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牙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邓泽栋;张康;吴淑玲

关键词:全瓷冠,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摘要:目的 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30例96颗修复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54颗修复体采用全瓷冠修复,对照组15例42颗修复体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进行了3年的随访,观察不同种类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牙龈健康形态、基牙继发龋.结果 治疗组全瓷冠修复体复诊15例54颗,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合格率为100%,牙龈健康形态合格率为98.1%,无基牙继发龋,仅1件修复体崩瓷;对照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复诊15例42颗,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合格率为92.8%,牙龈健康形态合格率为90.4%,3颗出现基牙继发龋,6颗修复体崩瓷.治疗组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 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理想,美学效果良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达90.3%.结论 综合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力;刘立华;宋官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新农合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一点体会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我院新农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由此得出结论:县级医院新农合管理工作中单病种质量管理无疑是新时期医院新农合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按病种付费更是新农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新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产儿的护理探讨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体重1000-2500g,身长<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者,其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若护理不当,很容易感染疾病,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5%-10%,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1],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2].因此,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对早产儿实施细护理,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现收集了儿科护理工作者对早产儿的护理体会与经验,阐述其护理的重点内容及发展,推行发展性照顾理念.

    作者:王丽娟;刘爱华;高瑞华;单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及作用研究

    目的 提高、改善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实践.结果 增进了护理人员和患者间的护患关系,促进了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应该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这不仅是提高医院或科室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能促进精神病人的病情恢复,使精神病患的应有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进针方向和注射部位对皮内注射诱发疼痛强度的影响

    目的 为皮内注射选择合理的进针方向和注射部位提供实证.方法 随机抽取受试者68名,分别在左右前臂内侧下1/4段正中部位,采用与身体纵轴平行或垂直的进针方式实施皮内注射,比较其疼感强度的差异.结果 平行与垂直进针的痛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前臂注射部位痛感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两种因素交互效应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内注射时可依据注射部位的组织状况,以尊重患者选择、方便实施注射者操作为前提,任意选择左、右侧注射部位和不同的进针方向.

    作者:石玉;张庆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44例下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尿路结石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44例下尿路结石患者,对这44例临床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 本组所有44例下尿路结石患者手术均获得一次性成功.手术碎石时间短的10分钟,长的62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30.43±2.12)分钟,手术全部经有针对性抗炎治疗,手术后没有明显出血、术后感染以及尿道狭窄等临床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天数(6.43±2.12)天后,均康复出院.经随访一年,没有复发病例产生.结论 根据下尿路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通过分析其下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给予适当健康教育,可有效避免病情的再次发作.

    作者:阿院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以不同术式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不同疾病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与术后(1日)白细胞数量比较变化不大,而预先结扎组较前组数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①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只要条件允许,都应争取行预先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②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以成定论,应充分认识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任培状;王显臣;刁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注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防治过程中的问题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成为现代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我站2006年成立以来,从2009年至今,为了进一步为建立我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2011年版)中高血压慢病管理有关要求,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家庭入户随访调查,电话随访调查,门诊随访调查等方法,详细记录了我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情况,同时建立高血压慢病健康档案,并自查总结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情况;了解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防治过程中的情况,发现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防治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具体如下:

    作者:杜志刚;张政;戴风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目的 探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体位护理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进行体位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术前训练以及术中体位护理,研究组患者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躯干皮肤压伤以及面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舒适且有效的体位护理对于保证手术顺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体位护理不当所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痰标本所培养的细菌分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598例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革兰氏阴性菌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1].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3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57株,占阳性标本总数的76.3%,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56.0-99.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头孢替坦等的耐药率超过91%以上.结论 近年来随着耐药情况日益严峻,给呼吸感染患者的诊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应引起重视.

