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郑翼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TACE, 射频消融, CT引导
摘要: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在TACE后3周进行RFA治疗,并在RFA治疗4周后利用多期增强CT观察肿瘤的消融状况.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55例(78.5%),肿瘤未完全消融15例(21.5%).其中,肿瘤直径超过6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只有20.1%,肿瘤直径在45-6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54.3%,肿瘤直径在30-45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93.5%,肿瘤直径在30mm以下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为100%.单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为85.2%,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为48.9%.结论 肿瘤的直径和数量是影响TACE联合RFA疗效的重要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这即为医院带来的压力,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动力.医疗管理人员需面对这一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对医院的管理及发展提出创新思路,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本文对现今医院的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出建议.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实施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产妇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纪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对20例颜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断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颜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颜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及临床分析.结果 对20例颜面神经麻痹患者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并做出了明确的分析.结论 早发现,及早及时治疗是减少和避免后遗症发生的重要关键.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3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3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胺碘酮进行长期维持治疗,并与同期应用慢心律口服治疗的15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相对照.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观察组23例中显效9例(39.2%),有效11例(47.8%),无效3例(13.0%),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15例中显效3例(20.0%),有效5例(33.3%),无效6例(40.0%),恶化1例(6.7%),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4.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1例(6.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少药物用量后恢复正常心律.两组均无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加重病例,肝肾甲状腺功能均为异常.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7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94.5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一般病因复杂,难以治愈,中西医结合疗法依据病机、病理及患者个性化的异同,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年轻高血压患者(15-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实施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应用CP进行管理,进行CP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年轻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年轻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尽早规范治疗,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虹;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

    目的 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9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结肠癌患者采取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CME疗法治疗结肠癌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并发症少等特点,而且比较安全.结论 CME疗法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人体的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开来.

    作者:倪爱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探讨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疾病及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于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

    诊断学就是一门利用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或是基本理论对患者的疾病作出诊断的学科.而实验诊断学则是诊断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当前临床医学诊断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及规律与防治等工作的基础性方法与理论.现在,实验诊断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引起了广大医学院校的重视,逐渐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巴斯;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21例(32眼)黄斑水肿的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刻点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压(IOP)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 所有21例(32眼)患者,在治疗前后1天、1周、4周、12周均行视力检查,后随访视力提高有30眼(94%),视力不变2眼(6%).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现眼内炎并发症、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落.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在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绚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症较为多见,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容易在儿童及青年人群中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早期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等,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其治疗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进展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卢朝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坎地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坎地沙坦和培哚普利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代谢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到2010年6月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坎地沙坦每日8mg;对照组患者加服培哚普利每日4mg,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8周,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尿酸和胱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患者的血压水平全部降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脉压缩小幅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坎地沙坦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脉压,降低血尿酸和胱抑素水平.

    作者:蒋学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结果,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避孕失败或者无保护下性交后120h内就诊的妇女84例,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处理,按照使用剂量分为四组,各21例,A组(单次给药10mg)、B组(单次给药25mg)、C组(单次给药75mg)、D组(单次给药150mg),观察比较四组的避孕成功率,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及阴道点滴出血率、月经延迟发生率.结果 在避孕成功率方面,以D组高,与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9.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副反应(恶心、呕吐、下腹痛、头晕、乳房胀痛等轻微症状,均无需特殊处理,能自行缓解)发生率方面,以D组高,其次为C组,皆明显高于A、B组,差异显著(X2=116.40,101.96,11.83,6.0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皆有良好的效果,但临床认为使用小剂量(单次给药10mg、15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能够明显减少药物的副反应,且效果也肯定,属于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但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月经改变的研究仍缺少有力依据,仍待进一步考究.

    作者:吾尔克孜·玉素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产儿的护理探讨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体重1000-2500g,身长<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者,其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若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疾病,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5%-10%,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1],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2].因此,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对早产儿实施细护理,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现收集了儿科护理工作者对早产儿的护理体会与经验,阐述其护理的重点内容及发展,推行发展性照顾理念.

    作者:王丽娟;刘爱华;高瑞华;单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早期采用微创手术(6h以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通过CT定位,使用穿刺针穿刺,并注入尿激酶稀释液引流.结果 6h以内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8人,死亡率12.3%;6-48h实施微创手术的患者死亡人数为13人,死亡率22.8%.早期治疗(6h以内)的患者致残率仅有后者的30%左右.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且早期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段绍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同时,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药物的治疗目的 、服药时间和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影响了用药的安全与治疗,因此老年人家庭用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武铁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11例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11例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宫外孕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表现、体征、超声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进行诊断及病因分析.结果 对11例宫外孕患者都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及病因分析.结论 经验证明,掌握了引起宫外孕的发病原因,对诊断宫外孕及预防减少宫外孕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静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0年-2011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检查,住院后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孕期实施一对一心理指导,并将这种指导方式延伸至产房,形成孕妇比较愿意接受的导乐式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观察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可消除产妇各项不良心理反应,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在产妇分娩中有较高的临床推行价值.

    作者:邱荣莉;钟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肥胖与非肥胖PCOS育龄妇女的高血压患病率研究

    目的 探讨肥胖与非肥胖的PCOS育龄妇女的高血压发病率情况.方法 130例PCOS患者按体重指数进行分组,评估其高血压发病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患者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的收缩压水平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舒张压水平仅II度肥胖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肥胖型PCOS患者较非肥胖型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改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

    作者:张春茹;黄晓慧;李淑杏;王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创伤性膈疝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5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25例,误诊8例,漏诊3例;经腹手术10例,经胸手术26例,均经治疗痊愈.结论 临床医生务必做到认真细致,以减少本病的误诊、漏诊.如已确诊,则应立即施行手术等综合性治疗,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杜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