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的思考分析

莫惠兰

关键词:食品营养, 食品卫生监管, 食品安全
摘要: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命题,由于目前我国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生活,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内容、食品安全中法律以及政策制定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突出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时的重要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护理干预,降低自杀成功率,保证患者安全.抑郁症病人不同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计划周密,行动隐蔽,成功率高,其引发的后果也十分严重,越来越多地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所以应当对各项规范、制度进行健全,避免其出现意外情况,保障其顺利接受治疗.

    作者:陈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电图诊断的应用

    心电图已成为了医院中的常备仪器,在各个方面的诊断和检查中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针对心电图在一些病例中的诊断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它在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我效能增强对分娩的积极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对产妇分娩情况的积极影响.方法 将120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再由专职助产士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应用孕产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 自我效能增强可使产妇自我效能感得分得到提高(p<0.01),总产程时限缩短(p<0.01)、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自我效能增强增强可提高产妇的自信心,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及剖宫产.

    作者:谢步珍;王艳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探讨

    在护理教育中,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临床护理教学,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学生未来的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医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教师和学校都必须要充分重视的环节.当前在临床护理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改进,本文就主要针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张培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工作的建议

    本文结合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特点,以及在基层疾控中心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经验,探寻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建议.

    作者:张庆利;管恩森;王霞;李海霞;袁春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研究56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积血湿性黄斑下出血患者,其中有24只眼实施单纯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32只眼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切除膜下积血冲洗和黄斑变性手术.对手术前后3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底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随访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之后有44只眼视力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约为78.6%;28只眼的视力情况>0.02,约占50.0%;有14只眼的视力≥0.05,约占25.0%;单纯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4只眼当中10只眼的视网膜下出血全部被吸收,14只眼的出血没有全部吸收或是视网膜下有再出血现象.在进行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术当中,随访的患者当中有10只眼的玻璃体出现再出血的现象,从而再次使用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在所进行的联合切除术中,32只眼视网膜下的出血情况被全部吸收.结论 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很好地清除黄斑变性的玻璃体内积血情况;湿性黄斑变性的玻璃体积血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手术之后视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不明显;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虽然没有办法使视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玻璃体内的积血发生率可以有效地减少.

    作者:李林;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现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1年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检索、阅读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文献,分析与归纳相关内容.结果 2011年我院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病率为1.46%,其中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20%,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54%,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72%,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19.49%,位于医院感染的前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且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室空气含菌量、医务人员手的带菌状况、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切口部位、不同术前皮肤准备时间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等等.结论 通过对我院2011年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回顾性调查,了解我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并分析原因及对策,增强医务人员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轻社会、医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祁新生;代孙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科学管理探讨

    医学检验是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相连接的重要桥梁,医院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对于医生诊断疾病有直接的、极大的影响,且医院检验科的质量好坏直接取决于对于检验科的管理情况.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人力资源常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对于检验科的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使检验与临床医学达到均衡发展,本文就对检验科实行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与总结,以促进科室的进步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艾尔肯江·胡吉;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化疗的癌症患者105例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化疗结束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化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化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桂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学人员在高风险药品监管中的作用分析

    研究分析药学人员在高风险药品监管中的作用,便于高风险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同时保证药物在储存、运输、应用等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提高药品的用药安全.高风险药物具有双向作用,当药物使用得当时,很小剂量便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效用,但是当药品管理不当或是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时,也会给患者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本文就现在高风险药物的临床管理措施以及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8月,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UCLA与ASE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复位满意,可有效减少再移位的发生.

    作者:杨孝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72例单纯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脂肪肝程度指标均有一定下降,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改善其肝功能,降低其由于不良生活行为导致的脂肪肝的发生及进展几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峰青;马晓业;王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单株毛囊分离移植技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单株自体毛囊分离移植技术.方法 对11例先天性无阴毛的女性求美者进行阴毛再造,供区、受区均采用肿胀麻醉,在4倍放大镜下制取单株毛囊移植胚,受区用双刃宝石刀制备移植胚腔隙进行阴毛再造.术后随访6个月,检测移植毛囊的成活率、生长密度、线性生长速度,观察移植毛发的生长方向及形态,问卷调查术者对再造阴毛的主观评价和毛发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22例求美者,术后6个月,其毛发移植成活率高达95.90%,其线性生长速度为0.19±0.05mm/d,平均生长密度4,1.9±5.1n/cm.求美者满意率为100%,部分移植毛发生长方向无规律,其形态不出现明显卷曲.结论 采用单株自体毛发移植进行阴毛再造,移植毛发成活率高,外观形态自然,术者满意率高.

    作者:汤兴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 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作者:戴兵;刘驰;万春;宋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智九针疗法提高脑瘫伴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智九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智力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根据患儿耐受力配合智九针,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传统头针治疗.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26/30),高于对照6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应用智九针疗法及早合理的治疗,能使大多数脑瘫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水平得以提高.

    作者:赵伊黎;金炳旭;招文健;钱旭光;李素萍;刘振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特殊护理组以及常规护理组,对各组护理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第六秒用力呼吸容积、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与护理前的差异.结果 特殊护理组在护理后的FEV1/FVEV6、FEV1/FVC、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均比常规组有较大的提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对于常规组降低幅度较大.结论 特殊护理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更明显、更快捷、更安全,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术中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为麻醉常用的药物,其为镇痛类的药物,此药物用途广泛,其可用于手术之后的镇痛、对患者的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的辅助应用、手术前的应用等.其有很多的优点,其有在麻醉之后患者苏醒的质量很高、手术中可保持患者身体情况稳定、对患者诱导速度比较快等优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011年对6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探讨应用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其焦虑状态降低,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8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取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者35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7.6%,而对照组显效者27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为85.4%,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显著控制血压,安全性高,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血站血液档案中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的库存血液关系到用血者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医院所接受的血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建立必要的血压管理档案.作为采供血中的重要凭证,血液档案关系到方方面的利益.一方面作为有效地献血凭证,为血液档案可以真实地记录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献血凭证;同时也为医院的用血安全提供了有效的质量保证.作为人体所需的血液,医院的血液安全和血液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医院的效益,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公正与否和其工作过的实际有效性.为了保证医院的血液安全,保证用血者的切实利益,论文笔者结合当前医院血液管理中的问题,对提高血液的质量检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宋海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