60至87岁之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有25例,其中15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11例心律失常,12例心绞痛结合心律失常,33例心肌梗死结合心力衰竭.结论 老年关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的无症状患者居多,心律失常明显、心绞痛现象不明显特征,合并症病发率高等临床特点.

    作者:陆凤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与卡托普利组各50例,分别用缬沙坦160mg/d、卡托普利75mg/d治疗4周.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缬沙坦有效率为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卡托普利有效率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可靠,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申睿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的系统护理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期间126例在本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59例,血糖控制理想率93.65%;对照组血糖控制理想48例,血糖控制理想率76.19%.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理想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2例,其中低血糖1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1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6例,其中低血糖3例,导管堵塞2例,皮肤感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9.521%.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1.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期间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崇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产科休克患者4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休克原因中,失血因素25例,胎盘早剥11例,非失血因素4例.失血因素与其它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1例,围生儿死亡1例,其它均康复出院.结论 胎儿是产科休克的病发因素,同时也对胎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故采取有效措施在前期进行积极的预防,以降低产科休克的发生率,需提高产妇的孕期保健的认识,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问题,并定期行相关孕期内检查,制定合理的分娩方式,加强产前监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命质量.

    作者:汪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富宁县2007-2011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富宁县是云南省文山州的边境县之一,为了解富宁县性病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富宁县2007-2011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刘兰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的有效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取物理与药物联合降温,对照组采取物理降温.结果 两组体温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48例,占94.1%,对照组5天内恢复正常者36例,占70.6%.在体温恢复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特别重要,应引起广大医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马丰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并超声引导行钳刮术一例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植入性胎盘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ATL HDI-3000型彩超仪及东芝SAL-38AS型B超仪,经阴道超声探查,并为患者实施超声引导行钳刮术.结果 高回声团块被齿状环钳来回夹出破碎组织后,肌层回声逐渐减弱接近于正常子宫肌层.六个月后患者超声复查显示:子宫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肌层内光点回声分布欠均,未见明显肿块回声.结论 对于年轻的、无子女的孕产妇,生命不会受到严重威胁时,应考虑保守治疗,本例患者在胎盘植入长达7天且中度贫血等条件下,能通过保守治疗加超声引导下行钳刮术成功实属少见.

    作者:陈静;周春霞;文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实施压脉带集中清洗消毒供应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压脉带集中清洗消毒供应的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建立规范的压脉带消毒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80根使用后的压脉带按不同的消毒处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根,观察组采取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包装供应的方法,对照组采取科室分散清洗消毒处理的方法.调查两组压脉带的消毒效果、临床科室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压脉带消毒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脉带实施集中清洗消毒供应,可保证消毒效果,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率,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作者:汪琪;刘晓群;杨小平;官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2009年选取本地区10所幼儿园的儿童5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0例,对照组260例,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培训,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儿童中3年内手足的发病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三年内发生手足口病病例35例,发病率为13.46%;观察组在三年内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2例,发病率为4.62%.两组患者在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2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幼儿园的儿童以及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避免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总结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妊高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2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检查结果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52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52例患者均安全分娩痊愈出院,无一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耳部瘢痕疙瘩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手术切除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压力治疗.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术后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术后进行压力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诺环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口服米诺环素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受口服米诺环素,剂量为200mg/d,连续口服5天,对照组接受维生素B胶囊.主要测量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磁共振成像(MRI)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胸部X射线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第30天及90天后的测量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接受米诺环素30天及90天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同时,90天后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未出现死亡、心肌梗死、复发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病例.结论 米诺环素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ADL能力,在脑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明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患儿加强皮肤护理和日常护理,做好院感的控制和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明显,家属能安心配合治疗.结论 有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患儿痊愈的关键.

    作者:龙琼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34例无痛人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3月到我院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468例妇女临床资料,将该468例妇女分为两组:观察A组(无痛人流)与对照B组(药物流产),每组各234例.结果 对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持续腹痛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相比药物流产效果更佳、患者舒适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但由于无痛人流术需要较高收费,存在麻醉风险,因此在临床对于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需要对其及其家属作详细讲解,根据患者自愿选择人流方式.

    作者:薛丽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422例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市周边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该病的危险因素,了解患者的分布规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对我市周边3568例农村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共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2例.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吸烟史、家族史、居住环境、粉尘接触史均增加了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结论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降低该疾病发病率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立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0例细菌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