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给儿童注射预防针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技巧

王丽琴

关键词:儿童, 预防接种, 沟通技巧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经济投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使得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及时接种上国家免疫规划须接种的疫苗,从而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及儿童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帮助儿童及家长,也需要取得儿童家长的信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完成预防接种工作意义重大.从护士的角度谈一些实际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技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8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间隙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局部治疗方法,以患者恢复情况为疗效标准,观察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治愈率(65.12%)远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治愈率(28.57%),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7.7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66.66%).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方法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疗效显著,治愈率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焱;王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和自我调节体会

    由于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病种多而且复杂,加上流动性大等特点,给急诊科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压力.本人为一名急诊科护士,现就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种压力,浅谈自己的体会并简单提出相应自我调节方法,把职业压力和损害降到低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全身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全身型过敏性紫癜(HSP)并发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全身型HSP患儿50例并发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24h内、入院治疗后2周后分别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结果 病初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均明显增高,经积极治疗后降至正常.结论 全身型过敏性紫癜可造成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能较好地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及早发现心脏损害,为尽早治疗、减轻心肌损害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黄康;刘维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普外手术中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作用

    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和使用不同抗生素下的切口的感染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在本组的160例普外手术患者切口中发生感染的有7例,感染率为4.37%.术中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要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使用的效果,二、三联用药的感染率要远高于一联用药感染率.结论 在普外手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中,要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特征和使用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干预对提高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提高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合并有高血尿酸症的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常规药物治疗、面对面健康教育、定期听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发送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和家庭随访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全程社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水平和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痛风知识知晓率为93.33%,对照组为48.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5%,对照组为74.9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防治效果.

    作者:廖素梅;喻美贞;黎蓉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患者在进行脑出血手术前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全年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共40例,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A组和B组,每组都为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A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躯体健康评分都比进行干预前有好转,但是B组的患者情况要比A组的更好,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要比A组患者的少,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脑出血手术前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的进行,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①持续气道湿化;②加强胸部体疗后吸痰;③增加口腔护理次数;④规范吸痰顺序;⑤使用鼻空肠管鼻饲;⑥加强环境卫生.比较两组病例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25例发生肺部感染.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贻芳;林容;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影像设备课程体系调整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于此同时对医学影像设备类专业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结合生物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新型专业人才.本文作者结合教学经验,结合医学影像设备课程学习的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从三个方面调整医学影像设备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作者:刘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论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病案信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病案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不仅可以作为医院质量检查与各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评定、考核的依据,而且还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对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土霉素、冰片、珍珠末联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土霉素、冰片、珍珠末混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疗程(平均治愈时间)及费用.方法 随机选择Ⅲ、Ⅳ期压疮病人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土霉素、冰片、珍珠末以2:1:1的混合粉剂外敷,对照组使用0.1%的利凡诺溶液湿敷.对15天、25天、35天观察的疗效、疗程及费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所需的费用明显降低,三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压疮部位及创面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土霉素、冰片、珍珠末混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疗程短、价格低廉.

    作者:曾翀;陈刘庆;吴婷容;黎妙玲;安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孤立性肺空洞病变的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孤立性肺空洞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通过临床表现与病理检查证实为孤立性肺空洞病变患者共68例的CT资料,其中肺脓肿共10例,原发性肺癌共23例,转移性肺癌共5例,肺结核共24例,肺霉菌病共3例.对每一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密度、边缘与大小进行分析,并测量空洞区域的CT值变化.对比不同类型的病变其空洞壁厚度的差异与CT强化状态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不同病变的空洞壁进行分析可得,空洞壁的形态与是否内容物并无显著性差异,肺癌患者其CT显示多为偏心性空洞,且肺癌空洞壁厚度较其他病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空洞壁强化程度较其他疾病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孤立性肺空洞病变,鉴别其是否存在偏心,观察其空洞壁的增强程度,对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空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溶剂浮选高良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 探讨高良姜中总黄酮的溶剂浮选的操作.方法 对操作的时间、pH值等进行细致研究,以找出适合的条件进行操作.结果 溶剂浮选的佳条件是以正丁醇作为浮选溶剂,pH为1.25,浮选时间为50min,加入NaCl的量为5g和氮气流速为30ml/min.结论 与溶剂萃取相比,溶剂浮选有着较高的富集倍数,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作者:曹莉;周峰;傅海珍;曹恒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D-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标准进行,小抑菌浓度琼脂平板稀释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 37株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与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与头孢唑啉、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2.0、4.0mg/L.结论 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为了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病原菌的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室应当作D检验检测.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具体情况,再结合经验用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作者:杜娟;牛文彬;王世婷;李素娟;马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告知与法律务实

    1 前言护理告知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有效履行护理告知可以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对减少护患纠纷、规避护理风险、密切护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告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广大护士和管理者共同面对和解决.

    作者:姚敏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30例人群的标本,使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血液标本溶血血清中的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肌酐(Cr)、CHO、TP、TG、UA等十项生化指标值,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溶血对TBIL、DBIL、ALT、AST、CK、TP、ALB、CHO有明显影响(P<0.05),对BUN、Cr、TG、UA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机制由多种因素引起,部分影响明显.

    作者:张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笑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应

    目的 探讨产程中笑气吸入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在产程中吸入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与全程助产陪护;对照组(50例)间断吸入氧气与全程助产陪护.结论 分娩中吸入笑气可缩短产程,缓解分娩时的阵痛,产妇易配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

    作者:王桂香;田梅芹;李振霞;俞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养阴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养阴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养阴清心的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更年安片,对两组的治疗前后进行Kupperman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4%和80%;两组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养阴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杨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未产妇药物流产致输卵管阻塞不孕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未产妇药物流产引起的继发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药物流产继发性不孕症的148例患者和原发性不孕症的258例患者,运用输卵管造影法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不孕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结果 继发性不孕症的输卵管阻塞率64.2%,原发性不孕症的输卵管阻塞率为32.6%.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产妇药物流产会引起输卵管不通畅,导致不孕症的发生.必须引起未产妇的重视,不可把药物流产作为避孕的方法.

    作者:杨利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山茛菪碱对婴幼儿肺炎啰音持续存在的治疗及观察

    目的 探讨山茛菪碱对婴幼儿肺炎啰音持续存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年龄6-12个月16例,13-36个月34例,男36例,女14例.对照组年龄6-12个月20例,13-36个月30例,男32例,女18例.全部进行10天的常规治疗后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654-2),对照组仍然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啰音消失率为100%,对照组啰音消失率为48%.结论 山茛菪碱对婴幼儿肺炎啰音持续存在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海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技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对患者疼痛反应、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拔针,对照组采取传统按压法拔针.比较拔针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 采用有角度的先拔后二指按压法与传统按压法相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出血的发生(P<0.05).

    作者:段焕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