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朝;程永冲
有机磷农药对人的危害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临床症状,使胆碱能神经受到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近几年我科收治的13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进行了护理分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来指导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对他们实施了全方位的护理,使其身心疾病得到了早日康复.
作者:张云虎;姜德水;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肠内营养制剂(EN)具有方便、经济、使用安全、较易监护的优点,当消化道尚有部分功能可取得与肠外营养(PN)相同的效果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颅脑损伤的病人在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产生一系列临床和代谢改变,如机体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糖代谢紊乱等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预后.如能及时补充营养素,对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1-2].我对ICU科2011年5月-2012年6月有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EN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利红;吴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组,氨氯地平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组给予口服非洛地平,两组患者均按时服药,治疗4周后观察降压效果.结果 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80.88%,非洛地平的总有效率为79.41%(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心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生化、心电图检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出现2例面红,非洛地平组出现2例头痛,2例脚踝水肿.结论 使用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能够达到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且通过按时服药和及时观察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量,能够更好控制血压.
作者:蔚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李亮;王恩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氟哇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方法 利用LKB一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对诺氟沙星抑菌过程的热效应变化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用荧光光谱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情况.结果 诺氟沙星在0.015-0.080mg·L的浓度范围内,细菌指数生长期大的产热功率及生长速率的常数与药物浓度呈双相变化关系.结论 氟哇诺酮类药物的杀菌效果确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作者:方涤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为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一般位于肾动脉远端.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8%.腹主动脉瘤如出现破裂出血一般后果很严重,死亡率高达80-90%.因瘤体较小者也可能出现急性破裂出血,故腹主动脉瘤未破裂时原则上应行择期手术.1991年Parodi首先开展了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作为一新兴的治疗方法,其对于治疗尚无破裂征象的腹主动脉瘤有着显著的疗效,且手术风险较小,但介入术后的护理不同于一般术后护理,现将我院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芳;蒋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和适用范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波(MTC)组、聚集超声(focusedultrasound)组、高频电刀(LEEP.刀)组各42例,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自凝刀治疗慢性宫颈炎该疗法总有效率为92.4%.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微波、聚集超声、高频电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都有着较好的治愈效果,但微波治疗的总体效果要逊于聚集超声和高频电刀治疗,而高频电刀治疗是三者中综合性较佳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沈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结果 均准确建立理想的穿刺、工作通道,结石临床清除率92%,6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既可达到和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基本相同的穿刺成功率和取石率,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中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士勇;王燕;郑磊;郑莉;高深;尤小兵;张向民;刘邯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病理学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传统教学必须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作者:马丽亚;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0例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抗结核治疗时应用7HR/2HRES方案,并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以及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B组50例抗结核治疗时也应用7HR/2HRES方案,并且仅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其中A组患者治疗中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B组相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在治疗前其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不具差异(P>0.05);A组患者经治疗后其DNA-HBV的水平仅(3.57±1.15),同治疗前水平(6.63±2.16)与B组治疗后水平(6.46±2.43)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B组在治疗后的ALT与AST均增高,同治疗前以及A组治疗后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抑制HBV进行复制,能够预防肝功能的损害,能够支持化疗的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肖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妇幼保健档案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妇幼保健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葛成霞;张文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阴道炎是农村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广大农村妇女对此病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够,特别是对阴道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预防知识还不了解,因此,阴道炎在农村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广大了妇女的正常生活,给身心、家庭带来了影响.为了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妇女阴道炎发病情况,我们对本地区300名妇女做了详细的检查,统一方法取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飞;高丰志;宋宝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患白内障的患者160例(1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改良组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术后视力小于0.1的占0.00%,视力在0.1至0.5之间的患者占16.25%,视力在0.6至1.0之间的患者占83.75%;而改良组中的术后,视力小于0.1的占0.00%,视力在0.1至0.5之间的患者占13.75%,视力在0.6至1.0之间的患者占68.25%,即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快速检测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高敏感性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已经成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尤其是检测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方法.本文对2004-2008年艾滋病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临床质量评估及部分地区HIV抗体快速检测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推广应用,实现扩大HIV抗体检测覆盖面,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率的目的.
作者:韦兴强;韦东禄;邱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肛门疾病患者围术期的中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某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肛肠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所有患者围术期,治疗组给予中医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伤口愈合情况、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1d,住院费用3565.3元,非常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8d,住院费用4095.8元,非常满意30例,满意16例,不满意4例.结论 肛门疾病患者围术期应用中医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卡丽毕努尔·力提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0例受血者及供血者同时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MPT)及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采用盐水法,350例中,结果呈阳性为6例,阳性的检出率为1.7%;采用MPT法,350例中,结果呈阳性为12例,阳性的检出率为3.4%.并且采用盐水法所检出的6例在显微镜下可窥见到的细胞凝集均只有2-3个,而采用MPT法所检出的12例用肉眼便可看到明显的细胞凝集.结论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具有快速、有效、操作方便、结果明显、准确性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有效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从而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广西沿海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已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血液安全得到保障.为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笔者对2005-2009年的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聪;孙家志;谭瑞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体检者的5种不同血液样本,即血清、肝素理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以及HMF血浆,在相同的测量环境与条件下对其进行15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与血清组比较,肝素锂血浆组在ALP、ALB、TC、TG以及HDL-C方面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ST检测结果也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EDTA-K2血浆组除了HDL-C、Cr检测结果与HMF血浆组除了LDH-C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抗凝血浆组生化项目的 检测结果均与血清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样本对常规的检测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WHO建议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分别进行检测.
作者:梁吉平;孙振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进展成高血压的时间关系和影响因素.提醒临床医生关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方法 选择2009年抚顺石化公司在职职工健康体检时符合血压正常高值标准的体检者340例,连续3年体检时进行血压监测,并同时测量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因素.结果 监测1年后有25.29%进展成为高血压,2年后有28.82%进展成为高血压,3年后有33.53%进展成为高血压.
作者:王立君;高宏林;王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的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型至4型跟骨骨折患者共58例58足,根据sanders分型可以将58例病足分为2型共25足,3型共20足,4型共13足.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侧方位X线来观察病足的bohler角与gissane角,并于broden位来进行后关节面的透视观察,以确定其恢复情况.手术过程中,于患者皮瓣下方放置引流管以预防术后造成水肿,并在为手术期进行抗感染的常规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0月-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结果 通过对足部评分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可得,58例病足中,优秀为32足,良好为20足,尚可为4足,差为2足,手术的优良率可以达到89.7%.发生早期并发症共5足,所占比例为8.6%,其中感染2足、皮肤边缘坏死3足.结论 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与跟骨骨折的机制以及跟骨本身的解剖特点有关,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进行周密的术前计划、手术过程中避免对患处进行过分的牵拉与反折、复位后可利用植骨来提高固定效果,并在为手术期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