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莺鸯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与提高脑出血偏瘫病人的肢体活动功能及正常生活能力的相关程度.方法 选择90例脑出血手术后偏瘫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45例.康复组在采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按照预先的康复计划训练,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结果 康复组Fugl-Meyer分数、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敏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共行血液透析21929次,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2例老年患者共发生296例次并发症,并发症的次序依次为低血压126例次(占42.57%)、高血压56例次(占18.92%)、低血糖52例次(占17.57%)、心律失常34例次(占11.49%)、心力衰竭19例次(占6.42%)、消化道出血9例次(3.04%).结论 做好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分析并及时治疗对保证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丹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行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66例(7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选用同时期行单纯胬肉切除者59例(68眼),用x2检验分别对两组不同时间的有效性比较.结果 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66例(79眼)随访6-36个月,9眼复发,复发率11.39%,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者1例,1眼(1.26%);3例,4眼(5.06%)术后6个月-1年复发;1年后复发者3例,4眼(5.06%).单纯胬肉切除组:59例(68眼)随访6-36个月,31眼复发(45.59%),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者10例,15眼(22.06%);10例,12眼(17.69%)术后6个月-1年复发;1年后复发者11例,14眼(20.59%).结论 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加羊膜移植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相比,可增加胬肉术后有效性.
作者:郭龙;李淑珍;冀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30例30耳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结果 30例30耳中28例28耳取得满意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做好饮食护理、置管护理及健康指导,以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乔丽娟;马秀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0.375%、0.5%左布比卡因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单侧下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以0.375%(A组)和0.5%(B组)左布比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30分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自觉症状.结果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A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且患者满意率高于A组.结论 0.5%左布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比0.375%左布比卡因作用更为完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下肢深部手术和术后镇痛更为适宜.
作者:刘刚;刘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分娩共1776例,对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6例产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产后出血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26例(56.5%),胎盘因素18例(39.1%),软产道损伤/血肿1例(2.2%),凝血功能障碍1例(2.2%).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P<0.005;经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导致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血肿、凝血功能障碍.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途径,包括婚前教育、孕期保健、正确处理3个产程、及产后的观察.
作者:梁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早期采用微创手术(6h以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通过CT定位,使用穿刺针穿刺,并注入尿激酶稀释液引流.结果 6h以内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8人,死亡率12.3%;6-48h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死亡人数为13人,死亡率22.8%.早期治疗(6h以内)的患者致残率仅有后者的30%左右.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且早期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段绍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干预手段,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我院2005年-2008年50例患有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他们的在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 脊柱结核患者的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以及脊柱坍塌的现象基本消失,且经过护士们的细心护理,患者基本没有出现结核病复发和并发症发作的情况.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进行准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疾病的痛苦情况,有效地控制患者脊柱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卜俏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研究背景多少年中有很多的国外医学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和超声引导能极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大部分PICC都是在肘窝以上上臂的贵要静脉穿刺的.研究发现从该位置置入可以减轻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没有出现过在上臂穿刺部位的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赵根群;谢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阻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给予观察组孕妇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再服用拉米夫定.比较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3例,HBsAg阳性率8.82%;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8例,HBsAg阳性率23.53%.两组在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阻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效降低胎儿感染.
作者:王慧荣;段湘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2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及进行治疗,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9例,单纯血液透析3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变化情况.结果 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后,19例中临床症状缓解16例,占84%.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脑病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
作者:于革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8例早期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8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检测对象在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指标特异度92.65%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特异度血浆脂蛋白a80.88%,纤维蛋白原79.41%,高敏C反应蛋白88.23%,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司地克·牙生;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超声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对在职超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制定系统合理的进修培养计划是每一位带教医师面对的课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在超声进修医师的系统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易惠明;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可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其中宿主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报道如下:
作者:蒋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成因与处置方式.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1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诱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肥胖、高频电刀频繁使用与术中机械刺激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方面,16例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15例痊愈,1例实施Ⅱ期缝合住院7d后办理出院手续,未出现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原因,通过科学使用电刀、运用多源频谱仪理疗、规范手术操作以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方式实施干预,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
作者:李晓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自2010年12月30日我市首例流腮病例发病,截止到2011年12月30日,按现住地址统计,我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44例,其中门诊病例11例,住院病例133例,全部康复出院,无危重及死亡病例.
作者:高燕;王桂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临床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到2010年9月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22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采用的是支撑植骨加一期前路钢板进行固定,8例患者为腰椎、骶椎结核,先后进行椎弓根GSSⅣ型系统固定,再变换体位经腹膜外入路进行病灶的清除和植骨的融合.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10-24个月我院治疗的30例患者的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都没有引起结核的扩散,所植入的植骨全部都存活,没有复发,患者的脊柱没有出现向后凸出和向侧面弯曲等畸形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都良好,治疗上达到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有效的矫正患者的脊柱畸形情况,在我院经过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使患者的脊柱更加稳定,使患者能够及早下床进行活动和锻炼,且脊柱融合能给患者提供一个适应力学环境,使患者的脊柱达到矫正的效果.
作者:于景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理疗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70例,接受基础治疗;实验组95例,同时接受基础治疗和物理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疼痛评分、颈部功能评分,以及颈伸肌群峰力矩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理疗能够促进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世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公共卫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疾病控制,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健康,从2003年全国的SARS爆发流行到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充分反应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整个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现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现根据我从事疾控工作多年的一些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的疾控工作做出一些探讨:
作者:谢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使患者接受规范的化疗,提高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对10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输液护理干预、化疗药常见副作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 患者均能按时顺利完成术后化疗疗程.结论 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术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金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