    作者:黎明;牟晓明;巢世兰;周海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和总结了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作者:李亚群;曲晓红;乔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垂直传播与非垂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对拉米夫定片抗病毒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垂直传播与非垂直传播两种不同传播方式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86例,按照传播方式分为A组(垂直传播)82例和B组(非垂直传播)104例,均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12个月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的转阴率、病毒变异耐药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12个月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V-DNA的转阴率明显低于B组,病毒变异耐药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直传播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的长期免疫应答疗效明显比非垂直传播的患者要欠理想,且病毒变异耐药发生率更高,因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春平;郭超;李慕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对策分析

    医院的口腔科是医院发生感染主要的科室之一,这是因为口腔疾病的治疗都是在患者的口腔里进行,在治疗的过程中,牙科的器械会与患者的血液以及唾液和口腔黏膜进行直接的接触,病源微生物会被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带给其他牙病患者,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会在不同途径中传播与流行,如果预防医院感染措施不力,将会使基层医院口腔医疗中感染概率呈几何倍数增大.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感染的预防工作就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医院口腔科的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院内感染管理的对策,为口腔科感染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建议.

    作者:吴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苁蓉菟丝子散治疗弱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苁蓉菟丝子散治疗弱精症的有效性.方法 我科门诊符合弱精症症标准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00例.分为苁蓉菟丝子散(简称治疗组)和维生素E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苁蓉菟丝子散,主药苁蓉、菟丝子等份,水煎服,1剂/天,分2次早晚服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胶丸0.1g,2次/天.两组均治疗3月为1疗程,1月复查精液常规一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精子、精子活动率、精子前向运动率,对两组病人进行比较(以α=0.05为检验标准).结果 1月后查精液常规显示治疗组精子活动率上升7%、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5%;对照组精子活动率上升5%、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月后查精液常规显示治疗组精子活动率上升10%、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6%;对照组精子活动率上升6%、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疗程治疗后,查精液常规显示治疗组精子活动率上升12%、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8%经;对照组精子活动率上升6%、精子前向运动率上升5%,治疗组精子活率上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苁蓉菟丝子散治疗男性弱精症安全、有效.

    作者:杨永俊;曹恒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明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确诊胎儿畸形方面的意义,探究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0例畸形胎儿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检查的20例胎儿畸形中无脑畸形2例、脑积水4例、开放性脊柱裂2例、唇腭裂3例、消化道畸形3例、泌尿系统畸形5例和先天性心脏病1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段检测到17例畸形胎儿,诊断产前后符合率达85%,漏诊3例.确诊的17例畸形儿中孕13-27周比例为76.5%,孕28-37周比例为17.6%,孕38-42周比例为5.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在产前检测到大部分胎儿发育异常状况,为是否应及早终止妊娠提供了参考,在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方面有很大意义.

    作者:汤跃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及处理——附321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以内的早孕时流产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药物终止妊娠的32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不全流产的原因.结果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主要与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产次、孕龄、子宫位置、蜕膜厚度等相关.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它原因,与人工流产比较尚存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量多等问题,需及时清宫,避免导致盆腔感染、不孕、流产等后遗症.结论 掌握好药物流产的适应证,早期判断完全流产率及不完全流产,及时辅助清宫,是有效防止流血、盆腔感染、不孕、再次妊娠后流产等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隽;吕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氟哇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及其药效

    目的 探讨氟哇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方法 利用LKB一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对诺氟沙星抑菌过程的热效应变化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用荧光光谱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情况.结果 诺氟沙星在0.015-0.080mg·L的浓度范围内,细菌指数生长期大的产热功率及生长速率的常数与药物浓度呈双相变化关系.结论 氟哇诺酮类药物的杀菌效果确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作者:方涤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TCRE的DUB病人30例,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83.3%(25/30);术后贫血纠正率为96.3%;术后症状复发行子宫切除2例,术后病理提示子宫腺肌症.结论 TCRE是治疗DUB安全有效的方法;内膜破坏不彻底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是影响手术远期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晓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64例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7例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均与病理提示结果相符合,符合率89.1%.结论 宫腔镜可直观病灶,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佳方法;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摘除,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且操作简便,方法可行.

    作者:乔攀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患者98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19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营养心肌、抑制左室重塑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0.82%优于对照组的74.4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脏彩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综合调节机体,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刘丛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