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硫酸镁和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

吴飞

关键词:脑梗死, 胰岛素、硫酸镁, 丹参
摘要:目的 比较胰岛素、硫酸镁和丹参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胰岛素、硫酸镁组60例和丹参60例,观察患者临床功能缺损情况和病情程度,检测血小板集聚率等.结果 两组的患者用药后第8、15、22和91天,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指数跟前一日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与丹参组比较,胰岛素、硫酸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较早,且增幅很明显,在用药第22天和91天两组增幅差异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集聚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胰岛素、硫酸镁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与丹参相比,胰岛素、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维药艾菲提蒙汤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维药艾菲提蒙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无对照、开放、病例观察形式,对患者进行维吾尔医辨证分型,观察服用艾菲提蒙汤后的疗效.结果 50例病例中临床改善疗效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96.0%、无效率2.0%、加重率0.0%.

    作者:迪丽拜尔·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超探查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的意义

    目的 通过颈部动脉彩超改变探讨临床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及头部CT检查的患者18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两侧颈动脉管壁情况及斑块性质.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87.8%)高于对照组(18.9%),且不稳定型斑块多于稳定型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动脉彩超探查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尤其是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肝癌患者、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FP、CEA和CA199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肝癌血清中的AFP、CEA和CA199含量高于肝脏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肝脏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EA和CA199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2.43%,灵敏度为87.62%,均高于单独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CA199含量升高,三者联合诊断其诊断价值较好,特异性及灵敏度均得到了提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飞;陆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组在口服药基础上加电针治疗.每天一次,针刺6天休息一天,30天为一疗程,60天后结束治疗,随访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梗塞的CT综合分析

    脑梗塞是指血管阻塞而造成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卒中)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根据文献统计占50%-80%,多数发生于老年人,自CT机的应用以来,此病的诊断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自本院2007年使用CT以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信息,现我们对以前的200例脑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讨论:

    作者:费纯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前列腺疾病体会

    近几年来,男性前列腺疾病尤为常见,并有增多趋势,年轻患者亦为数不少.其症状可不明显,有的有尿频,尿涩痛,尿黄浊,阴囊胀坠,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如果迁延日久或治疗不当,致使气阴两伤,舌边红绛,苔少,脉弦细,则应于清利之中,佐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品;如面色晦暗或虚浮,舌暗胖淡,苔白腻,则为湿浊内困,脾阳不振,伤及正气,则更不宜苦寒,以免伤正,宜健脾、益气、渗湿;若见脾肾两虚,则应以平补阴阳,补而不燥之补肾药物以固其本;临证之时,要详细观察面色舌象脉象,辩证准确,切不可见热见湿,则大肆清利,使苦寒渗利之剂,伤及气阴;因其不足,则妄行峻补,使温燥壮阳之剂,伤及阴精.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的抑郁症状,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筛选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伴随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以及适量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分析.结果 干预三个月后,治疗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DS评分;而治疗组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SAQ评分;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随的抑郁症,值得临床推广,社会、家属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怀.

    作者:吴明;邓丽红;谭小颖;杨海霞;吴玉娇;黄燕芳;朱列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采取对照试验,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我院计划分娩的产妇208例,将选取的产妇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单独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产妇则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进行综合引产,对两组的引产效果、羊水情况、产程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引产效果、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顺产率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减少了产程时间,提高了顺产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崔海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和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并在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的患者在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生活方式行为、血压控制水平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提高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有利于改善生活方式行为、控制血压,应加强社区医疗服务.

    作者:杨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11例.结果 本组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功能良好.结论 游离背阔肌瓣治疗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伴胫后动静脉缺损是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陈德;曾祥炳;徐富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研究成人患者修复牙列间隙前的正畸治疗手段

    目的 探讨成人患者修复牙列间隙前的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牙列间隙患者,给予正畸治疗,先将间隙行关闭或集中处理,对尖窝关系进行调整,稳定后再给予永久修复治疗.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牙列间隙进行测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正畸治疗后,120例前牙多间隙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正畸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牙列间隙过大的患者在修复治疗前需先进行正畸治疗,待移位或畸形的牙齿中线得到调整,间隙关闭后并稳定后再行永久修复治疗,正畸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子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对1例静滴阿奇霉素致肝功能异常药学监护思考

    药源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要求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ADR的监测工作,保持高度的警惕,适时开展药学监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袁琴;王文彬;王冬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2012年上半年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近期处方情况,进一步完善处方点评工作,找出不规范处方类型,促进规范合理用药与处方.方法 对2012年1-6月份我院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对抽查结果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药品2.38种;抗菌药吕处方占45.8%;注射剂处方占42.1%;82.3%使用通用名;65.2%为基本药物;平均处方费用为102.8元.总不规范处方231张,占全部处方的4.8%,其中一张处方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规范情况者76张,占总不规范处方的32.9%.结论 我院处方基本合理,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尤其是将处方点评工作作为常规,经常性检查,通报,有利于提高处方合格率与用药合理性.

    作者:热西旦·艾买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开展床旁婴儿抚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婴儿抚触方式.方法 将4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半封闭式婴儿抚触,实验组采用床旁抚触,在产后第28天家庭访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婴儿抚触的掌握率及实施率.结果 实验组婴儿抚触的重视率及实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床旁婴儿抚触有利于家庭化婴儿抚触的普及及应用.

    作者:蒋晔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盐袋热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 设计制作原盐袋热敷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 原盐袋经过微波炉烘烤,加热后分别敷于患者的额部、鼻-鼻的两侧部、颈前咽喉部,待自然冷却后;即可按摩鼻部穴位;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可巩固疗效,缓解复发.结果 从原盐袋热敷治疗的方法上看,能控制患者鼻腔大量清水样分泌物溢出,是防止鼻后滴漏综合症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根本有效的方法,对控制支气管哮喘具有病因治疗的作用.结论 通过简单的设计,使变应性鼻炎患者反复不愈的症状达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的目的 ;还具有多种热敷治疗的功能.

    作者:关筱波;王海林;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醋酸曲安奈德与醋酸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曲安奈德与醋酸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8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注射,每周注射1次,7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7.5%,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明显优于醋酸强的松龙.

    作者:宋炳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胃出血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胃出血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胃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后44例患者手术后成功止血,1例患者手术后再发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护理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围术期对胃出血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硬化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并分析结果.方法 对2011年2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接收的26个肝硬化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在26名患者中,25例康复出院,死亡1例.结论 只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临床救治和细致的护理,可以大大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足月初产妇,根据自愿镇痛原则,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无使用麻醉,对比产妇自觉疼痛反应和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三个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顺产例数比例多于对照组,产钳分娩和剖宫产例数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减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且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与正常分娩差异不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年产1万吨水性涂料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某镀双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与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生产制度相似的企业作为类比企业,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异丙基酮、正丁醇、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辛基氧化锡、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乙酸、滑石粉、炭黑、钛白粉尘、其他尘、噪声、职业紧张等问题.类比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工作场所和工种(岗位)中,除了1楼面漆小桶灌装清洗时甲苯、二甲苯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外,其它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类比企业属于自身类比,近职业健康监护未发现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及职业禁忌证调离者.结论 本项目虽然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龚禧;彭言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