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在远程医疗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探讨

孙林

关键词:远程医疗, 信息技术, 发展, 应用
摘要:远程医疗是一个新的类型的医疗服务,在国内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远程医疗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冀雅杰;李英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宫颈妊娠5例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宫颈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的止血、血HCG下降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5例患者栓塞后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清宫顺利,出血少,血HCG下降理想,住院时间短.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宫颈妊娠具有迅速、有效、实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发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4例产妇临床资料.结果 本资料中有16例(66.67%)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12.50%)发生切口感染,1例(4.17%)发生切口血肿,4例(16.66%)合并营养不良、贫血;并且本资料中血脂高于正常水平7.5mmol/L的患者有2例,占8.33%.该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医生术前、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这样能够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并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杨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腔注药加超短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联合宫腔注药与超短波办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因输卵管阻塞而不孕的妇女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54例病患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宫腔注药加超短波办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的宫腔注药治疗.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疗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痊愈20例,痊愈率为74.04%,疗程为4-5天.对照组痊愈15例,痊愈率为55.55%,疗程为4-12天.两者痊愈率和疗程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结论 宫腔注药联合超短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的不孕症临床效果较好,疗程短、痊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者护理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神经内科门诊81例抑郁症患者情况进行调查,诊断总分标准>40分,标准分>50分,在治疗之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女性在心理障碍、情绪、疲乏.自责等方面与男性存在着的明显的差异(P<0.01);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性格障碍存在差异(P<0.05);老年患者在自杀、障碍、疑病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 充分了解抑郁症患者病状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对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粟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长期卧床病人Ⅱ度压疮的护理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病人Ⅱ度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例(25处)Ⅱ度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压疮清创后用盐酸金霉素眼膏加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对照组:压疮清创后直接用无菌纱布敷盖.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金霉素眼膏加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压疮方法简便、经济、有效,为治疗Ⅱ度压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42例来我院治疗乳腺增生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紧张,抑郁、恐惧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腹产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龙秦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后,显效有22例,有效有21例,无效有6例,其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后,显效有12例,有效有17例,无效有20例,其总有效率为5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对左心室肥厚的指标明显降低,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且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艳晖;陈香文;金卫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分析(附39例报告)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与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介入治疗的佳模式,为疗效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3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对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明显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因素包括:肝癌介入术后的肿块缩小率以及术后甲胎蛋白测定数值的改变等.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对不同类型的原发肝癌病人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琦;朱敬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血小板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术前及术后1d、3d、7d、14d、1月的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1d血小板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在术后3d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趋势,在术后7d-14d左右达到高峰值,与术前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一个月可恢复正常.结论 血小板可作为脾切除患者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作者:卜春风;周正武;韩圣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浅析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

    作者:杨鹏;张兰杰;荆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种充填材料和氢氧化钙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种充填材料和Ca(OH)2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0颗髓室底穿孔的磨牙,随机分三组,分别和Ca(OH)2联合修补穿孔,再常规行根管治疗及窝洞充填.结果 80颗患牙经三种充填材料和Ca(OH)2联合修补,银汞合金组治愈率为76.0%,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治愈率为93.3%,复合树脂组治愈率为84.0%.龋源性穿孔治愈率为78.8%,医源性穿孔治愈率为96.4%,穿孔直径≤2mm的治愈率为91.8%,穿孔直径>2mm的治愈率为74.2%.结论 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Ca(OH)2联合修补髓室底穿孔疗效显著,且穿孔直径越小,穿通时间越短,炎症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阎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住院过程中对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科室药品的使用频率、使用状况、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了解.结果 本院关于活血类中药主要在骨科使用,使用率为49.25%;常使用药物的前三位为舒血宁、血塞通和银杏达莫;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的仅占38.49%.结论 我院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我们要对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用药方面的系统学习,严格根据相关药物使用规定进行用药,从而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分割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超分割放化疗治,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超分割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放射反应较对照组严重,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君显著,但二者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分割放化治疗晚期鼻咽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抑制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飞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8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此病症治疗规范后的临床效果.研究降低母儿用运动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相结合,可有效降低母胎(婴)并发症.若及时治疗,可以对母胎(婴)的治疗结果有相当显著的并发症的途径.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妇女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了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治疗方法.结果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三种治疗方法,41(60.29%)例剖腹产和27(39.71%)例顺产,新生儿均未发生低血糖或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1.47%)胎儿胎死宫内.结论 妊娠期糖病危害性较大,及早发现糖尿病,采取控制血糖,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多种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利于母婴安全.

    作者:卢冬青;陈文;覃才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计划,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6个月后,23例患者重返社会,29例生活可以自理,8例需他人照料生活起居,但肌肉无废用性萎缩.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计划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作者:李亚群;乔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心理学在门诊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用护理心理学相关知识及原理对护理领域常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讨论了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达到的效果.结论 护理心理学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协调医护人员关系、促进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常见原因与护理对策

    目的 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常见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产生的原因,并且给予护理,分析护理后结果.结果 患者中有34例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55%,主要原因为心理原因、导管刺激、腹压增高等原因,经过护理后,基本达到了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对于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降低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减轻也有帮助,能够接触患者痛苦的发生,术后恢复顺利进行.

    作者:先维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9名,分成A、B两组,A组45名患儿为治疗组,给予患儿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B组34名患儿为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结果 经治疗,A组患儿咳嗽、喘憋以及喘鸣音消失等病症改善时间均少于B组患儿,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儿.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医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恢复较好,效果显著.

    作者:裘敬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本文主要概述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和干预对策,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苏少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