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兰
目的 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α-干扰素进行对比,为以后临床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以α-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以静脉滴注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 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有显著疗效,但与α-干扰素相比炎琥宁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与使用α-干扰素的疗效一致,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树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结合实例,对面神经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针灸结合中药的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笔者调取本院2007年8月到2008年9月收治的50例病例,根据患者病期的不同,取相应的穴位和药物进行治疗,把治疗工作落到实处.结果 50例病例中有46例得到治愈,有3例病情好转,1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为98%,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的疗法以中医原理为依据,以患者病情为基础,给面神经炎的治疗工作带来良好的成效,能够较有效地解决面神经炎的各项治疗难点.
作者:诸海城;钟国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分析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高于存活组.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水平死亡组低于存活组.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越高,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越低,并合并胆酶分离者,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苏加强;刘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对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该病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的SAP患者,观察并记录护理过程及措施,然后作出分析.结果 治愈26例,病情好转者15例,其他原因出院4例,无效者2例,死亡2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成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给予正确治疗方法及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董照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硫酸镁和丹参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胰岛素、硫酸镁组60例和丹参60例,观察患者临床功能缺损情况和病情程度,检测血小板集聚率等.结果 两组的患者用药后第8、15、22和91天,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指数跟前一日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与丹参组比较,胰岛素、硫酸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较早,且增幅很明显,在用药第22天和91天两组增幅差异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集聚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胰岛素、硫酸镁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与丹参相比,胰岛素、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吴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21例肠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采用早期的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的方法对肠瘘病人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肠瘘病人2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肠瘘,采用肠外营养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经过腹部手术后,14例患者为腹部手术后发生小肠瘘病症,其中,有10例患者为进行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4例患者为其他手术以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有3例患者为肠结核病人,从而引发小肠瘘病症;有4例患者由于腹部受到损伤,进行了急症手术后,引发小肠瘘病症;无死亡病例.入院时,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值为(78.9±15.1)g/L;其蛋白水平平均值大致为(33.1±10.9)g/L;其钾离子水平的平均值为(3.02±0.39)mold/L.结论 患有肠瘘的患者可在早期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后,其情况明显发生好转,瘘口逐渐缩小,以至于慢慢自愈.
作者:饶珠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这就是糖尿病产生的病因.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尤为突出.
作者:陈玉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索分析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现况以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的药学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疾病的100例患者进行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调查,患者规则服药率、不规则服药率来作为本次研究评判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好坏的指标.结果 本次选取的100例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患者中只有15例患者服药规则即15%,其余的85%患者服药不规则.分析其主要原因是30%的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的问题,而21%的患者则是因为工作忙忘记服用,18%的患者是因为家庭负担的原因,而其余16%患者是因为自觉症状减轻而停药.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复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因素多种多样,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云桂银;欧阳燕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照研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40例)和艾司唑仑组(40例),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焦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坦度螺酮组和艾司唑仑组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性的疗效,分别为90%和87.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艾司唑仑组(P<0.01).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岳丰;邝云航;曾德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命题,由于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生活,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内容、食品安全中法律以及政策制定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突出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时的重要性.
作者:莫惠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并对用药频度和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类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为52.28%,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占56.2%,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5.41%.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医院应多方面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梁英萍;管祥林;黄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寻找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利用护士专业的护理知识,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获得身心的健康.
作者:于海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深入探讨200例患者腰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腰痛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200例患者腰痛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病因分析.结果 全面了解掌握了200例腰痛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作出了正确诊断及病因分析.结论 明确了200例患者腰痛的原因,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腰痛,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
作者:姬忠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是累及消化道组织的胃肠道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疾病.本病发病年龄从24岁到77岁都有报道,发病率为1-20例每10万例,具有自限性或对症治疗可缓解治愈.
作者:邓双年;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对比研究动静脉两种给药途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一步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论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法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术前治疗并比较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动脉化疗组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
作者:杨红;张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采取对照试验,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我院计划分娩的产妇208例,将选取的产妇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单独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产妇则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进行综合引产,对两组的引产效果、羊水情况、产程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引产效果、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顺产率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减少了产程时间,提高了顺产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崔海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各种相关危险因素,以此为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本医院在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之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一共有76例患者.结果 老年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并发症类型多并且复杂,94.8%的患者患有两种以上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随访之后发现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9%,死亡原因复杂.结论 引起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的因素是复杂的,患者的并发症类型是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漏诊和误诊.正确的诊断与全面科学的治疗相结合可以延长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Kallmann综合征(KS)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KS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KS的主要临床特点是: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明显低下;②性腺及生殖器发育不良、功能障碍;③原发性嗅觉丧失或明显减弱.典型的颅脑MRI(冠状位显示佳)表现为:嗅球、嗅束缺失,额叶嗅沟变浅或消失.结论 结合临床,颅脑MRI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尹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远程医疗是一个新的类型的医疗服务,在国内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远程医疗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的疼痛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教育,术后检测,行为干预等内容.结果 观察组通过详尽的术前指导教育,积极的术后镇痛及得当的护理措施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大大降低,满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很大提升.结论 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手术的开展,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和组织功能的恢复,因此重视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夏谷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