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的抑郁症状,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筛选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伴随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以及适量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分析.结果 干预三个月后,治疗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DS评分;而治疗组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SAQ评分;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随的抑郁症,值得临床推广,社会、家属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怀.
作者:吴明;邓丽红;谭小颖;杨海霞;吴玉娇;黄燕芳;朱列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激光腔内成形术治疗曲张隐大静脉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156例204条肢体曲张大隐静脉激光﹢经皮缝扎﹢高位结扎术后的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率97.5%(199/204):1例1条肢体于术后6个月复发.2例小腿处发生血栓性静脉炎.12例大隐静脉主干走形区域皮下出现索状硬结伴疼痛;22例发生皮下片状淤血;20例出现足踝处皮肤麻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d.186例随访2-14个月.结论 腔内激光+皮下缝扎﹢高位结扎疗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小腿无瘢痕形成.
作者:张继业;李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溃疡愈合状况良好.两组的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心的治疗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痊愈,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道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临床上诊断及常用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确诊宫颈糜烂135例患者分别进行微波手术及LEEP刀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有效率.结果 对于单纯型宫颈糜烂,两种手术无显著性差异,但如果是对于颗粒型和乳突型,两种方法则存在显著性差异,LEEP刀优于微波手术的效果.结论 单纯型宫颈糜烂,使用两种手术方法均可,颗粒型和乳头型宫颈糜烂,临床建议使用LEEP刀手术.
作者:罗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替米沙坦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21例肠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采用早期的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的方法对肠瘘病人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肠瘘病人2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肠瘘,采用肠外营养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经过腹部手术后,14例患者为腹部手术后发生小肠瘘病症,其中,有10例患者为进行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4例患者为其他手术以后,引发了小肠瘘病症;有3例患者为肠结核病人,从而引发小肠瘘病症;有4例患者由于腹部受到损伤,进行了急症手术后,引发小肠瘘病症;无死亡病例.入院时,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值为(78.9±15.1)g/L;其蛋白水平平均值大致为(33.1±10.9)g/L;其钾离子水平的平均值为(3.02±0.39)mold/L.结论 患有肠瘘的患者可在早期引流、腺体分泌抑制并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后,其情况明显发生好转,瘘口逐渐缩小,以至于慢慢自愈.
作者:饶珠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营口地区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方法 按照统一方案对营口地区2011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结果 营口地区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率、登记率100%,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83.12%.疫苗漏种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乙肝、卡介苗.各(市)区入托入学儿童持证率、疫苗补种率有差异.结论 多部门合作促进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补证)工作,减少可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暴发流行,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薇;王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①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密切的观察,了解患者对于自身患病的认知水平,做好其思想工作.②给予患者一定药物治疗.③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要请心理科的医师做专门的心理治疗.④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冠心病症状在5天内得到减轻的患者有47例;在治疗后一周,症状得到缓解,室内活动时没有出现症状的患者有58例;治疗两周后,可在室内外进行适当活动,且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的患者有73例.结论 因此,对于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治疗,必须同时治疗抑郁、焦虑与冠心病,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环孢菌素A(CsA)与康力龙、益血生联合使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AA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力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环孢菌素A、康力龙与益血生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与对照组的27.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菌素A与康力龙、益血生联合使用治疗AA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鳞癌、腺癌中金属硫蛋白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肺癌细胞系的表达定位.结果 MT在肺癌细胞系A549、BE1表达,均为胞浆表达.在HBE为胞核表达.结论 MT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起促进作用.
作者:刘俊;张运标;张婷;沈小霞;张俊毅;姜贵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识别、分析某镀双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与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生产制度相似的企业作为类比企业,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异丙基酮、正丁醇、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辛基氧化锡、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乙酸、滑石粉、炭黑、钛白粉尘、其他尘、噪声、职业紧张等问题.类比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工作场所和工种(岗位)中,除了1楼面漆小桶灌装清洗时甲苯、二甲苯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外,其它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类比企业属于自身类比,近职业健康监护未发现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及职业禁忌证调离者.结论 本项目虽然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龚禧;彭言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肾癌是一种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因其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故发现时多已至中晚期.肾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效果不明确,中晚期肾癌多侵犯肾脏包膜,易与周围脂肪组织黏连,且肿瘤富含血管、质脆,术中不易剥离,易引起大出血.我院近年来对中晚期肾癌患者采取术前介入治疗,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手术时间.
作者:马存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法与转铁蛋白(Tf)法检测消化道出血性粪便标本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研究Hb和Tf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及其方法的互补性.方法 使用便隐血试纸条及转铁蛋白检测试纸条对61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及20例无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评价两种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或Hb或T f其中一项阳性即判断为阳性)的阳性率,并与化学法(匹拉米酮)比较.结果 联合检测阳性率:正常对照组5%,上消化道组60%,下消化道组67.7%,p>0.05,消化道出血继发性贫血(简称贫血)组62.7%,非贫血组64.3%;单独检测人Hb阳性率:正常对照组为0%,上消化道组40%,下消化道组64.5%,P<0.05,(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组52.6%,非贫血组52.3%;单独检测Tf阳性率:正常对照组为5%,上消化道组50%,下消化道组61.3%,P>0.05,贫血组57.9%,非贫血组54.8%.结论 Hb/Tf联合检测比其单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许国胜;陈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抑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苏醒后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脊柱择期手术40例,ASAⅠ-Ⅱ级,麻醉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地佐辛组(D组)关闭切口时静脉推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A组)不推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小时(T2),拔管后4小时(T3)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抑制及苏醒后躁动的发生率、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T1和T2的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P<0.05或P<0.01),T0和T3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的抑制术后躁动,有助于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瑞芬太尼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东;李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超分割放化疗治,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超分割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放射反应较对照组严重,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君显著,但二者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分割放化治疗晚期鼻咽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抑制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飞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休克早期时采取7.5%高渗盐水(HTs溶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以及对该溶液在改善患者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抗休克治疗和降低颅内压方面的疗效进行剖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早期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分别为7.5%的HTs溶液和20%甘露醇(MT)进行静脉滴注.在药物治疗之前的30、60及90min进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颅内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脑血流灌注压、血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尿量的持续监测,在用药后的3、4h同样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并记录结果.结果 采取HTs进行静脉滴注,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恢复脑灌注血流、改善脑水肿,也可以增加心肌泵血量,在缓解低血容量休克的同时,对患者自身的血生化指标和尿量不存在影响.结论 HTs溶液与甘露醇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休克早期的患者方面相比,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优点,可以降低颅内压、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量,减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逆转休克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郑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血小板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术前及术后1d、3d、7d、14d、1月的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1d血小板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在术后3d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趋势,在术后7d-14d左右达到高峰值,与术前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一个月可恢复正常.结论 血小板可作为脾切除患者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作者:卜春风;周正武;韩圣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文登市新生儿HCMV感染状况,了解HCMV感染对婴幼儿听力等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新出生的婴儿开展先天性HCMV的筛查.结果 核酸检测出先天性巨细胞感染阳性标本14例.结论 我市的新生儿HCMV感染率处在较低的水平.
作者:刘涛;王新超;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中的基本成分,血液的制备方法及储存措施.方法 血液成分的制备可分为离机法和联机法两种,有四种不同的制备策略.血液储存则要选择各成分适宜的温度及环境,保证血液成分的质量.结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其制备原理多根据成分比重差异利用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分离.结论 制备成分血后,选择合适的环境储存,保证血液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