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产生因素研究

陆秋香

关键词:抑郁症, 维持性血液渗透, 发病因素
摘要:目的 为了探寻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方法 抽取我院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以及统计记录,对抑郁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本院新技术对患者的肾脏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有96例病人患有抑郁症.将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与未患抑郁症的病人进行分组,分开对比研究.临床研究发现,非抑郁症组的病人比抑郁症组的病人所动过的动静脉相关手术的频率要低,而且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蛋白含量相对更高,心脑血管健康,营养相对更为均衡.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抑郁症比率高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体内的血蛋白含量与肾功能问题,也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质量有关.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通与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血栓通与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疏血通治疗)30例和对照组(血栓通治疗)30例,对两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27例(90.00%),对照组总有效23例(76.67%),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血栓通.

    作者:张敏磊;冯琼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00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终止12-20周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米非司西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终止12-20周妊娠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20周妊娠100例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第一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第二组采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结果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终止12-20周妊娠较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所致疼痛减轻,缩短了产程时间,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升高,不全流产清宫率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用于终止12-20周妊娠,安全性及效果优于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

    作者:郑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及光固化技术研究新进展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是将托槽直接粘接在需要矫正的牙面上,改变了焊接在带环上的古老方式.这项技术是由Newman在1965年提出的.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问世简化了正畸操作步骤、增强了患者的美观程度,使医生的工作由繁到简,开创了口腔正畸界的新纪元.但在多年的应用中逐步发现粘接技术存在缺点,如粘接前必须酸蚀、潮湿敏感性、粘接材料单一、不能防止釉质脱钙、易造成釉质白斑等[1].

    作者:杨楠;赵延峰;蒋国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浅析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

    作者:杨鹏;张兰杰;荆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26例

    目的 观察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晕血管和神经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取乳晕切口行腺瘤切除术,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随访6月后患者乳晕血供及敏感度情况.并与同期112例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的资料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均无乳晕坏死,敏感度下降等.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时间(50±9min)长于乳腺表面切口(43±7min),而且手术出血量(30±5ml)也大于乳腺表(25±5ml)面切口.但是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满意度(100%)大于乳腺表面切口组(9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好,手术简单,术后疤痕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较多,但是对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应提倡该手术方法.

    作者:刘国伟;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祛风止痛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祛风止痛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25mol/L磷酸(用三乙胺调pH2.7)(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6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供试液中没食子酸与相邻组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没有干扰,方法的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试验(RSD%=1.8%,n=6)均符合相关规定,三批样品中每丸含没食子酸分别为4.21mg、4.45mg和3.96mg.结论 采用HPLC法可以作为祛风止痛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白国申;郜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校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内科护理学习的护理学生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名学生,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学期末内科护理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76.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73.5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0.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58.4分,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应用.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9年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51例、早期乳腺癌行根治手术60例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和美容满意度.结果 保乳手术组经过保乳手术治疗,在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根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其疗效显著,生活质量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徐信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KAP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信、行(即K、A、P)状况,分析导致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开展遇到障碍的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2个社区的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较明显;康复治疗的行为均有待加强.结论 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KAP水平较低,应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健全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机制,促使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开展.

    作者:吴淑娥;梅美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8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8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1年复查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后,腺瘤均被切除,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以及肠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异常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1年纤维直肠镜复查结果显示原息肉部位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安全、有效.

    作者:杨长伟;熊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眼凝胶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40眼),一组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为治疗组,另一组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为对照组,两组均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给予治疗,并对两组眼部刺激症状、球结膜睫状充血程度、眼黄色分泌物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随诊一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角膜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组总有效率95%,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一年,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病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效果好.

    作者:刘立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及分析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可累及身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及组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视网膜代谢紊乱及微循环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有这密切的关系,长期而持续的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基础.

    作者:朴明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LEEP治疗宫颈上皮瘤样变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PP)在治疗宫颈组织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价值.方法 对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为宫颈组织上皮内瘤样病变的106例患者采用LEPP治疗,切除之组织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LEPP治疗各级CIN一次性成功率达97.1%,平均手术时间5 min,出血量8 ml,术前、术后病理符合率64.1%,术后病理级别下降20.7%,病理级别上升15.1%.结论 LEEP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手段,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其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白志玲;田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α-干扰素进行对比,为以后临床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以α-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以静脉滴注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 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有显著疗效,但与α-干扰素相比炎琥宁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与使用α-干扰素的疗效一致,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树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不孕不育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失望和内疚等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对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安慰患者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琼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卫生干预对肛瘘病人的影响

    肛瘘患者在肛肠科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诱发肛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卫生状况是重要的诱因之一.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科从2011年5月-2011年10月共收住患者146例,肛瘘病人有42例,其中男38例,女4例;职业:农民33例,工人6例,公务员3例.

    作者:王晓芳;倪伟琪;丁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羌活提取物抗哮喘的研究

    目的 研究羌活提取物对小鼠哮喘模型的末梢血液内炎性细胞及肺泡灌洗液(BALF)内IL-4、IL-5、IL-6水平是否有抑制作用,探讨羌活预防和治疗哮喘作用.方法 本实验中利用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BALB/C小鼠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将羌活提取物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小鼠激发前1小时给予2㎎/ml、10㎎/ml、50㎎/ml羌活提取物雾化吸入20ml时间为25min,处死小鼠后取末梢血通过Diff-quik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IL-4、IL-5、IL-6水平.结果 大,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和小剂量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p<0.01);IL-4、IL-5、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羌活提取物能有效的预防OVA诱导的小鼠哮喘发作.

    作者:金晟宇;吴太林;莫廷廷;秦向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替米沙坦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科学管理探讨

    医学检验是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相连接的重要桥梁,医院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对于医生诊断疾病有直接的、极大的影响,且医院检验科的质量好坏直接取决于对于检验科的管理情况.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人力资源常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对于检验科的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使检验与临床医学达到均衡发展,本文就对检验科实行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与总结,以促进科室的进步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艾尔肯江·胡吉;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护理.结果 可以发现实施护理干预的B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A组.结论 通过对患者药物、心理、知识以及运动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周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