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陆凤余

关键词:老年人, 冠心病,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分析和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老年冠心病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类,总结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冠心病多发年龄在60至87岁之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有25例,其中15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11例心律失常,12例心绞痛结合心律失常,33例心肌梗死结合心力衰竭.结论 老年关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的无症状患者居多,心律失常明显、心绞痛现象不明显特征,合并症病发率高等临床特点.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统计发现,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P<0.05);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 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潘晓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门诊伤口护理中如何与患者沟通

    门诊伤口护理是患者接受医院治疗的前站,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以及对医院的可信度.门诊患者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及地区,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及不同需要,护士凭借自身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时与患者沟通,创造一个和谐的门诊伤口护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及纠纷.现将门诊伤口护理中与患者的沟通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结核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9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只进行一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7例,进行比较综合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比,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结核病患者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着更早的康复.

    作者:莫柳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肾结石的临床体会

    泌尿系统结石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往对本病多采用手术取石法,但由于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易引发尿路粘连,狭窄或结石的复发,因此不易被患者所接受.采用中药益气补肾,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排石可起到增加尿量,促进结石的溶解,并排出体外.

    作者:夏达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

    正确分析产后出血的基本特征,掌握临床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积极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社会培养健康聪明的一代儿童.我们应该做好产妇的孕期健康检查及相关的健康指标的测试.

    作者:刘俊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讨论,指出应进一步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作者:瞿慧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康唑口服联合外用药治疗足癣疗效观察

    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足部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对足癣认识不够,未进行规范治疗,单纯给予外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故认为足癣顽固易复发[1].笔者于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采用口服氟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11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在给儿童注射预防针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经济投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使得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及时接种上国家免疫规划须接种的疫苗,从而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及儿童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帮助儿童及家长,也需要取得儿童家长的信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完成预防接种工作意义重大.从护士的角度谈一些实际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技巧.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合并包皮过长83例护理体会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对83例尖锐湿疣(CA)并包皮过长患者,用CO2激光环切包皮并行气化疣体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施他宁加普萘洛尔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施他宁加普萘洛尔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8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用施他宁(生长抑素)并鼻饲普萘洛尔.对照组18例,用垂体后叶素加普萘洛尔.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施他宁(生长抑素)加普萘洛尔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加普萘洛尔,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卢创波;周子杰;吴少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芪仙安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芪仙安肠方应用于大鼠UC(溃疡结肠炎),对其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乙醇与TNBS(3硝基苯磺酸)联合造模法首先制备溃疡结肠炎的大鼠动物模型,再对动物进行随机分组,选择ELISA方法对血清中的IL-2与IL-4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免疫组化法来检测其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结论 大鼠溃疡结肠炎应用芪仙安肠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机制同抑制其IL-2,并提高其IL-4,以及降低其κB转录的活性等关系密切.

    作者:贾丽丽;康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均为39例患者,均使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5天后比较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和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依达拉奉治疗15天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ND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丛培刚;邵威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培养实习护士需从细微着手

    本文对临床代教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根据科室特点制定详细实习计划;选择高素质的代教老师;严格要求,从细微着手;适时鼓励,增强实习护生工作自信心;教育护生要想成才首先成人;对特殊护理群体要多加关注.

    作者:李亚群;乔玉环;曲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由完全纵隔子宫右侧宫腔早孕剖宫取胎病例谈选择终止妊娠方法的重要性

    患者,女,30岁,因停经60天,人工流产术后10天于2010年6月11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年4月1日,于6月1日因停经2月来本院诊断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吸出内容物未见绒毛,做B超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右侧附件小囊肿1.0cm×0.8cm,当时考虑漏吸或宫外孕,嘱一周后复查.于6月11日复查尿HCG阳性,B超示:子宫增大7.8cm×5.6cm×5.5cm,宫腔内探及1.4cm×1.0cm孕囊,内见胎芽但未见胎心闪动,于其左侧可探及大小6.1cm×4.5cm×5.0cm的“类似”宫体声像图,纵切与宫体有界限,横切分界不清,其内见内膜回声及小圆形液区,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光团.提示双宫腔或纵隔子宫右侧孕.

    作者:张春霞;方东梅;陈志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经明确诊断的12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块缩小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β-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较单独使用西药疗效好,包块消退快.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

    目的 探讨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方法 根据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当,缺乏沟通的技巧,沟通能力差等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合理运用语言,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士素质,掌握好护患沟通的技巧,加强心理护理,充实语言交流的内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取得了患者的信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调整了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昏迷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病因查找和诊断的方法.方法 随即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昏迷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100例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抢救,结果脑卒中昏迷患者46例中10例好转25例稳定,1例恶化,死亡1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10例中1例好转,9例稳定,无1例恶化和死亡;急性中毒昏迷患者26例中6例好转,19例稳定,无1例恶化,1例死亡;严重创伤昏迷患者18例,2例好转,14例稳定,无1例恶化,2例死亡.总好转率为19%,稳定率为67%,恶化率为1%,死亡率为13%.结论 急诊昏迷患者中并发率较多的主要是脑卒中、低血糖昏迷、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等,作为医务人员在就诊过程中应借助相关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及时查找患者病因,缩短病因就诊时间,及时采取对应的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义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2011年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收集到的58例ADR,分析药物使用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金英;芦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定量与定性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定量分析(CMIA)与酶联免疫定性分析(ELISA)检测乙肝病毒五项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率对比.方法 对110例乙肝病毒血清五项(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定量的CM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进行检测,并将HBsAg定值参比血清做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用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判断.结果 CMIA法对HBV-M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CMIA法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结论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作者:苏青;邹艳玲;范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0例,对两组非昏迷患者均进行催吐,以排出胃内酒精,并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VitC、VitB6,利尿、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研究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