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现状、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祁新生;代孙荣

关键词:手术部位, 感染, 现状, 相关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1年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检索、阅读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文献,分析与归纳相关内容.结果 2011年我院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病率为1.46%,其中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20%,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54%,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72%,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19.49%,位于医院感染的前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且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室空气含菌量、医务人员手的带菌状况、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切口部位、不同术前皮肤准备时间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等等.结论 通过对我院2011年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回顾性调查,了解我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并分析原因及对策,增强医务人员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轻社会、医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笔者总结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46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以了解其病变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日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盐袋热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 设计制作原盐袋热敷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 原盐袋经过微波炉烘烤,加热后分别敷于患者的额部、鼻-鼻的两侧部、颈前咽喉部,待自然冷却后;即可按摩鼻部穴位;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可巩固疗效,缓解复发.结果 从原盐袋热敷治疗的方法上看,能控制患者鼻腔大量清水样分泌物溢出,是防止鼻后滴漏综合症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根本有效的方法,对控制支气管哮喘具有病因治疗的作用.结论 通过简单的设计,使变应性鼻炎患者反复不愈的症状达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的目的 ;还具有多种热敷治疗的功能.

    作者:关筱波;王海林;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阻肺病人的营养干预

    目的 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及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对患者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实验室检查,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随机双盲对照设计,试验组200例采用复合营养配方膳食进行营养干预结合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对照组100例为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两组均在干预前后12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理想体重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H)以及血清蛋白含量情况.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SF-36多个维度的均分增加(P﹤0.05或P﹤0.01),达到理想体重人数多于对照组(P﹤0.001);但两者干预前后体重变化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干预在慢阻肺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既适合我国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物来源广泛,营养、价廉,且又无副作用.可作为早期治疗或延缓用药及改善生存质量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妥洛特罗贴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以妥洛特罗贴剂每晚1贴,贴于患儿前胸、后背或上臂.结果 治疗组各项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少,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仙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院住院处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住院处为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其负责整个医院住院患者的各项相关事宜的办理,也是患者住院第一需要接触的科室,但医院领导多忽视住院处的管理职能,使住院处缺乏管理意识,某种程度上也对整个医院的形象有一定影响.故笔者对此科室的各项工作易于发生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探讨,以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

    作者:张昱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新认识

    随着社会进步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不断增加,对手术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精密仪器的保养,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团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作者:杜龙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54例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耳部瘢痕疙瘩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患者Ⅰ期痊愈的有38例占70.4%,延迟愈合的有14例占25.9%,无效的有2例3.7%,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症状,有1例出现术后感染,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术后Ⅰ期痊愈的有24例占44.4%,延迟愈合的有15例占27.8%,无效的有15例占27.8%,出现反复症状的有10例,其中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效果更为显著,术后的成功率高,复发率少,术后感染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及分析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可累及身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及组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视网膜代谢紊乱及微循环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有这密切的关系,长期而持续的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基础.

    作者:朴明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和SA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流产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杨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08-2010年罗田县碘盐质量监测报告

    罗田县属重度缺碘地区,1965年即被定为湖北省碘缺乏病重点病区县之一.1964年起全县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用加碘盐的干预措施,历经五十余年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经省市多次考核评估,从重病区达到基本控制,后又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现已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周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口底蜂窝织炎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在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儿童重症口底蜂窝织炎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引流后均痊愈.结论 儿童重症口底蜂窝织炎治疗的关键在于全身抗感染治疗与局部切开引流相结合.

    作者:马鹏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开展床旁婴儿抚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婴儿抚触方式.方法 将4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半封闭式婴儿抚触,实验组采用床旁抚触,在产后第28天家庭访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婴儿抚触的掌握率及实施率.结果 实验组婴儿抚触的重视率及实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床旁婴儿抚触有利于家庭化婴儿抚触的普及及应用.

    作者:蒋晔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arrett食管65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65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反酸、梗阻及异物感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53.9%、52.3%、43.1%、35.4%,无症状者10.8%.伴有胆汁反流者20%.胃镜分型:环周型21.5%,岛型70.7%,舌型7.7%.病理分型:肠化型上皮43.1%;胃底型上皮38.5%;贲门型上皮18.5%.结论 Barrett食管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胃镜分型以环周型及岛型为主,病理分型以肠化型及胃底型上皮为主.

    作者:孟小芹;曹绍岐;邹丽娴;甘爱华;张晓慧;李春燕;林燕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吸入剂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6.8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两组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并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取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相关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的FAM积分、Barthd指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AM积分、Barthd指数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掌握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分析,研究其临床护理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我院近几年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病例观察其病情,研究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护理措施.结果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要充分注意其临床症状,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注意观察和饮食.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意饮食,更要预防并发症.

    作者:高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胃癌中CD44v6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检测胃癌中CD44v6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68例I+II期的胃癌患者,设为A组,再选取64例III+IV期的胃癌患者,设为B组,皆采取流式细胞术(FCM)对术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在术前检测淋巴细胞中的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CD44v6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患者的CD44v6含量与中、高分化腺癌患者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癌细胞浸润深度到达浆膜层的胃癌患者中CD44v6含量与未达浆膜层的患者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对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4v6含量进行测定,有助于监测胃癌的进展,对预测胃癌的转移潜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朱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干预治疗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老年高血压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之间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护理过程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了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并且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极大,并发症种类多并且复杂.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护理的全方位与个性化,要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另外还应该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正确用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减轻高血压症状以及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寿命.

    作者:田红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体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内科常见疾患,病症表现有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等.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心血管疾病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护理知识,才能做好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并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爱东;刘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