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加强;刘博文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8月,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UCLA与ASE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复位满意,可有效减少再移位的发生.
作者:杨孝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方法 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7-12月内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清,将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的分析方法(CMIA)来检验抗-HBs的平均浓度(GMC).结果 在这2589例婴儿中一共出现183例低应答者、无免疫应答者,对低应答着采用注射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113例)、对于无免疫应答者采用注射10μg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70例)进行再次接种1-3次(视情况而定),综合评比再免效果.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0.05).啤酒酵母疫苗与汉逊酵母疫苗在1、3次再免疫的抗体阳转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啤酒酵母疫苗的平均浓度(GMC)明显低于汉逊酵母的GMC(P<0.05)[1].结论 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及父母的HBsAg阴性者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较高,汉逊酵母疫苗的再免疫效果优于啤酒酵母疫苗.
作者:王光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药物热多发于治疗后的2个月以内发生,主要集中在用药后7到21天.结论 药物热是一种有特点和规律可循的超敏反应,在用药后的2个月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刘彩霞;裴广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门诊检查尿液标本80例,同时进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与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对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为15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假阳性的比例为11.76%,假阴性6.35%;以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标准,镜检假阳性率为21.05%,假阴性率为3.28%.临床尿液潜血检验中镜检联合尿液分析仪相比单纯镜检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镜检存在差异,单纯仪器检验不能够完全确定尿潜血的阳性,需要进行镜检联合检查.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脑卒中是我国北方常见病之一,是当今我国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据临床报道,大约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脑缺血性失语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局部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不可逆坏死所致,所导致的失语症更难恢复,治疗更加棘手.近年脑缺血性失语更是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对缺血性失语症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崔振平;孙青热;季向东;陈学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自制痔愈膏在痔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方法 总结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应用自制痔愈膏治疗早期内痔、外痔、混合痔和痔疮术后创面经久不愈的14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治愈128例,治愈率90.14%;好转12例,好转率8.45%,促进创面愈合.未发现皮肤过敏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痔愈膏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怀章;马磊;张勇;刘广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放置引流管患者95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保证引流管通畅.结果 通过全面的病情观察和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引流管的正确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莫淑贞;康友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之间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护理过程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了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并且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极大,并发症种类多并且复杂.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护理的全方位与个性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另外还应该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确用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减轻高血压症状以及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寿命.
作者:田红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中的基本成分,血液的制备方法及储存措施.方法 血液成分的制备可分为离机法和联机法两种,有四种不同的制备策略.血液储存则要选择各成分适宜的温度及环境,保证血液成分的质量.结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其制备原理多根据成分比重差异利用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分离.结论 制备成分血后,选择合适的环境储存,保证血液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及对急性糖代谢紊乱控制情况.方法 胰岛素强化治疗(常规多次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结果 40例患者的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标准.
作者:涂开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10月住院的患儿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纠酸,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87.88%.结论 温柔,娴熟的操作方法,有效的护理沟通,全面的健康宣教是保证治疗有效进行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晓峰;刘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56例烧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创面感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烧伤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对其实施创面感染护理,有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赵玲娟;田利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教育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结果 教育组在改善生活方式(除情绪状态外)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和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圆圆;贺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低体质量儿的临床血糖变化情况,并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影响其血糖变化的因素.方法 测定血糖值的仪器选择微量血糖测定仪(德国保零曼公司),对于我院出生的56例低体质量儿(观察组)及78例正常体重儿(对照组)的微量血糖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时间分别为出生后的1、12、24、48以及72h.结果 分别于出生后的1、12、24、48h对低体质量儿与正常体重儿监测血糖,结果表明,低体质量儿的血糖值与正常体重儿相比,明显较低.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研究表明,低体质量儿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要高于正常体重儿,对其微量血糖值进行定期性的监测,对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曾德颖;邱洁云;李莹;罗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探寻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方法 抽取我院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以及统计记录,对抑郁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本院新技术对患者的肾脏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有96例病人患有抑郁症.将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与未患抑郁症的病人进行分组,分开对比研究.临床研究发现,非抑郁症组的病人比抑郁症组的病人所动过的动静脉相关手术的频率要低,而且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蛋白含量相对更高,心脑血管健康,营养相对更为均衡.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抑郁症比率高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体内的血蛋白含量与肾功能问题,也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质量有关.
作者:陆秋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问卷,统计家属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对比情况,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作者:徐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自控镇痛(PCA)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新技术,用于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不仅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分析了术后病人应用PCA镇痛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措施.
作者:刘宗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在校就餐学生人数突飞猛进,就餐学生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春;张晓红;闹金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超分割放化疗治,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超分割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放射反应较对照组严重,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君显著,但二者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分割放化治疗晚期鼻咽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抑制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飞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对产妇分娩情况的积极影响.方法 将120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再由专职助产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孕产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 自我效能增强可使产妇自我效能感得分得到提高(p<0.01),总产程时限缩短(p<0.01)、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自我效能增强增强可提高产妇的自信心,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及剖宫产.
作者:谢步珍;王艳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