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倪伟琪;丁玉荣
目的 探讨孕妇口服避孕药止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医院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妇女2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30例流血患者中有130例流血时间在14-20天,60例流血时间在21-35天,40例流血时间>35天.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口服避孕药止血影响因素有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等.结论 妇科临床门诊对治疗口服避孕药止血的孕妇,其前提是要保证手术质量,手术操作规范,要求我们努力宣教生殖健康知识,及时处理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袁威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研究56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积血湿性黄斑下出血患者,其中有24只眼实施单纯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32只眼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切除膜下积血冲洗和黄斑变性手术.对手术前后3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底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随访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之后有44只眼视力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约为78.6%;28只眼的视力情况>0.02,约占50.0%;有14只眼的视力≥0.05,约占25.0%;单纯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4只眼当中10只眼的视网膜下出血全部被吸收,14只眼的出血没有全部吸收或是视网膜下有再出血现象.在进行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术当中,随访的患者当中有10只眼的玻璃体出现再出血的现象,从而再次使用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在所进行的联合切除术中,32只眼视网膜下的出血情况被全部吸收.结论 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很好地清除黄斑变性的玻璃体内积血情况;湿性黄斑变性的玻璃体积血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手术之后视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不明显;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虽然没有办法使视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玻璃体内的积血发生率可以有效地减少.
作者:李林;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通过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基础护理、心理疏导及干预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护士应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的基础,才能达到护理实践更理想的效果.结论 细心观察、准确诊断、正确用药、迅速手术,精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项君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特殊护理组以及常规护理组,对各组护理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第六秒用力呼吸容积、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与护理前的差异.结果 特殊护理组在护理后的FEV1/FVEV6、FEV1/FVC、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均比常规组有较大的提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对于常规组降低幅度较大.结论 特殊护理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更明显、更快捷、更安全,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好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如果护士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差错事故,给国家、医院、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准确的进行,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刘仕琼;刘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水为吸收液分别进行采集和测定,揭示了香烟烟雾和呼出烟气中尼古丁含量的相关性及其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为吸烟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提供依据.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与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介入治疗的佳模式,为疗效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3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对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明显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因素包括:肝癌介入术后的肿块缩小率以及术后甲胎蛋白测定数值的改变等.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对不同类型的原发肝癌病人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琦;朱敬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将对我院22例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前置胎盘在妊娠期的病理生理以及正确及时的处理措施,从而为临床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妊娠期前置胎盘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依据,提高前置胎盘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22例前置胎盘患者均给予止血以及纠正贫血措施,必要时补充患者体内血容量,并同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前置胎盘患者具体出血量的实际情况、患者的妊娠周数、孕产次、有无休克现象、胎儿是否存活、胎位情况、宫颈开大程度以及是否临产等方面因素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及时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22例前置胎盘患者经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90.91%,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由表一可知,治疗成功的20例前置胎盘患者大多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 前置胎盘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以及剖宫产手术史有关.在对前置胎盘患者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孕妇安全,即若前置胎盘孕妇发生反复大量出血甚至出现休克情况,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立即终止妊娠.对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是有效的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王霁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校内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大学校园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呼吸道疾病患者10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措施.结果 从五个方面的致病因素中总结五点高校内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结论 高校内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要从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煅炼等方面进行.
作者:斯力木汗·买提玉素甫;米尔孜艾合买提·米尔再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中以卧床休息,抗炎,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为主,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均行骶管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到如下:
作者:王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的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甘利欣等保肝治疗,治疗组给予加服茵栀黄颗粒,疗程为一周,治疗结束评价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后检测1次血清总胆红素(TSB)、总胆汁酸(TBA).结果 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评价客观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栀黄颗粒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确,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梦霞;张志亮;曹冬梅;杨道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1037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发生110例医院感染,感染率1.00%.小儿神经内科感染率高,为3.49%,其次为新生儿科,感染率为3.25%;感染部位构成比中以下呼吸道感染高,占50.85%;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5.89%;易感因素中以抗生素高,占23.22%,其次为呼吸机使用,占21.43%.结论 根据本院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不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霞;武秀芳;孙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放置引流管患者95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保证引流管通畅.结果 通过全面的病情观察和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引流管的正确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莫淑贞;康友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的临床检查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1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5条再植手指微血管吻合端进行能量图检查,观察其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信号数量.结果 25条再植手指中,1条由于右环指桡侧暴露不充分,其血流频谱没有能够检测到,其余24条再植手指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其血管吻合端,血流信号检出17条,检出率为70.83%,而能量图血流信号检出24条,检出率为100%,断指再植术后,其远期功能恢复预测敏感性为70.83%,断肢再植血管早期成活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对断肢再植血管早期成活情况,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能够准确地进行提示,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相比较,其敏感性和检出率均显著优异,可作为检测微血管血流的首选,对预测术后远期功能恢复程度及指导断肢再植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定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主要研究心理护理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尤其对新诊断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胰岛素泵胰岛素激发疗法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组对照法对2010年十月-2011年9月收治我科的接受胰岛素激化治疗的4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结果 心理护理对胰岛素激发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人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作用.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认为除了医患双方自身因素外,还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影响,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作者:吕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之间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护理过程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了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并且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极大,并发症种类多并且复杂.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护理的全方位与个性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另外还应该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确用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减轻高血压症状以及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寿命.
作者:田红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经过立体定向的治疗之后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的分析,总结经过立体的定向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其中男女患者各25例,年龄在25岁到65岁,平局年龄为38岁,通过对患者手术前的护理、术后护理,联合进行心理和家庭护理.结果 经过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的准备工作,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 重点要突出做好术前及术后的基础护理,特别是要加强对高热和尿失禁以及精神症状,患者的肢体下降肌力情况和出血等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王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对比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I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II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II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优于I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优于硝苯地平治疗,安全性高,起效平稳,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老年照顾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其心理状态和变化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国在老年照顾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都存在着不足.笔者从老年照顾者负荷的内涵、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照顾者心理变化及其对老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对照顾者进行心理疏导四个角度对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后对老年照顾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我国老年照顾者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邱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