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杨晴

关键词:综合教学,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专科学校三年大专学生117人,其中实验组57人,采用综合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相结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食品安全及预防食物中毒措施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在校就餐学生人数突飞猛进,就餐学生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春;张晓红;闹金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探讨

    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认为除了医患双方自身因素外,还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影响,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作者:吕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营口地区2011年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营口地区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方法 按照统一方案对营口地区2011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结果 营口地区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率、登记率100%,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83.12%.疫苗漏种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乙肝、卡介苗.各(市)区入托入学儿童持证率、疫苗补种率有差异.结论 多部门合作促进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补证)工作,减少可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暴发流行,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薇;王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将其设置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lgM、lgG、lgA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小于等于6岁的患儿的血清lgG、l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的患儿的血清lgG、l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6岁的患儿血清指标检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单纯性肥大的患儿血清指标检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腺样体患儿手术后的临床症状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得到改善,术后阳性症状的患儿例数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减少,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于等于6岁的,且为单纯性腺体肥大的儿童患者应尽量避免腺样体切除,而对于大于6岁的儿童患者其手术适应症可放宽条件.

    作者:柳庆君;张玲燕;蔡艳;张芸;罗刚;颜红;毛洪波;黄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后,显效有22例,有效有21例,无效有6例,其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后,显效有12例,有效有17例,无效有20例,其总有效率为5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对左心室肥厚的指标明显降低,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且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艳晖;陈香文;金卫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职业病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苯致白血病的接触时间、潜隐期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依据职业性肿瘤的诊断标准针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过程中职业史采信、接触时间、潜隐期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认为<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标准中的累计工龄计算、潜隐期的概念存在不适宜性.结论 建议对<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中工龄计算、亚急性苯致白血病诊断标准、潜隐期的概念等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作者:彭言群;王艳;官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11例.结果 本组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功能良好.结论 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是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陈德;曾祥炳;徐富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素泵激发疗法的护理与临床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心理护理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尤其对新诊断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胰岛素泵胰岛素激发疗法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组对照法对2010年十月-2011年9月收治我科的接受胰岛素激化治疗的4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结果 心理护理对胰岛素激发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人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作用.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谈对青年颈椎病的诊断及防治

    目的 深入探讨青年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表现、特点结合X线拍片检查进行诊断及预防治疗.结果 对39例青年颈椎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全面掌握颈椎病的诊断要点及发病原因,对青年颈椎病的防治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宏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盘植入至产后大出血孕产妇死亡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因孕40周无产兆,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2月15日,预产期:2010年11月22日.孕期经过顺利,20天前外院B超提示:宫内单胎、头位、晚期妊娠、羊水过多.入院查体:脉搏86次/分,血压113/67mmHg.心肺(-)腹部呈纵椭圆形隆起,触腹壁无明显宫缩.

    作者:吴朝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规范导诊岗前交班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形象

    导诊是医院服务的窗口,是医院服务质量、信誉、精神风貌的形象代言人,导诊护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水平和信誉,而导诊的岗前交班是对外展示医院直接的一种方式,规范化、系统化的岗前交班仪式能提高护士素质的同时也能让就诊的患者耳目一新,心情愉悦,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刘爱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干预治疗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长期卧床病人Ⅱ度压疮的护理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病人Ⅱ度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例(25处)Ⅱ度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压疮清创后用盐酸金霉素眼膏加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对照组:压疮清创后直接用无菌纱布敷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金霉素眼膏加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压疮方法简便、经济、有效,为治疗Ⅱ度压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肾病综合征诊治临床观察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HBV感染者.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 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作者:戴兵;刘驰;万春;宋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笔者总结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46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以了解其病变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日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论病案管理工作中病历核对的常见问题

    给病案管理人员提供回收病历过程中核对病历时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作者:徐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处理

    目的 回顾78例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过程,总结降低麻醉风险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外科收治78例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回顾性分析,探讨围麻醉期的处理经验.结果 根据老年患者不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麻醉方式,我院78例患者中行硬膜外麻醉32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46例,分别从术前检查、心理抚慰、术后监测、并发症防治4方面入手,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期,手术顺利进行,并发症及时得到处理.结论 积极有效的围麻醉期处理是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安全顺利的关键.

    作者:徐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新生儿护理的体会

    新生儿是胎儿的继续,胎儿脱离母体以后就会独立生存,他所处的环境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生儿从出生到第28天称新生儿期,健康新生儿的标志是皮肤鲜嬾呈粉红色,大声啼哭,手脚自由地活动.由于适应能力还没得到完善,如果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出现损伤就会使感染延续,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有可能使新生儿留下后遗症,影响到他的终身更严重的就会使其死亡,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作为产科工作者这个任务是重大的,我们不光是要治病救人,更需要从优生优育等方面重视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健康,对新生儿的护理及优育进行重点指导.新生儿护理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α-干扰素进行对比,为以后临床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以α-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以静脉滴注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 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有显著疗效,但与α-干扰素相比炎琥宁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与使用α-干扰素的疗效一致,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树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