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红;王志群
本文分析了中风患者营养失衡的原因,探讨了如何评估中风患者营养失衡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般病人膳食原则和危重病人膳食原则.建议中风患者合理膳食,注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及利用,及时为中风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颖;成放群;赵媛兰;肖卓;周艺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家属,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宣传资料,口头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基本掌握了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结论 医师对脑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和SA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流产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杨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与沉默的调控以及相关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并介绍了人体摄入维生素A、B、C、D、E等对部分基因表达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肥胖与中青年糖尿病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观察来我院就诊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同时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同年龄段身体健康者120例作对照.中青年糖尿病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研究对象血液检测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及甘油三脂(TG),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组给予常规服用降糖药,符合肥胖标准者控制体重.结果 用药前糖尿病患者血清Ins较对照组值偏低(P<0.01),FBG均较对照组高(P<0.01),CHO与TG同样较对照组偏高(P<0.01);用药后Ins、FBG、CHO及TG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对照组肥胖发生率为16.7%(20/120),中青年糖尿病组药物治疗前肥胖发生率为48.3%(58/120),药物治疗后肥胖发生率则降至29/120(24.1%);而90/120(75.0%)患者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结论 肥胖是中青年糖尿病病因之一,并与其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能是糖尿病转归的决定因素之一.
作者:毛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当今世界上,白内障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种类非常之多,一般来说可将其划分为并发性,青年性,老年性,先天性和后发性等.在目前来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相关的几种特殊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①白内障术后无张力瞳孔;②毒性眼前节综合征;③虹膜松弛综合征;④囊袋收缩综合征;⑤囊袋阻滞综合征.本文就针对其产生的诊断、病因治疗及现状进行综合性的描述.
作者:农作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药物热多发于治疗后的2个月以内发生,主要集中在用药后7到21天.结论 药物热是一种有特点和规律可循的超敏反应,在用药后的2个月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刘彩霞;裴广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肺部感染的临床诊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我院肺部感染患者中挑出8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年龄差距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治疗周期为两个月,采用同样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资料性别、病程及治疗等方面皆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分析,年轻的患者治愈的概率达到88%,而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愈率为75%,在对照组中轻症肺部感染为75%,而在老年组中重症肺部患者为50%,死亡率为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部感染的临床诊疗大多数是年老的患者,大多数年轻的患者发病率比较低且容易治愈,而年老的患者病症严重而且难治愈.
作者:米尔孜艾合买提·米尔再木;古丽巴哈尔·吾麦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淑丽;吕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榆中县对出生缺陷实施人工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访观察法.结果 采取人工干预给予叶酸及斯利安的服用者致畸率明显降低.结论 出生缺陷应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及健康教育,加强孕前一围孕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宋彦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宫外孕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及经腹超声扫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5%.结论 经阴道超声扫查能提高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误诊.
作者:胡广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专科学校三年大专学生117人,其中实验组57人,采用综合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相结合.
作者:杨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探讨新辅助疗法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临床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前列腺临床癌的患者20例,均先采取新辅助治疗,然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术后并发症3例(术后3个月出现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2例,6个月出现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1例,均能自行恢复,无需特殊处理),无1例远期复发,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新辅助疗法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临床癌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复发,安全性提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瑞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212例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观察,显效137例,有效7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9%,效果满意.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包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天门市2008年-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采集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1AEFI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市报告AEFI的接种单位数仅占接种单位总数的32.26%,使用疫苗21种,9种疫苗报告了25例AEFI,报告平均发生率3.42/10万.AEFI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分别占报告总数的60.00%和40%,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率为84.00%,麻疹疫苗AEFI发生数多,占总例数的40.00%.AEFI的发生与接种针次和年龄有关,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接种疫苗针次越多,AEFI发生率越高、不良反应程度越重.结论 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不高,应掌握AEFI的发生特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对AEFI的正确认识,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陶家春;谢钧;马菲;杨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区新发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结合临床检查诊断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从确立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内容和健康教育途径入手,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和自我检测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教育.结论 新发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患者明确疾病的病因,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的信心,提升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潘新英;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的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甘利欣等保肝治疗,治疗组给予加服茵栀黄颗粒,疗程为一周,治疗结束评价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后检测1次血清总胆红素(TSB)、总胆汁酸(TBA).结果 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评价客观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确,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梦霞;张志亮;曹冬梅;杨道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以问卷方式对6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就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家长对疾病|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复发的预防及复诊等了解需求强烈,健康教育方式倾向于与护理人员一对一交谈发放科普手册、宣传栏和墙报.结论 应该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了解疾病及相关知识,掌握家庭护理知识,以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陈庆雪;许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2011年大新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大新县传染病的特征,为征订防治传染病对策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大新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结果 2011年大新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6.48/10万、12.14/10万、3.61%;甲类、丙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传染病以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为主.结论 大新县有些传染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当前大新县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为重点防治项目,要加强对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的监控力度.
作者:农洪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了GDM(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特点及其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对GDM患者的孕期、分娩期、新生儿、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使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营养均衡,胎儿发育良好,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陈艳思;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