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ⅠA1期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曲泽霞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复发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76例IA1期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IA1期宫颈癌同样有效,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而宫颈锥切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复发少的优点,3年无瘤生存率与子宫全切治疗无明显差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共600例孕妇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的分析.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在满意度、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且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加强,并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梁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16例报告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成因与处置方式.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1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诱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肥胖、高频电刀频繁使用与术中机械刺激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方面,16例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15例痊愈,1例实施Ⅱ期缝合住院7d后办理出院手续,未出现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原因,通过科学使用电刀、运用多源频谱仪理疗、规范手术操作以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方式实施干预,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

    作者:李晓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为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提供一个很好的方法.方法 选取在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征得病患同意情况下,按照随机原则将病患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缺铁性贫血小儿在每日早餐后,口服一次小剂量的硫酸亚铁,对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小儿在每日早餐后,口服一次剂量比实验组大的硫酸亚铁,疗程为两个月,研究两组病患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网织球、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网织球、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值都升高了,与实验前相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网织球、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值升高数值比对照组低,但是P指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有效率达96.67%.结论 应用小剂量与常规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类似,差别不大,并且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好、操作方便并且副作用小,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安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神经发育功能影响.方法 通过200例新生儿,游泳组和非游泳组行为跟踪测评,观察两组新生儿神经发育功能.结果 游泳组较非游泳组神经功能好.结论 新生儿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大脑发育,增强健康体能.

    作者:梁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李亮;王恩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0例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抗结核治疗时应用7HR/2HRES方案,并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以及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B组50例抗结核治疗时也应用7HR/2HRES方案,并且仅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其中A组患者治疗中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B组相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在治疗前其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不具差异(P>0.05);A组患者经治疗后其DNA-HBV的水平仅(3.57±1.15),同治疗前水平(6.63±2.16)与B组治疗后水平(6.46±2.43)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B组在治疗后的ALT与AST均增高,同治疗前以及A组治疗后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抑制HBV进行复制,能够预防肝功能的损害,能够支持化疗的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肖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16例,均合并冠心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波动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时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阿卜杜力艾则孜·喀斯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彩超用于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取石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结石部位分为上段、胰腺段及壶腹段,将其腹部彩超定位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准确性.结果 本组116名病例,梗阻性结石为79.3%(92/116);非梗阻性结石为20.7%(24/116).上段、胰腺段、壶腹段结石检出率分别为91.38%(53/58)、89.58%(43/48)、90.00%(9/10),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的定位价值较高,对手术取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长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使用阿伦磷酸钠加骨化三醇对骨折疏松症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对在我中心门诊320例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且有症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治疗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每天晨起早餐后服用骨化三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阿伦磷酸钠,每周中固定一天晨起用200ml温水送服70mg阿伦磷酸钠.结果 在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BMD均有明显上升,但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血钙及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通过对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其疗效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的疗效.

    作者:王黎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在TACE后3周进行RFA治疗,并在RFA治疗4周后利用多期增强CT观察肿瘤的消融状况.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55例(78.5%),肿瘤未完全消融15例(21.5%).其中,肿瘤直径超过6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只有20.1%,肿瘤直径在45-6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54.3%,肿瘤直径在30-4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93.5%,肿瘤直径在30mm以下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100%.单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为85.2%,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为48.9%.结论 肿瘤的直径和数量是影响TACE联合RFA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翼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癌胚基因Cripto-1(CR-1)在原发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癌胚基因Cripto-1(CR-1)在原发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与20例癌旁组织中C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分析CR-1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结论 CR-1在结肠癌的表达率高,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预后有关,该蛋白可能成为结肠癌较理想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药物治疗探析

    目的 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腹泻症状,且大便轮状病毒呈阳性的68例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喜炎平、四环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喜炎平组的患者在症状持续时间上较四环素组患者短,喜炎平组患者显效率为97.06%与四环素组显效率79.41%相比,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喜炎平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0,而四环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1.76%,两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与四环素相比,喜炎平可有效缩短轮状病毒患者的腹泻时间,可有效改善病毒引起的急性期症状,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药效安全,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赵宝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在现代卫生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管理者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它是进行决策的依据.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卫生统计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医疗卫生工作服务,从而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水平.

    作者:蔡琨;徐静;宋凡;蔡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五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目的 比较ELISA、TPHA、TPPA、TRUST、SYP五种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 将55例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0例,二期梅毒21例,三期梅毒8例,隐性梅毒6例及40例健康人血清分别用ELISA、TPHA、TPPA、TRUST、SYP五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ELISA、SYP、TRUST、TPPA、TPHA几种检查措施对疾病进行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TPHA、TRUST、SYP四种方法与TPPA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虑到ELISA、TPHA和SYP方法试剂成本便宜,且操作简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陆苗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偏瘫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我院神经内科常规的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性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WHO生存质量表(WHO QOL-100)评价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SCL-90评分为(120.2±21.1),明显低于干预前(133.1±34.1)及治疗后对照组(132.4±3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L-90与WHO QOL-100量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提高功能康复的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雪田;冯凯;于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人体解剖学部分易读错字词

    根据资料显示,医学常用名词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人体解剖学,可见其作为基础课在医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甚或是教师对一些解剖术语不求甚解,出现误读甚至释义的错误,造成学习和交流的不便,本文简要地分析并列出一些常见的错误,以供学习交流.

    作者:王立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医学模式下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人文因素

    目的 探索新医学模式下乡镇卫生院管理中人文因素的内涵、现状,同时对于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及二次资料分析等方法.结果 当前医疗界人文精神普遍缺失,加剧医患冲突,不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结论 培育医学人文关怀的情感,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成为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者:赵学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病情轻重、性别和年龄上无差别,治疗组使用300ml的1%生理盐水、2.0g维脑路通、7%葡萄糖和500mg血栓通;对照组使用1%的300ml生理盐水、2.0g维脑路通.结果 在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缺损程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水平和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颖彬;马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在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的临床疗效及止血的原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在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具有止血快、作用强、用药安全、价格经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阿米娜·阿不列孜;克衣木·巴斯提;阿不都海力·阿不列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58例输尿管结石随机接受传统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率、术中出血量、痊愈率、有效率、结石取净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尿路感染率和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切开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较少,值得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