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丽娜
目的 分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70例COPD患者,对照组采用祛痰、吸入舒喘灵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疗程均为半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长期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神经安定镇痛术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方法用于外科小手术时与传统椎管内麻醉方法相比有何优越性.方法 选择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睾丸鞘膜积液切除翻转术、睾丸下降固定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患者110例,ASAI-II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氟芬合剂联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B组用椎管内麻醉,比较患者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并发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A组生命体征明显平稳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住院天数方面A组明显短于B组,麻醉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神经安定镇痛联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外科小手术与传统椎管内麻醉相比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王凤朝;程永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高血压病,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将我科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需要服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出院后继续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家庭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在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和血压控制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认知、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血压控制良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各科室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 收集2010年6月-9月我院门诊部全部处方3058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生素销售量及收入为依据,调查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门诊各科室抗生素总体应用率为39.67%,其中单用率为66.67%,二联应用率为32.65%,三联及以上应用率为0.68%.结论 重视抗生素类药物在门诊各科室的应用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DRGs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即将实现按DRGs分组进行预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主要认断选择不正确,会造成疾病编码错误,将对医院获取的医疗费用造成很大的损失.
作者:原小宁;张喜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抢救中的方法及确切疗效.方法 分析以往2年内在治疗抢救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时采用气管插管技术治疗.结果 56例均获成功.结论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条件,所以气管插管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治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有举足轻重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论述了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钙制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疾病及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120例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微量泵注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有效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现2例心前区疼痛,对照组发现2例头痛,均对症治疗后缓解,不影响用药.结论 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能够迅速止血,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西药房的处方用药问题是整个医院的主要核心问题,本文针对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安全性工作作了总结、统计和探讨,就是为了分析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安全性审核工作的方法,以期达到处方用药安全的目的.
作者:王恒臣;曹良德;张栋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2011年2月收治了l例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患者,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何烨颖;陈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并发症50例病例资料,另选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随并发症病例资料,分析这100例病例资料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魏学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比较儿科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前后护理工作的变化情况,对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前后护理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后,我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借鉴和推广.
作者:代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广义是指胚胎滋养叶组织因子宫内膜损伤,如剖宫产、人工流产、子宫内膜炎造成缺陷,或内异症、子宫肌瘤所致在子宫肌层任何部位发育.狭义是指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本文对我院近2年接诊时剖宫产瘢痕妊娠6例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情况,以讨论其诊治特点.
作者:郭晓;彭广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分别采用高温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和常温37℃预冲密闭循环后的凝血情况,探讨减轻透析器凝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阳性厅25名10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2次透析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透析机温37℃,第3-4次透析为观察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透析机温调至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凝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采用高温39°C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透析过程中未发生并发症,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只有少数几例纤维丝凝血,动静脉壶有少数血凝块形成,没有出血加重的现象,透析效果明显,病人感觉好,大限度减少患者失血,降低透析成本,增加透析时间,保证透析的充分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新版GMP修订突出的变化在无菌药品部分,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对无菌药品(注射剂)生产质量的监控要求,是中国新GMP的核心亮点,对提升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李因宝;臧恒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根据资料显示,医学常用名词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人体解剖学,可见其作为基础课在医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甚或是教师对一些解剖术语不求甚解,出现误读甚至释义的错误,造成学习和交流的不便,本文简要地分析并列出一些常见的错误,以供学习交流.
作者:王立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是威协人类健康的严重和顽固的疾病之一,由于缺少确切的早期诊断方法,大多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目前多采用手术及药物综合治疗,社会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心理护理作为综合性治疗方法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如何做好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就我院7例结肠癌术后进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郭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就医观念及就诊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除了要求护士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护理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必须善于与病人沟通[1].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作者:朱钰钊;邓春凤;罗健蓉;龙鑫菊;朱冬梅;陈小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缓解时间4-12天,平均8天.手术治疗3例.1例为脾切除术,小肠缝于腹膜.1例为化脓性阑尾炎,引流管压迫成角并粘连.1例为前列腺摘除术,由于冲洗生理盐水渗入后腹膜,导致探查手术.结论 对术后肠梗阻先行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发展再作手术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并发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