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钦;林永丽
目的 对腔内外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腔内治疗组和腔内外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3例患者.对腔内治疗组中的患者进行血管腔内治疗,而对腔内外联合治疗组中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作用.腔内治疗组中手术成功的有7例患者,占53.85%,而腔内外联合治疗组中有10例患者手术成功,占76.92%,相对更高,并且预后情况更好,p<0.05,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结论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腔内外联合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蒋玉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深入探讨青年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表现、特点结合X线拍片检查进行诊断及预防治疗.结果 对39例青年颈椎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全面掌握颈椎病的诊断要点及发病原因,对青年颈椎病的防治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宏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妇13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这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梁望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致病细菌和人类使用抗生素一直在演变和发展.新抗生素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在同一时间,大量长期地使用抗生素,也逐步使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应用的意义及对愈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由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疗效及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该56例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减少既往治疗过程中多项并发症.结论 加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明显提高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有效防止因营养不足、肠道屏障损害引起的细胞代谢紊乱、免疫紊乱、细菌异位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救治原发性高血压出血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永红;杜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10年11月14-16日09时,同仁县瓜什则乡学校出现6名流感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结果,证实是一起校内季节性流感聚集性病例疫情,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发病学校的学师生全部进行调查,共调查526人,发病6人.
作者:才让闹日;拉毛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钼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检查、治疗,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癌的钼靶影像学特点.结果 钼靶发现单纯性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者3例;不规则形肿块20例;肿块边缘伴分叶或毛刺者17例;伴有不规则钙化者14例;乳头内陷者8例;皮肤增厚致密者5例.影像学诊断:BI-RADS分级:Ⅴ级者12例;Ⅳ-Ⅴ级者19例;Ⅳ级者9例,Ⅲ-Ⅳ级者8例;Ⅲ级者2例.结论 钼靶诊断乳腺癌正确率高,正确认识乳腺癌在钼靶上的直接、间接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解和掌握某市中小学校建筑设备、学生用具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改善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现将2010年、2011年中小学校建筑设备与用具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谢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MDDM)与脂代谢紊乱间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为健康的受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的检测值.结果 观察组的INS、GLU、IRI、BMI、LDL、HDL、TC、TG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MDDM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因此,临床认为对于MDDM患者尽可能地控制其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对预防高胰岛素血症及发生脂代谢紊乱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阿不都力木斯迪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院自2008年至2012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采用牵引、薰药、按摩、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与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介入治疗的佳模式,为疗效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3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对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明显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因素包括:肝癌介入术后的肿块缩小率以及术后甲胎蛋白测定数值的改变等.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对不同类型的原发肝癌病人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琦;朱敬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对大连市西岗区近十年来的食物中毒事件集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西岗区的食物中毒以海产品为主,多发生在夏季旅游季节,以旅游团队聚餐吃海鲜为主,重大食物中毒中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注意生产卫生,加强加工管理和提高自救、急救应急措施可有效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张文辉;李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AFP、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肝癌患者、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FP、CEA和CA199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肝癌血清中的AFP、CEA和CA199含量高于肝脏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肝脏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EA和CA199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2.43%,灵敏度为87.62%,均高于单独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和CA199含量升高,三者联合诊断其诊断价值较好,特异性及灵敏度均得到了提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飞;陆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探讨其对策.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 其中,由责任事故引发的纠纷占25%,技术事故引发的纠纷占12.5%,差错引发的纠纷占18.75%,其他原因引发的纠纷占43.75%.结论 护士在工作中应加强沟通、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法制意识、优化知识与操作能力,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在住院期间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跌倒,所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据统计有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严重的身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挫,是75岁以上老人受损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钟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140名初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检查过程中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温素莲;李春燕;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患者实行术前、术中、术后的人性化护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感,增强配合手术治疗的信心.方法 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结果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使患者得到亲人般的关怀与照顾,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 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于亚丽;乔玉艳;徐秋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以问卷方式对6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就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家长对疾病|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复发的预防及复诊等了解需求强烈,健康教育方式倾向于与护理人员一对一交谈发放科普手册、宣传栏和墙报.结论 应该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了解疾病及相关知识,掌握家庭护理知识,以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陈庆雪;许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糖加庆大霉素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单处Ⅱ、Ⅲ期压疮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用庆大霉素棉球消毒后,用白糖研成粉末涂于疮面,无菌纱布外敷,对照组在生理盐水棉球清拭,伤口涂红霉素软膏后用普通无菌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愈合情况及所需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庆大霉素消毒,白糖局部外敷是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庆华;赵英志;曹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信、行(即K、A、P)状况,分析导致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开展遇到障碍的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2个社区的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较明显;康复治疗的行为均有待加强.结论 社区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KAP水平较低,应采用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健全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机制,促使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开展.
作者:吴淑娥;梅美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