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亚;季晓辉
目的 探讨两种消毒方法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的消毒效果,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将三个病区192个氧气插孔分为两组各96个,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消毒后采样,观察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均达到标准要求,未检出致病菌,0.5%碘伏消毒后无菌率达95.8%,75%酒精消毒后无菌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效果佳,操作方法简便,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欧阳瑞霓;刘来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8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方式及其频度等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是5.32天,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炎琥宁、氨溴索等,抗菌药物的合理、基本合理使用约占76.2%,不合理使用占23.8%.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综合分析、全面衡量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以不同术式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不同疾病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与术后(1日)白细胞数量比较变化不大,而预先结扎组较前组数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①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只要条件允许,都应争取行预先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②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以成定论,应充分认识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任培状;王显臣;刁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基于癌症患者临床疼痛病况,总结探讨癌症患者疼痛症状的合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60名癌症患者,针对其癌症疼痛症状,主要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基本护理治疗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三阶梯止痛治疗及优质的医疗护理后,60名癌症患者的疼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根据临床具体状况,采取积极、适当的癌症疼痛综合护理措施,并针对癌症患者疼痛表现及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护理对策,对提高癌症患者的止痛率具有实质作用,可予临床应用实践.
作者:王俊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TCRE的DUB病人30例,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83.3%(25/30);术后贫血纠正率为96.3%;术后症状复发行子宫切除2例,术后病理提示子宫腺肌症.结论 TCRE是治疗DUB安全有效的方法;内膜破坏不彻底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是影响手术远期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晓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30例96颗修复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54颗修复体采用全瓷冠修复,对照组15例42颗修复体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进行了3年的随访,观察不同种类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牙龈健康形态、基牙继发龋.结果 治疗组全瓷冠修复体复诊15例54颗,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合格率为100%,牙龈健康形态合格率为98.1%,无基牙继发龋,仅1件修复体崩瓷;对照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复诊15例42颗,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合格率为92.8%,牙龈健康形态合格率为90.4%,3颗出现基牙继发龋,6颗修复体崩瓷.治疗组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 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理想,美学效果良好.
作者:邓泽栋;张康;吴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乳房是女性体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肿瘤好发部位.乳房在胸壁体表一旦有肿块生长很容易摸到,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优势.乳房肿块的诊断首先应该根据临床特征加以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乳房肿块在体检及辅助检查中的异同点及如何对乳房肿块进行定性诊断与治疗.
作者:卞艳丽;张体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DRGs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即将实现按DRGs分组进行预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主要认断选择不正确,会造成疾病编码错误,将对医院获取的医疗费用造成很大的损失.
作者:原小宁;张喜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19例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诊断依据,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恢复快,出血少,值得推广.
作者:邹红缨;丁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防治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进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左下腹壁于盆腔放置引流管治疗,而对实验组中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三管引流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吻合口漏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切口感染患者有6例,占10.00%,吻合口漏患者有5例,占8.33%;而实验组中,切口感染患者有5例,占8.33%,吻合口漏患者有1例,占1.67%;即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没有差异,p>0.05,而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吻合口漏情况较好,p<0.01.结论 为防止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情况,应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三管引流处理,对于减少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作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阻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给予观察组孕妇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再服用拉米夫定.比较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3例,HBsAg阳性率8.82%;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8例,HBsAg阳性率23.53%.两组在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阻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效降低胎儿感染.
作者:王慧荣;段湘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抢救中的方法及确切疗效.方法 分析以往2年内在治疗抢救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时采用气管插管技术治疗.结果 56例均获成功.结论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条件,所以气管插管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治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有举足轻重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牛角地黄汤和二至丸联合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除用西药常规治疗外,另用牛角地黄汤和二至丸加减,3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
作者:程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血脂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脂各项指标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4mmHg,舒张压为69mmHg,TG为1.8mmol/L,TC为3.52mmol/L、LDL-C为1.68,HDL-C为1.091.8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通过调整服药时间,观察肝酶、激酸肌酶无异常,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心慌,程度可以耐受,继续治疗后好转.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作者: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目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出具有较高科学合理性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XX市的育龄妇女共2086名,对这些流动人口的育龄妇女建立产期保健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以及住院分娩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家庭收入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配偶文化程度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尤其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状况分析:不同的家庭收入情况、不同的文化程度情况以及不同的配偶文化程度是导致目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的为主要的三个因素;②干预对策:首先,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来强化对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尤其是其家属的保健知识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保健知识水平;其次,合理降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收费水准,减轻流动人口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总之,强化和深化对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与深度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干预对策.
作者:邓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其营养丰富,既方便实惠又经济安全,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我院积极创建爱婴医院,严格按照<国际双十条>准则,以促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方法,以爱婴医院为契机,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虽然多数人认知母乳喂养的优点,但由于代乳品商家广泛宣传的影响,纯母乳喂养率不容客观.
作者:杨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儿童蛔虫病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并发胆道蛔虫症或肠梗阻者我国有不少的报道.但在少数民族儿童中偶可因蛔虫感染而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并不多见,国内文献只有少量报道.儿童蛔虫病,由于其虫体代谢产物或崩解物被吸收后,往往易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在某些诱因下,甚至可突然发生惊厥、昏迷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将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小儿蛔虫病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13例进行初步临床研究和分析.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兴奋性高,相对而言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水平较低,新生儿易于出现惊厥.严重持续惊厥可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其病死率高,往往又提示可能有严重的潜在病因.因此,对于新生儿惊厥必须紧急对症处理,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改善愈后的关键.我院于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惊厥46例,现将该组病因进行分析,并浅谈护理体会.
作者:单振敏;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眩晕是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或摇动为主的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平衡障碍,smith报道眩晕在门诊约占1/3,临床上常见于梅尼埃病、迷路炎、晕动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这类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增高,有资料统计在老年门诊发病率约占81%-91%.
作者:吴永钧;红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重要的并发症.老年糖尿病病人由于生理及病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低血糖更易出现.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具备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定时监测血糖,能积极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